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當中有四次上墳祭祖的節日,即春節、清明節、七月十五和寒衣節。春節和七月十五屬于“家祭”,對親人過世三年以上的,主要在家中上供祭祀。清明節的“春祭”和農曆十月初一的“秋祭”,都要上墳設供拜土祭祖,屬于“野外祭”或“墳祭”。春節和七月十五,隻有兒子孫子參加祭祀,出嫁的閨女是不能回娘家給已故的親人祭祀或上墳的,除非家裡沒有兄、弟。但是清明節和寒衣節不同,不管家裡是否有兄弟,出嫁的閨女,也可以回家給已故的親人上墳掃墓。隻不過閨女回娘家上墳掃墓,一般都會提前幾天。
清明節和寒衣節,兒子一般是當天去上墳,而出嫁的閨女提前的時間也要根據親人故去的年限來決定。如果故人還沒有滿三年忌日,閨女一般進了農曆十月就可以回去上墳。如果過了三周年祭日,那麼閨女回娘家上墳的日子就可以晚一些,但一般也要選擇在十月初一之前。閨女回家上墳的日子還有一個講究,假如父母隻有一人去世,就選擇單日上墳,如果父母雙親都已經過世,就要選擇雙日回家上墳。
娘家有兄弟,閨女不回家上墳也可以。如果家裡沒有兄弟,閨女就要負責回娘家上墳掃墓,而且無論春節還是七月半也都得要回去,不然就要拜托侄子去上墳。我們老家這邊有句話說,有侄門口站,就不算孤老漢。雖然侄子不是自己的兒子,但逢年過節上墳祭祖,也要順便給叔叔大爺一塊兒壓上紙錢。你明白了嗎?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我是“南山老李”。關注我,我們一起品文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