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人間有味是清歡下一句是什麼

人間有味是清歡下一句是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5 06:24:36

人間有味是清歡下一句是什麼? 美食有千萬種,山珍海味為美食,大家共認,但野菜湯羹為美食,卻極少有人認同而蘇轼恰恰善于用最簡單最平常的食材,創造出一道道美食,被世人譽為“美食家”蘇轼的美食傾向與美食觀念對古今趨向以品“珍品”“野味”的“獵奇者”來說,是很好的鏡鑒,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人間有味是清歡下一句是什麼?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人間有味是清歡下一句是什麼(人間有味是清歡)1

人間有味是清歡下一句是什麼

 美食有千萬種,山珍海味為美食,大家共認,但野菜湯羹為美食,卻極少有人認同。而蘇轼恰恰善于用最簡單最平常的食材,創造出一道道美食,被世人譽為“美食家”。蘇轼的美食傾向與美食觀念對古今趨向以品“珍品”“野味”的“獵奇者”來說,是很好的鏡鑒。

  提到美食家蘇轼,人們立刻會想到那道美味的“東坡肉”。當時,羊肉是人們首選的肉食,但宋代羊的養殖量相對唐代要少很多,羊肉的供應量難以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因此羊肉價格非常高。而豬肉在宋代不為貴族所重視,價格也相對低一些。

  蘇轼被貶黃州時,對“價賤如泥土”的豬肉特别喜愛,不但創制出“東坡肉”,還留有《豬肉頌》詩贊之:“淨洗铛,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此詩既詳細介紹了豬肉的美味做法,又表達了他對這道美味的喜好。

  流放廣東惠州期間,盡管沒有好的生活條件,蘇轼卻能在貧困中尋找到美食的樂趣,創制獨特的美食烹饪方法。他買不起羊肉,卻能用便宜的羊脊骨做出美味。“惠州市肆寥落,然日殺一羊。骨間亦有微肉,煮熟熱灑漉,随意用酒薄點鹽炙,微焦食之,終日摘剔牙綮,如蟹鳌逸味。吾子由三年堂庖,所飽刍豢滅齒而不得骨,欺複知此味哉?此雖戲語,極可施用。但為衆狗待哺者不悅耳。”當時的惠州尚屬蠻荒之地,市場上每天隻殺一頭羊,蘇轼“不敢與在官者争買”,隻買些羊脊骨,創制出一道“烤羊骨”的美食。即将羊脊骨煮熟後,撒點鹽和酒用火烤,等烤得微微有點焦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吃時用竹簽将骨間肉摘剔幹淨,就像剔吃螃蟹一樣,吃盡骨間肉,惹得當地“愛吃肉骨頭”的狗都不高興了。蘇轼還将吃烤羊骨的生活樂趣與弟弟蘇轍分享。

  蘇轼追求“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清淡,用最簡單的食材,烹調出人間美味。他的《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記錄了品農家清茶,食鮮嫩春盤素菜的“清歡至味”。“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蘇轼被貶谪黃州四年後,再遷至汝州,與友人劉倩叔遊南山。中午時分,在山中農家,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嘗山間嫩綠的蓼芽蒿筍的春盤素菜,心情無比舒坦,不禁贊歎道:“人間最有味的是這清淡的歡愉啊!”在蘇轼看來,遠離喧嚣的城市,遠離争鬥的官場,忘卻世間功名利祿,走進大自然,感受農家簡樸的粗茶淡飯,這就是人間最美味的“清歡”。

  抱着入鄉随俗的心态,蘇轼總能發現生活中的美,他常到野外尋找像蔓草、蘆菔、苦荠這樣的原生态的食材,并用美食家的“魔法”烹饪出美味與營養。如《次韻子由種菜久旱不雨》:“新春階下筍芽生,廚裡霜齑倒舊罂。時繞麥田求野荠,強為僧舍煮山羹。”食材為春筍、荠菜、齑粉(姜、蒜、韭菜切成碎末)。

  再如《狄韶州煮蔓菁蘆菔羹》:“我昔在田間,寒疱有珍烹。常支折腳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誰知南嶽老,解作東坡羹。中有蘆菔根,尚含曉露清。勿語貴公子,從渠醉膻腥。”他在田間架一口斷了腿的破鍋,用蔓菁和蘆菔(即蘿蔔)做自稱“東坡羹”的“珍烹”。

  蘇轼晚年多在僻遠的嶺南度過,遍嘗楊梅、蘆柑(盧橘)、荔枝、龍眼、橄榄、槟榔等南方水果,品之愛之。“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惠州一絕》)既寫出了惠州盧橘、楊梅、荔枝的新鮮美味,也寫出了他自己“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平和心态。

  蘇轼喜歡研究美食,也喜歡自制美食,并将美食與養生結合起來。他制作麥門冬飲,使其成為口腔保健、安神催眠的家常飲料。如《睡起聞米元章冒熱到東園送麥門冬飲子》:“一枕清風值萬錢,無人肯賣北窗眠。開心暖胃門冬飲,知是東坡手自煎。”蘇轼以野生荠菜與米糁為主要原料做成的“東坡糁”,既美味又養生,他還向好友徐十二得意地介紹過這道養生粥的做法。“今日食荠甚美,念君卧病,古醋酒皆不可近,惟有天然之珍,雖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君之患瘡,故宜食荠。其法:取荠一、二升許,淨擇,入淘了三合,冷水三升,生姜不去皮,捶兩指大,同入釜中,澆生油蚬殼,當于羹面上,不得觸,觸則生油氣不可食,不得入鹽、醋。君若知此味,則陸海八珍,皆可鄙厭也。天生此物以為幽人山居之祿,辄以奉傳,不可忽也。”“東坡糁”既是一味食療湯,又是一道藥膳。陸遊曾照此方烹制食之,并作詩《食荠糁甚美蜀人所謂東坡羹也》贊美“荠糁芳甘妙絕倫”。

  蘇東坡的“芹芽鸠肉脍”也是一道養生菜,以冬季的“雪花芹菜”和斑鸠肉搭配别料細切烹制而成:“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獨在。雪芽何時動,春鸠行可脍。”自注:“蜀人貴芹脍,雜鸠肉為之。”禽味加芹味,葷素搭配,鮮美至極。

  蘇轼是一位善食者,深谙飲食之妙,講究美食的制作過程,所作的《老饕賦》贊“自然之美味”:“嘗項上之一脔,嚼霜前之兩螯。爛櫻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他注重火候與水的适用,被貶瓊州時寫作的《菜羹賦》,用菜羹的自然本味映照其樂天知命的堅強樂觀精神。“東坡先生蔔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稱家之有無。水陸之味,貧不能緻,煮蔓菁、蘆菔、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醬,而有自然之味。”

  蘇轼認為,飲食要遵循三條原則:“一曰安分以養福,二曰寬胃以養氣,三曰省費以養财。”忌吃得太飽,要“已饑方食,未飽先止,散步逍遙,務令腹空”(《養生頌》),“已饑而食,蔬食有過于八珍”,“未饑而食,雖八珍猶草木也。使草木如八珍,惟晚食為然”(《東坡志林》)。人如其食,飲食吃的是心情與品位。蘇轼善于制美食、品美食、贊美食,美食之道與為人之道相融共生。他的飲食觀,終其一生踐行了君子安貧樂道的一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董德英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衆号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