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代科舉制排名

古代科舉制排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4 22:59:34

科舉制:史上最長久的選官制度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材造士,為國之本”,我國曆朝曆代都重視官吏選拔和管理。說到官吏選拔,就不能不提到科舉制度。它起于隋唐,盛于宋,一直持續到清朝,前後約有1300多年曆史,可謂史上最長久的選官制度。

科舉制度産生以前的人才選拔方式,主要包括西周的世襲世祿制、兩漢的察舉制、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等。這些制度在實踐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同一個問題,即以門第關系來取人。以九品中正制為例,其最初是為了矯正察舉制導緻的“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雞” ,通過設置“中正”作為“民意代表”選薦人才。然而其時門閥世族從社會底層加以控制,“鄉邑清議”變成了世族門第操縱的工具,遂使得“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官員隊伍近親繁殖。這些門閥世族對社會的組織力、控制力和影響力事實上大于朝廷,對于中央集權非常不利。

開皇年間,隋文帝罷廢九品中正制,“近隋炀時,始設進士之科”。不過,隋唐時期的科舉制仍帶有此前察舉、九品中正的一些弊病,官僚權貴插手有隙。到了宋朝,宋太祖趙匡胤吸取了唐後期和五代的經驗教訓,對科舉制進行了重點改革。改革适應了社會政治的需要,加上措施比較得當,堅持時間比較長久,使科舉制漸漸完善起來。北宋時期湧現出諸多人才,僅仁宗一朝就有範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氏兄弟、沈括等,與當時較為規範的科舉制度不無關系。我們不妨就以宋代為例,具體來看看科舉制是如何運行的。

古代科舉制排名(史上最長久的選官制度)1

科舉考場複原。圖片來自中國科舉博物館

“科舉”二字,取“分科舉士”之意,有幾大顯著特點:一是分科考試;二是取士權歸于中央所有;三是允許參考人自由報考;四是以成績決定取舍。宋初,科舉考試科目分進士科以及九經、五經、開元禮、三史、三禮、明經等各個專科,以選拔專業人才。此外還有“不限前資,見任職官、黃衣草澤悉許應诏”的特别考試,叫作“制科”。其中以進士科最為重要,錄取的人數也最多。後王安石罷諸科,隻保留進士科與制科,另設新明法科遴選司法官。

考試一般分為三級:解試(州試)、省試和殿試。解試由各地方進行,通過的考生稱為“舉子”或“貢生”,于當年冬季集中到京師,次年春初參加“省試”。省試因就試尚書省而得名,由禮部主持。殿試實際是省試的一種複試形式,于宮内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及定出名次。

具體考什麼?宋代科舉考試的題目可謂豐富。以進士科為例,省試的科目雖然屢經變革,但有四個科目是必考的:詩賦,經義,論,策。詩賦、經義好理解,策、論是什麼?舉幾個例子來看。比如歐陽修出過一道考題是這樣的:“漢宣中興,丙、魏為相,後之人言為相之賢者必稽焉,宜其有興樹之業顯于世也。及觀其紀傳,亦無他功德,相獨有《明堂月令》一章,吉之事大概而已。不識丙、魏之所以得賢于後世者,可得見乎?”大概就是漢宣帝的時候,丙吉和魏相兩人為宰相,他們為什麼能被後人稱為名相呢,大家來談談。蘇轼也出過一個題目:“晉武平吳以獨斷而克,苻堅伐晉以獨斷而亡;齊桓專任管仲而霸,燕哙專任子之而敗,事同而功異,何也?”是說晉武帝司馬炎獨斷而滅吳統一天下,前秦苻堅獨斷而淝水之戰失利亡國;齊桓公任用管仲而稱霸,燕王哙任用子之而導緻燕國大亂。大家都來反思反思,一樣的方法而結果不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看到這裡就明白了,策、論就是讓大家針對一些曆史故事、國家大政方針,談談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可以看出,試題的設置具有一定的實用性。科舉制度的設計目的,正是為了識别、發現優秀的治國人才,因此需要以試詩賦考查應試者的文學才情與審美能力,以試經義考查他們對經典義理的理解與闡釋,以試論考查他們的學識與見解,以試策考查解決時務的識見與才幹。用宋人的話來說:“國家以科目網羅天下之英隽,義以觀其通經,賦以觀其博古,論以觀其識,策以觀其才。”

既然要選治國之才,自然不能讓那些“才學不夠、作弊來湊”的人混入其中。為了防止徇私作弊,宋朝的統治者們可是下了大功夫,宋太宗以後,逐漸建立起一整套嚴格的考試制度和規則。比如,設置“鎖院制”,規定考官自受命之日起到放榜之日止,一直鎖宿于貢院不能回家,也不準見親友或與院外臣僚交往,這樣就隔絕了考官與其他臣僚的聯系,使請托難以得逞。又如,設置“别試”制度,凡是發解官、主試官、地方長官的子弟、親屬乃至門客參加考試,都會另設考場加以監督。再如,實行“封彌”制度,把試卷上寫有考生姓名籍貫等相關信息的位置用紙糊上,以防止與考生有聯系的考官辨認。但有時糊上姓名,也有考生會在試卷上寫暗語、做标記,這時“謄錄”制度就起作用了:收上來的試卷,由謄錄官統一進行謄錄後,再交由評卷官判卷。此外,還有一系列防止考場夾帶、替代、傳抄等的規定。這些做法,即便在當今考試中,仍不失其價值。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宋代在科舉取士上如此慎重,既費心設置制度,亦小心維護制度,來盡最大努力争取科舉制度的相對公平?

首先,沒有公平公正,科舉就失去了進步意義。科舉制度的出現,就是為了克服此前九品中正以門第取人的弊病,把選用人才之權集中到中央,并使之制度化和合理化,讓讀書受教育的士人能脫離官僚氏族的控制直接服務于朝廷。然而科舉又是一項十分殘酷的制度,任何人都有考試資格,考生基數巨大,競争激烈,誰都夢想能走個捷徑。一旦科舉取士沒了規矩、亂開口子,隻要有權有勢,就能肆意妄為,好不容易集中在朝廷手中的選官權力又回到權臣貴族手中,選出來的官員必然泥沙俱下,那麼科舉和此前的選官制度又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别呢?

其次,科舉是一項安定社會的制度設計,它的公平公正是社會穩定的前提。科舉制另一個重要功能,是保持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性,考試不論出身、标準唯一,打開了社會底層的上升通道,使社會保持動态穩定。“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雖不無誇張,卻是這種流動性的反映。這種流動性,是社會公平、穩定的重要條件。對底層老百姓來說,唯有科舉能讓他們靠得住,信得過,讓他們相信“隻要努力,面包總會有的”,就算考不取也不怨政府。倘若破壞這個官民兩利的社會政治制度,不講規矩、沒有公平,大蛋糕完全由官宦勢要獨吞,窮人的孩子不管多努力、無論多出色,永遠是社會底層最低賤的人,沒有出頭之日,那麼,千千萬萬勞苦大衆内心的屈辱和絕望,将會彙聚成巨大的破壞力,足以讓任何一個政權烽煙四起。自隋文帝開科舉,到光緒帝廢科舉的1300年間,共産生進士十萬人,舉人、秀才百萬計。而這十萬、百萬人裡,消化吸收了多少潛在的陳勝、吳廣、李自成、洪秀全呢?所以,當看到新科舉子從皇宮門口魚貫而入時,唐太宗何其得意:“天下英雄盡入我吾彀中矣!”所以,宋代雖内憂外患重重,卻依舊得以延續三百一十九年之久,也沒有遇到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這與科舉制度不無關系。

古代科舉制排名(史上最長久的選官制度)2

公元796年,46歲的孟郊終于考上了進士。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勝,當即寫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春風得意”與“走馬觀花”兩個成語即由此而來

當然,科舉制度也存在種種弊端,并随着封建社會走向衰落而逐步失去了它的進步意義,甚至成為社會發展的桎梏。究其原因,一是考試的内容日漸狹窄單一,并且越來越程式化、格式化,最終形成“八股”。這導緻讀書人把精力都撲在儒家經義上,考了一輩子科舉,到頭來隻會寫八股文,毫無實用價值。就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一生就會表演“茴”的四種寫法,讓人嘲笑之餘亦覺辛酸。二是造成畸形發展的讀書做官道路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主義。這時候士人讀書,唯一的目的就是功名利祿,終生按照“苦讀——應考——入仕”的模式苦心鑽營,社會上一切皆以官為中心,以官為轉移,有官便有一切,丢官便失去一切。《紅樓夢》中所寫賈府居官之榮與去官之辱,藝術地再現了這一社會現實。三是考試的形式,由于王朝的腐敗和專制,已不再有公開平等競争的基礎,科場舞弊猖獗,屢禁不絕。

光緒三十年(1904年),清王朝舉行了最後一次進士考試,科舉制自此永遠退出曆史舞台。曆史的興衰得失之間,既有值得我們繼承的優秀經驗,亦不乏可資鑒戒的深刻教訓。無論是正面看待還是反面檢讨,科舉制度體現的許多價值觀念,如公平競争、廣泛參與、唯才是舉等,至今仍值得我們借鑒。(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