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技藝,薪火相傳。中華民族流傳下來的“非遺”如璀璨明珠般熠熠生輝。從跨越千年的巅峰技藝,到尋常百姓的佳肴美馔;從音律婉轉的傳統戲曲,到鑼鼓喧天的民間技藝……傳統的民間手藝人“用一生,做好一件事”,他們沉浸在手工藝的世界裡,慢慢打磨自己的技藝,淬煉心性,用“美”回報時光與歲月。
一張張非遺“名片”,承載着厚重的精神文化内涵,勾勒出濟南文化的曆史框架,為濟南城市文化軟實力提升唱響“新聲”。
今天,當人們熱衷于回歸傳統,在手藝中尋找美好舊時光,“非遺”像一位飽經滄桑的智者,将他的故事娓娓道來。
曆下:旗袍如畫 花樣年華
周翠萍的父親、祖父都是裁縫,從小,周翠萍就有一個夢想:長大了要穿自己親手做的旗袍。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穿色彩鮮豔的衣服被認為是奇裝異服,周翠萍就自己在家偷着做旗袍。18歲時,周翠萍穿上了自己親手做的第一件旗袍,非常合身,她興奮極了。
1992年,周翠萍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做服裝生涯。那時候,人們剛開始接觸旗袍,旗袍在當時的服裝中非常冷門。但是周翠萍堅信,旗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代表,它能體現出中國女人的含蓄、婉約和朦胧,早晚有一天會變成熱門服裝。
旗袍注重精細的藝術手法和工藝表達,周翠萍會大量采用刺繡、圖案等豐富的服飾手段來做旗袍。
今後的日子裡,周翠萍希望能開一家旗袍文化體驗館,讓大家不僅愛穿旗袍,還可以了解旗袍的文化和内涵,讓自己穿上的每一件旗袍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市中:核雕,指尖上的微觀世界
“媽媽,你看我摘的這串葡萄大不大!”一串、兩串、三串……數不清的葡萄像瑪瑙一樣挂在藤蔓上,母親擡手拭去額頭的汗珠,看向孩子的目光中充滿寵愛。葡萄架下,一幅其樂融融的母子畫卷令人心馳神往……
定睛一看,這對母子居然是在一顆橄榄核上!青棗大小的橄榄核上,葡萄藤細如發絲,一層疊着一層、一層架着一層,好似一吹即破;小米粒大小的葡萄挂滿藤蔓,顆顆飽滿,緊密串聯,讓人大呼精妙絕倫。
“這些小細節做好了才能體現出核雕的層次和人物的生動可愛。”胡承春說。方寸之間刻畫大千世界。不足十平方米的工作間,一枚枚不過拇指大小的橄榄核、桃核、小米,經過胡承春手中刻刀的雕琢,華麗變身為秋千、孩童、山水和花草等精美的核雕工藝品。
平陰:泥火交融力與美的結晶
周慶利,今年75歲,是平陰縣東阿鎮龐莊村人。自上世紀50年代起,老周家便開始燒制大陶甕、小陶甕、陶盆等。到目前為止,這門古老的制陶工藝已經傳承了3代,已有100多年。
周慶利心靈手巧、愛動腦、愛鑽研,上世紀90年代,他在為魚山曹植墓博物館複制仿古黑、紅、灰陶器皿時,經多次研究試驗,竟用當地黃河淤土為原料,成功燒制出了失傳千餘年的白陶器皿。
制陶過程繁瑣費力,從選料到曬土、浸泡過濾、沉澱縮水、制泥、悶料、制坯、晾坯、暴曬、裝窯、封窯、燒制共需12道工序。制作、裝窯、燒制、看火,每個環節都容不得半點差錯,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燒窯是最難的一道工序,75歲的周慶利在窯口一燒就是30個小時。
從前制陶器是為了養家糊口,而現在對他來說不再是謀生的手段,更是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懷。
長清: “壽杖”能治病獨門絕活有奇效
長清壽杖起源于李樹忠的曾祖父李珠。據傳李珠年老時,行走不便,便就地取材用花椒木作為拐杖輔助行走。其子李青幼時受其父影響,喜木工活,多鑽研雕刻,後受畫像中手持拐杖的南極仙翁形象啟發,為其父制作雕刻有壽星形象的拐杖,因而得名“壽杖”。
為了傳承這份手藝,李青将長清壽杖制作技法傳給了自己的幼子李連友。久而久之,花椒木做壽杖便成了李家的獨門絕活,一直傳承到李樹忠手裡。李樹忠不但傳承了老一輩的祖傳手藝,還在其基礎上刻苦鑽研,不斷增進、改良。
壽杖選用當地名産花椒木,據《本草綱目》記載,花椒木對人的身體有活血化瘀,祛風寒、風濕的作用,對手腳冰冷麻木,及調節促進血液循環效果明顯。手杖可長可短,用之輕輕拍打下肢,可疏通經絡,對緩解老年麻痹腿痛,尤其對半身不遂的患者有不錯的作用。
槐蔭:真假難辨!巧手大媽縫出布藝“果蔬攤”
“今天,縫個‘芒果’,再給富硒西瓜上一遍色。”是的,您沒看錯,72歲的濟南市槐蔭區非遺布藝傳承人趙志純身邊琳琅滿目的“水果蔬菜”全部是她自己手工縫制的布藝作品。
開始,趙志純用老伴兒穿舊的卡其色工裝做山藥,白色的布頭做白蔥……後來,随着菜籃子的豐富,手頭布料的原色遠遠滿足不了各種顔色的需要,趙志純就琢磨着用白布角做好後,用植物染色,現在她用丙烯顔料,制作出顔色更加豐富的胡蘿蔔、柿子、西瓜、絲瓜、甜瓜、芒果等。随着作品越來越多,趙志純曾在國際拼布會議獲了8個獎項,還獲得山東省美術家協會辦的博覽會果蔬金獎、布玩銀獎。
曾有人找到趙志純詢價購買作品,都被她一一拒絕了。“這都是我一針一線縫出來的,我不圖掙錢,就為一個‘樂’。”
濟陽:一抔黃河土 喚醒千古文明
提到黑陶,人們會自然而然想到被列入非遺的龍格黑陶。濟陽地處黃河沖擊平原,黃河岸邊有着廣闊的土地,泥土經過多年的漚化,土質細膩,制陶用的紅膠泥在這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徐慶增自幼生活在黃河邊,喜歡玩泥巴,對母親河有着别樣的情懷。也正是這份喜歡,支撐他30餘年沉下心來鑽研制陶技藝,并在這個行業中脫穎而出。走近龍格黑陶,揭開它制作工藝的神秘面紗,才了解到黑陶制作具有選材、濾泥、拉坯、修坯、雕刻、燒制等二十幾道工序。從簡單的筆筒到2.4米高的黑陶藝術品,從最容易的雕刻到最難的掐絲,從單色到多彩……龍格黑陶的發展,源于濟陽黑陶人對藝術的傳承和執着追求。
如今徐慶增已54歲,尋找傳承人成為他最大的心病,制陶30餘年間,他培養徒弟百餘名,然而堅持不到幾年,大家便會因為各種原因轉行,放棄制陶這項技藝。目前,百餘人中僅有5名徒弟堅持到現在,年齡最大者51歲,最小者45歲,堅持時間最長者32年。
章丘:鍋如明鏡 匠心築夢
章丘鐵鍋因千錘百煉、精益求精聞名全國,産業規模迅速擴大,成為章丘的一張靓麗名片。
鐵鍋是匠人的心血,亦是他們的骨肉,每件産品、每道工序都是對初心與堅守的熔鑄。品質卓越的鐵闆材料在一雙雙匠人之手遊走,12道工序,18遍火候,36000錘鍛打,當曆經時光錘煉的傳統技藝與追求完美品質的匠人之心相遇時,一件件至臻至美的鍋具便在巧手造物中誕生了。作為章丘鐵鍋的傳承者,“臻三環”品牌麾下王玉海、馮長全等師傅,用一生做好一件事,在打制鐵鍋的同時,着手制定規範的鐵鍋制作标準。
萊蕪:小小豆腐 傳承百年
豆腐與“都福”諧音,是中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萊蕪人喜食豆腐,提起李記隆乾誠茶業漿豆腐,不少人都會豎起大拇指。
作為萊蕪區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李記隆乾誠茶業漿豆腐起源于清乾隆年間,至今已曆經百年,傳承七代。其制作流程和工藝嚴格遵循傳統,堅持古法純手工制作,選取山東本地優質黃豆為原料,以無污染山泉水浸泡,經泡發、磨糊、殺沫、過濾、煮豆漿、點酸漿、壓包等多道工序,便成就了水嫩的豆腐。
制作豆腐的過程中,點鹵是關鍵,常見的有通過鹽水、石膏、葡萄糖内脂等方式進行點鹵。而李記隆乾誠茶業漿豆腐采用的是一直流傳下來、沒有改變過的酸漿點鹵。
這樣制作出來的漿豆腐鮮嫩可口,富含乳酸菌等多種營養物質,食用效果明顯,老少皆宜,深受消費者喜愛。
鋼城:爐火人生 鐵花相伴
郝紀迎今年68歲,是郝氏傳統鐵匠技藝項目第六代傳人,郝家鐵匠鋪始于清嘉慶三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曆史。
2018年,郝氏傳統鐵匠技藝項目被評為“市級非遺項目”。郝家鐵匠位于鋼城區顔莊街道南港村,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還有豐富的礦産資源、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自古以來,郝家鐵匠一直用其獨特的技藝服務鄉親四鄰和各種工匠。
來源:愛濟南新聞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