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古代科舉都很難那難度到底在哪

古代科舉都很難那難度到底在哪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06 22:53:18

科舉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曆一千三百餘年。科舉制度是封建時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形式,與我們現代的高考非常像,但是古代人考科舉比我們現代人高考可難太多了,下面以距離我們最近的封建朝代清朝為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清朝的科舉制度,看看古人科舉考試有多難。

古代科舉都很難那難度到底在哪(古代科舉考試有多難)1

清朝科舉考試的種類分為兩大類分别是童子試和正試,其中童子試包括縣試、府試、院試,隻有通過童子試考試過關的才可以參加正試,正試包括鄉試、會試、殿試。

古代科舉都很難那難度到底在哪(古代科舉考試有多難)2

首先來說一下童子試。

童子試的第一場是縣試。縣試沒有年齡限制,每年的二月由縣令主持考試,縣試考試之前跟現在的高考一樣,也有報名的程序,需要填寫姓名、籍貫、祖上三代的履曆。其中有三種人不能參加考試:倡優(古代指從事歌舞雜戲的藝人)、罪犯、丁憂(父母死亡三年之内的人),除了這三種還有一種身份比較特殊的人也不能參加考試,就是當年主考官的孩子。除此之外,要想參加考試還有有五個保人給你證明,證明你是遵紀守法的公民才可以,五個人當中有四個可以是同村的人,還有一個必須是通過了童子試有正試資格的人,也就是秀才保舉你才可以。縣試考試時間是在農曆二月,一般是考四到五場,第一場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第二場也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第三場考詩和賦;第四、五場考對四書五經的理解。

古代科舉都很難那難度到底在哪(古代科舉考試有多難)3

第二場是府試,由知府所在的縣主持考試,考試時間在農曆四月。府試的考試内容與縣試一樣,但是保人由五個變成了六個,多加一個秀才。

府試通過以後就可以參加第三場院試,院試由中央派來的學政也就是學部的官員來主持。考試一共考兩場,第一場考八股文兩篇、試帖詩一首還要默寫《聖谕廣訓》,第二場考八股文一篇、試帖詩一首,也是要默寫《聖谕廣訓》,《聖谕廣訓》(清朝官方頒布,并運用政治力使之廣為刊行的官樣書籍)就是記錄皇上說的一些重要的話,是考試的必考項目。

院試考試合格的學生叫做"生員",民間老百姓一般叫做"秀才"。考到這裡,你就有了參加正式考試的資格了。

古代科舉都很難那難度到底在哪(古代科舉考試有多難)4

下面再來說一下正試,正試考試也是分為三場,鄉試、會試、殿試。

第一場是鄉試,鄉試每三年考一次,考試時間是每年農曆八月,因為在秋天,所以也叫"秋闱"。鄉試一共考三場,時間分别是初九、十二、十五日。初九第一場考試,考生初八晚上就要到考場,每人一個封閉的小房間,考生進去之後就上鎖,房間裡隻有一個油燈或者蠟燭,隻有一個小窗戶,考生吃喝拉撒全在屋裡,一共待三天。考試内容,第一場考八股文七篇、第二場考論一篇、第三場經史時務策五道。鄉試考中的學生叫"舉人",鄉試的第一名叫"解元"。

古代科舉都很難那難度到底在哪(古代科舉考試有多難)5

第二場是會試,在春天考,所以也叫"春闱"。會試考試内容與鄉試場次和考試内容區别不大,都是八股文、論和五道。會試再考中的學生叫"貢生",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

第三場是殿試。殿試由皇帝主持,内閣負責拟定題目,皇帝從拟定的題目裡面挑選出幾道題,發給每個人的都不一樣。然後考策問,每篇文章一千字以上,考試時間清朝前期不固定,後來固定到舊曆的四月二十一。乾隆之前殿試考生的所有試卷都是皇上判,名次都由皇上确定。乾隆二十六年之後殿試的前十名由大臣判定完試卷後選出來,然後給皇上看,皇上負責給前十名排順序。前十名确定完之後,四月二十五日發榜,稱為"傳胪",二十六日榜單公布,貼在紫禁城城牆外邊。

古代科舉都很難那難度到底在哪(古代科舉考試有多難)6

殿試前十名中,前三名為一甲,第一名是"狀元",如果鄉試和會試都是第一的話就叫"連中三元",中國曆史上連中三元的人鳳毛麟角,想要連中三元可以說是難于登天。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賜進士及第。第四名到第十名為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古代科舉都很難那難度到底在哪(古代科舉考試有多難)7

總的來說,古人要想通過科舉考試考中狀元實在是難于登天,就連考中秀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圖片來源于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