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戶兩宅基地怎麼安置補償?《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隻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标準。”那麼,“一戶兩宅”“一戶多宅”拆遷難道沒有安置補償?不一定。這些情況下的“一戶兩宅”“一戶多宅”,可以獲得安置補償。
一、“一戶兩宅”,哪些情況可以獲得安置補償?
1、符合當地分戶建房條件未分戶
符合當地分戶建房條件未分戶,但未經批準另行建房分開居住的,其新建房屋占用的宅基地符合相關規劃,經本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同意并公告無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的,可按規定補辦有關用地手續後,依法予以确權登記;未分開居住的,其實際使用的宅基地沒有超過分戶後建房用地合計面積标準的,依法按照實際使用面積予以确權登記。
2、面積總和與宅基地面積标準相符合
雖然法律規定一戶一宅,但同時也規定了一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規定的标準。因此,如果村民擁有兩處及以上宅基地,但是各處宅基地的面積總和也沒有超過指标,拆遷是可以獲得補償的。
3、因農房繼承、贈予等合法途徑形成的一戶兩宅
有的情況是由于上一輩去世了,把房子留給了後輩,像這種因繼承或贈予而出現的一戶兩宅,是能夠依照實際情況進行确權登記的。雖然宅基地使用權屬于集體經濟組織,村民享有的是使用權,但根據“地随房走”的原則,繼承人可以獲得房屋所在地的宅基地使用權。因此,在拆遷中一戶兩宅基地怎麼安置補償,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一戶有兩塊宅基地,也是可以獲得補償的。
4、宅基地合法買賣
達到分戶建房條件的村民申請宅基地,但遲遲批不下來。這時為了解決住房問題,村民選擇與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内部成員之間進行宅基地買賣,形成了一戶兩宅。對于這種情況,拆遷時是可以獲得合理補償的,但是必須要把合同簽訂好,并及時辦理相關權證過戶,同時要注意跟子女及時分戶,并做好确權登記。
5、因管理部門銜接問題造成的一戶兩宅
部分農村戶口因參軍入伍或外出求學而遷出,但準許戶口回遷的政策後,由于當地相關部門戶籍管理與宅基地管理不銜接,以至于多申請了一處宅基地,結果可能導緻一戶兩宅的情況出現。對此類房屋,隻要合法進行确權,也是可以獲得補償的。
上述幾種情形下的“一戶兩宅”“一戶多宅”能夠獲得适當的補償,不過多出來的“宅”具體能夠獲得多少補償,還要依據涉案項目的補償安置方案而定,一般不會出現“拿雙份”房屋安置的不公平情形。
二、一戶兩宅基地怎麼安置補償?
對于合法的宅基地上房屋,在征收拆遷時應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嚴格落實符合下列原則和條件的補償:
1.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補償應當公平、合理;
2.應當按照先補償後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給予補償;
3.尊重農民意願,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币補償等方式給予補償;
4.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财産權益。
一戶兩宅基地怎麼安置補償,首先要嚴格遵守《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其次,具體到個案中,則需要依據各地方的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标準。如果認為安置補償不合理,建議咨詢專業拆遷律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