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别人,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林肯有次批評他的女秘書:“你真是一個漂亮的小姐。隻是我希望你打印文件時注意一下标點符号,讓你打印的文件像你一樣可愛。”女秘書對此印象深刻,從此打印文件很少出錯。
林肯身為美國總統,說話這樣委婉、客氣,是他好修養、好氣度的體現。倘若他盛氣淩人,破口大罵:“你怎麼工作的?連标點符号都搞不清楚,虧你還是大學生呢。”隻能讓對方反感,反而不能達到改錯的目的。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都渴望獲得他人的尊重。大到整個社會,小到一個團隊中,隻有收入、分工的區别,而沒有人格的差别。扪心自問,“我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嗎?”同樣,别人也是如此。所以,聰明的人就要先理解和尊重别人。
去麗江幹嘛去了
人們常說心靈如同花朵,開放時會承受柔潤的露珠,閉合時會抵禦狂風暴雨。我們在規勸别人時,實際上就是讓他的心靈的花朵開放。但是,對方往往回避我們,因為他并不知道我們送的是雨露,隻知道怎樣保護他的自尊心。因此,尊重别人是至關重要的一點。通常情況下,規勸别人很容易使自己站在比别人高的位置上。而在本質上,也确實應該比别人高,因為你自己覺得比别人的觀點正确,這才能勸人;如若不然,那就表明你觀點不一定正确,或者缺乏自信,那還去勸什麼人呢?因此,規勸者實際上的位置應該是高的,但這種高,隻能是你的觀點要站在制高點上。但在人格上,你們是平等的。隻有對方覺得你維護了他的尊嚴,設身處地地在為他着想,他才能認真考慮你說的話,才能把心扉打開。這樣你才有可能達到勸說的目的。相反,即使你說得對,但把位置擺得高高在上,甚至不注意語言的表達方式,一派批評人的口氣,必然會讓對方反感。因為你沒有尊重他,他會想出各種辦法來對付你,讓你不但沒達到目的,還生一肚子氣。如果他迫于某種壓力或其他因素,而屈服于你的批評,口頭上也許承認自己錯了,但心裡一定不服氣。我們來舉一個老師在課堂上提問學生的例子。
老師:“請張麗同學回答我的問題!”
張麗:“我不會回答你!”
老師:“張麗同學,你既然不回答我的問題,必定有原因。那讓我分析一下。我哪做得不好,不能為人師表,不能讓同學們信服,甚至損害了人民教師的光榮稱号,才使你這樣呢?”
張麗:“老師,不是的。”
老師:“哦。我想你也不是有意讓我難堪。那麼,你不願回答我的問題,我認為,不外乎有三種情況。第一,是我的啟發式教學搞得不得當,問題大簡單,引不起你的興趣,你不屑于回答。”
張麗:“不、不是。”
老師:“第二,是你當時不想回答。如果是這樣,你現在回答也不遲。”
張麗:“我······我···...”
老師:“第三種情況也許是你不會回答。但我為什麼要這樣認真呢?我想幫助你!”
張麗:“老師,您、您别說了······請告訴我這個問題該怎麼回答······”
這位老師尊重自己的學生,不厭其煩地耐心勸導,消除了學生不安的情緒,學生終于打開心扉。試想,如果這位老師居高臨下,不管青紅皂白,一通批評,學生隻會更加抵觸,就像裝上了一層自我保護的盔甲,更不會輕易地認錯,因為她丢掉了面子,甚至可能連課也沒法往下上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