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樂”的飲食思想
簡單的飲食思想表現在 《論語·述而》中,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他曾贊揚弟子顔回:“賢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是孔子提倡的 “食樂”。
現代科學證明,情緒與健康長壽關系密切。憤怒、焦急、悲傷的情緒使大腦皮層的調節功能減弱,破壞内髒各器官和肌體的活動,人體代謝紊亂引起疾病;相反,樂觀向上的性格使人身心健康,内分泌平衡,有利于延年益壽。孔子提倡的 “君子謀道不謀食”和 “樂以忘憂”正是他飲食思想和養生之道的體現,從當代的觀點看是符合營養規律的。
二、“節制”的飲食思想
《黃帝内經》中指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卒然多食飲,則腸滿”,“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因而大飲,則氣逆”等等,均闡明過飲過食之害。後來曆代醫學家都強調節食的重要性,有的主張 “不饑勿強食,不渴勿強飲……食欲常少,去肥濃,節辛酸”,有的甚至提出 “清晨一碗粥,晚飯莫教足”。
節食可以長壽的事實已被古今中外認同,事實上,孔子日常飲食也是很儉樸的。《論語·鄉黨》中說,他 “有盛馔,必變色而作”。“盛馔”對孔子來說是難得的 “牙祭”,但他仍 “變色而作”。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經常飽食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血液過多地集中在胃、腸,使心髒、大腦等器官相對缺血,内分泌紊亂,引起消化不良。孔子的 “食無求飽”觀念與醫學上的 “過食損壽,節食益壽”的養生之道不謀而合。
三、“主輔食合理搭配”的飲食思想
自遠古起,中華民族以農立國,雖然牧、漁、獵亦曆史久遠,但農業為百業之冠,“食”在飲食結構中居首位。孔子在《論語·鄉黨》中說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食氣,即谷食、飯料,意思是要求主輔食要合理搭配, 而且要以主食為主。《黃帝内經》中明确指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也是同樣的道理。
根據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 2016)》中所要求的,谷類食物是中國傳統膳食的主體,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也是最經濟的能源食物。主輔食品搭配得當,能充分利用動、植物性食品中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等營養成分,使人體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營養物質。
四、“食精脍細”的飲食思想
孔子主張 “食不厭精,脍不厭細”,是從飲食營養和衛生方面進行論述的。
食不厭精的 “精”,指用工具加工出顆粒完整的米。因為孔子所處的春秋時期,用杵臼舂搗的加工方法,脫殼率和出米率較低,加工出的米時常伴有未脫盡殼的谷,所以,孔子主張 “不厭”的認真态度将米制 “精”。
同樣道理,“脍不厭細”的 “細”指切得細小的肉。因為孔子所處的春秋時期,切肉用的刀具主要是青銅刀具,如果事廚者刀工不娴熟,态度不認真,很難将肉切成細、薄的脍。
孔子主張 “脍不厭細”,隻是說明以精細為善,而不是非精細不可,既對菜肴可口提出了要求,也對人的消化吸收提供了便利,所以,“食不厭精,脍不厭細”是孔子飲食思想體系的高度概括和總結。
五、注重調味作料的使用
《禮記·内則》記載,古人制作肴馔時,調味用的醬須與主料相搭配。
孔子曾說 “不得其醬,不食”,就是說,沒有合适的調味作料,不吃。從整個烹饪過程看,主料與醬性味相宜才能搭配,調味品發香是制作美味菜肴的關鍵因素,不同的菜肴要配以相應的醬,如春天要用蔥醬,秋天要用芥醬等。
孔子在《論語·鄉黨》中還說過 “不撤姜食,不多食”,即吃完飯,姜不撤除,但不多吃。衆所周知,姜不但可以調味,而且具有解毒、散寒、溫胃、止嘔、止咳、止瀉、促進食欲,調整胃腸等功能,是古代常用的養生療病食材。可見調味料不僅可以提味和增進食欲,還能幫助消化、抑菌消毒、增強免疫力。
六、“按章循規”的飲食思想
先秦的祭禮,鄉夥酒禮,在宰殺豬、牛、羊時,都要求有一定的割法, 孔子吃肉類,凡 “割不正,不食”。《禮記·内則》雲:“孺子食無時,則成人以上食必有時也。”《孟子·告子下》曰:“朝不食,夕不食。”
孔子則謂 “失饪,不食”,指不吃過熟或不熟等烹調不佳之食物。“不得其醬,不食”, 則主張烹制時宜加入一些醬、醋等調料;沒有足夠的調料,所烹制之食物不但不好吃,營養素亦難以充分吸收,甚至有些毒素不能去除。例如在烹調土豆時加入适量米醋,醋的酸性可分解龍葵素,能起到一定的解毒作用。
七、強調飲食的新鮮、潔淨、衛生
孔子非常重視食品的安全與衛生,黴糧馊飯、爛魚敗肉等腐敗變質的食物不能食用;顔色改變了的食物不能食用;氣味異常的食物不能食用。“沽酒市脯,不食”,是說市場上買的質量不可靠的酒肉不能食用。“失饪,不食”中也包含沒有烹制成熟的食物可能緻病之意,不熟的食物可能含有某些緻病微生物、寄生蟲,均是對健康的威脅。可見孔子對食物的質量早就提出了務必要新鮮、潔淨、衛生的明确要求。
八、選擇應季、應時食物
古人根據季節不同而選擇不同的食味内容,如 “春發散,宜食酸以收斂;夏解緩,宜吃鹹以和軟”。根據孔子提出的 “不時,不食”的原則,是指吃東西要應時令、按季節,不吃不合時宜的、反季節的食物,不同時期應 有适宜自身生長發育、新陳代謝的食單,一年四季應當根據時令安排合理的膳食。
同樣,對于不合時節的農産品也不推薦食用。古人曾具體提出四季的合宜飲食,如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夏食菽以寒之;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即根據各個季節不同的氣溫和自然條件,利用飲食食物加以協調,從而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如今,随着科技的發展,人們逐漸能夠做到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随心所欲。反季節的食物更是随處可見,但其營養價值、功效成分、風味特點是否能與應季食用相媲美,是否符合人們的健康需要,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本文來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傳統食養智慧的解讀與評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