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帶您走進綠色環保造紙廠

帶您走進綠色環保造紙廠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17 02:55:58

封面新聞記者 杜江茜 李佳雨 肖洋 杜卓濱 梁家旗 伍雪梅 攝影報道

長江上遊,四川宜賓,龍華古鎮内,大小龍溪河千百年來穿城而過。對于這裡的村民而言,過去10年可以被輕易劃分為兩段。

前5年,伴随着全鎮1300家多土紙廠内日夜轟鳴的機器聲,以及泛着白沫的河水,家家戶戶在紙廠随時會被取締的忐忑中,多産一天算一天。

後5年,“靴子”落地。2017年上半年,1300多家土紙廠說關就關,百年流傳的落後産業在青山綠水前退步,換個活法,成為擺在全鎮人面前最緊迫的事。

當然,這也是熱鬧的5年,曾經晾曬紙張的作坊被推平,大家試過種藕、養魚、栽樹,摸索着尋找新的支柱産業。慢慢的,全縣脫貧了,水清回來了,龍華鎮入選“四川最美古村鎮”。

帶您走進綠色環保造紙廠(1300多家土紙廠關閉後)1

宜賓市屏山縣龍華鎮是長江上遊的重要生态屏障,大小龍溪河流經此地進入岷江,再于宜賓三江口彙入長江。

這個10月,龍華鎮繁忙依舊。

養殖戶劉永珍往家門前的河裡放了上千尾小細鲢,這是最近幾年她養成的習慣,因為她覺得,“生态好,是要整條河裡都有魚才叫好”;茶園老闆餘強新買了一批炒茶機器,“現在能放心擴産,因為這是綠色農業,不會被叫停。”龍華鎮黨委委員劉焘忙着走進每家每戶,為全鎮的茶葉提質奔走,一如當年他和夥伴上門宣傳關閉土紙廠一樣。

“隻是這次不會再被趕出來了,大家都很高興。”騎着小電驢,劉焘提高聲調。

綠水長流

Ⅱ類水比例

從8.3%增加到83.3%

路過河邊時,劉焘停了車,他看見宜賓市屏山生态環境監測站的工作人員正在做檢查。

“馬上是汛期了,水質有起伏。”忙着采樣的曾晖跟劉焘招呼道。作為監測站站長,在他看來,眼前這條河就是龍華鎮環境改善的最好體現,“關土紙廠前,這裡水質波動較大,出現了超地表水Ⅲ類水質的現象,現在達到Ⅱ類水質比例明顯增加。”

從數據上看,在龍華鎮,同一條河,5年内達到Ⅱ類水的比例已從8.3%增加到83.3%。

“剛剛河裡還看到了魚,哪像之前河水黑黃黑黃,臭烘烘的。”劉焘話落,風吹動竹林瑟瑟作響。

龍華古鎮,處處是竹林。

曾經,人們從山上背回竹子,在石灰池裡泡上兩三個月,然後打成紙漿做成紙。兩萬餘人的小鎮上,大小散落着1300多家土紙廠,每時每刻,泡竹子的廢水都在從各家各戶大大小小的池子裡,直接排入河水,再帶到下遊進入長江。

帶您走進綠色環保造紙廠(1300多家土紙廠關閉後)2

現在龍華鎮依舊可見閑置的晾紙房

那時的龍華鎮是出了名的富裕鎮,造紙的年産值能到1.5億元。這讓村民們顧不得彌漫在空氣中酸酸的味道,還有河水上翻騰的泡沫和死去的魚蝦。

但同時,這裡也是長江上遊的重要生态屏障,大小龍溪河流經此地進入岷江,于宜賓三江口彙入長江。

因此,确保一江清水向東流的上遊意識,在這裡變得更加具象。

2011年開始,從宜賓市到屏山縣,開始推動取締土紙廠,實現轉型發展。

“特别難。”劉焘記得,當時在屏山縣共有1396家土紙廠,龍華鎮就占了1350家。在他看來,正是在長江大保護的推動中,取締土紙廠的行動在加速。

從2016年11月開始,宜賓市和屏山縣兩級黨委政府下決心關停土法造紙廠,采取多項措施引導關停戶轉型發展。

“100多天,我們全鎮1300多家土紙廠全關了。”劉焘感歎道。

換個活法

綠色産業是首選

2017年4月前,屏山縣全面完成了1396家土紙廠的關閉工作。

帶您走進綠色環保造紙廠(1300多家土紙廠關閉後)3

2017年拆除紙廠設備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整個鎮子突然就安靜了。”劉焘記得,以前鎮上的一場趕集能交易80頭豬,關了紙廠後,這個數量減少一半,“消費下降很多,比如賣水果的,最初鎮上有五六家,很快就關得隻剩一兩家了。”

轉型陣痛下,村民們開始尋找新的出路。慢慢地,古鎮裡看得見的是青山懷抱、綠水長流的改變,看不見的是生态文明理念的覺醒。

帶您走進綠色環保造紙廠(1300多家土紙廠關閉後)4

流經劉永珍家門口小河

“我最初想的就是養豬養牛。”昔日貧困戶劉永珍的家就在河邊,她是最早一批關閉土紙廠的村民。盡管彼時最直接的思路就是畜禽養殖,但這個念頭很快因為産生的污染作罷。最終她選擇了淡水養殖,“魚兒養在水裡,不會污染。”結果第一年,花20多萬元買回來的200多條娃娃魚一夜之間全部染病,劉永珍三天沒有吃下飯,每天忍着眼淚,顫抖着給唯一存活的那條娃娃魚擦藥,“它的腳全爛了,軟軟的一坨。”

更多的是集體摸索。在龍華鎮人民村,村委會副主任成乾貴印象深刻,曾經想着靠水吃水,便組織村民一起種藕,但從采摘到銷售,都毫無頭緒,以失敗告終。

“我們找了很多路子。”劉焘從不避諱談及這些“彎路”,種中藥材,周期太長、種植難度大,無法成規模;去周邊縣市學竹編,村民們的參與度不高;冷水魚養殖成本高,不适合大面積推廣……

路都是慢慢找出來的,但這次,對生态環境的影響有多大成為所有人最先考慮的問題。

“我們種植無公害茶葉,也不用再擔心會被叫停。”餘強的右手手臂上有一道10多厘米的長疤,那是造紙時受的傷。彼時他草草包紮下就繼續圍着機器轉,隻要機器轉起來,就有錢。

關閉紙廠後,餘強家欠下債務,他們開始種茶。盡管第一筆收入隻有幾百元,但這筆幾乎不算盈利的收入對他而言很珍貴,意味着找到了新的方向。

帶您走進綠色環保造紙廠(1300多家土紙廠關閉後)5

轉型養殖水産的村民劉永珍

如今,劉永珍早已脫貧緻富,成為大家口中的“娃娃魚”阿姨,當地小有名氣的緻富帶頭人,靠着淡水養殖,每年的收入在20萬元左右。

餘強家的年收入也保持了這個水平,今年,他擴大了茶廠的規模。而整個龍華鎮,已發展起茶葉4萬餘畝,預計今年鎮内産幹茶2800噸,産值1.5億元以上。

帶您走進綠色環保造紙廠(1300多家土紙廠關閉後)6

航拍今日龍華鎮

新的奔頭

“靠山吃山”有了新說法

是什麼時候大家真正發自内心地認同了關閉土紙廠這件事呢?

劉焘很難說出具體的節點,或許是河水重新變清,孩子們有了抓魚捉蝦的地方,也或許是新的出路慢慢上了正軌,大家有了新的奔頭,但終歸,屬于龍華鎮的故事有了新的講述。

關停土法造紙不到3年,龍華鎮魚孔村裡,鳥兒又多了,包括山鹧鸪——這種中國特有、主要分布在屏山及周邊的世界級瀕危鳥類。

“以前,在竹林砍伐、土法造紙等人為因素幹擾下,山鹧鸪數量非常稀少。”劉焘介紹,為此,這裡獲批了全國首個以保護四川山鹧鸪等雉科鳥類為主的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如今,村民們正享受着青山綠水帶來的“生态效應”。龍華鎮魚孔村的村民史興禮,在關閉土紙廠後,随着觀鳥人不斷被吸引而至,他成為了“鳥導遊”,他靠着帶路和銷售農産品,一年的副業收入超過5萬元。

“這也是我們靠山吃山的新說法。”劉焘感觸很深。眼下,在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中心的指導下,魚孔村将觀鳥産業列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點産業。

另一方面,龍華鎮利用政策扶持,建起造紙竹原料宰料場,采取保底價收購村民的竹原料,解決農戶竹料銷售難的問題。同時,發展食用筍産業,全鎮食用筍年産值約3000萬元。還有猕猴桃、羊肚菌栽培、高山蔬菜、水産養殖、林下生态雞養殖等新興示範項目,綠水青山間,一片欣欣向榮。

當然,眼下最重要的是對全鎮4萬畝茶葉的提質增效工作。

餘強一直記得,在浙江“取經”時,得知他們一畝精品茶葉的産值能達到上萬元時自己流露出的羨慕,“這是我們的新目标。”

說這話時,小鎮的一河清水正汩汩彙入長江。這裡的人們都堅定相信着,家鄉的未來将越來越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