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剛過,谷雨時節尚未到來的時候,春雨就下了起來。我喜歡在這樣的雨天裡,傾聽雨聲敲擊屋檐和窗台的滴答聲,傾聽大地回暖、萬物複蘇的心跳聲。
春天的雨,多被比喻為恩澤,滋潤大地,潤物無聲,可見人們對春雨的喜愛,在這淅淅瀝瀝的雨聲中,我們一起來感受下詩人眼裡的春雨:
1、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這首詩畫面和意境融為一體,是一首傳神入化、别具風韻的詠雨詩。
“好”字含情,贊盛春雨,“知時節”用拟人化的手法,賦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春雨體貼人意,知曉時節,在人們急需的時候飄然而至,催發生機,多好的春雨!“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的确是“好雨”啊。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2、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這首詩描繪出了早春的獨特景色,詩的風格清新自然。
第一句點出初春小雨,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滑潤澤,造句清新優美,與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緊承首句,寫草沾雨後的景色。以遠看似有,近看卻無,描畫出了初春小草剛剛發芽時,若有若無,沾雨後的朦胧景象。詩人猶如一個高超的攝影師,由遠及近,空處傳神,透過那落在天街上的雨絲遙望草色,如酥的小雨又為草色增添了一層朦胧美,這兩句詩傳遞出的意境實在是太妙了。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詩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還再現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台景色。
“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指東晉以後隋代以前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均建都于建康(今江蘇南京),史稱南朝。南朝佛教非常盛行,遺留下了四百八十多座古寺,詩人将視線集中在“寺廟”上,不僅增強了詩歌的曆史文化意蘊,還提升了詩歌的審美境界。 “多少樓台煙雨中”,無數的樓台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通過虛實結合,由眼前而曆史,穿過時空,感悟朝代的更替,曆史的發展。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4、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宋. 志南《絕句》
在中國數千年輝煌的詩歌史上,志南和尚不算有名,但這首絕句卻非常有名。
詩人春遊途中,春雨如酥,潤物無聲,心情是非常愉悅的。也許詩人讀過陸遊晚年的名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所以用了“杏花雨”,這個詞特别有美感,沾衣欲濕, “沾”字可見雨之細微, “欲”字而意猶未盡,而楊柳枝拂來的和風已不再有冬天的寒冷,吹在面上實在令人心曠神怡啊。春風春雨本是人們常見的現象,詩人卻寫得有色有味,真切感人, 韻味十足。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5、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 杜牧《清明》
提到清明,人們總是習慣于和杜牧的這首詩聯系起來,這首詩的絕妙之處在于用了“紛紛”和“斷魂”。
清明時節雨紛紛,“紛紛”兩個字來形容春雨是最恰當不過的了,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但這“紛紛”并不隻是形容春雨的意境,它還在形容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路上行人欲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那麼什麼是“斷魂”呢?在詩歌裡,“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形容十分強烈,可是又不能言傳的很深隐的一種感情,而“斷魂”用在清明時節最能表達人們慎終追遠的心境了,這也是這首詩能成為千古絕唱的原因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友友們喜歡這些描寫春雨的詩嗎?我們評論區見呀[比心][比心][比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