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中患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的女性患者與子宮内膜癌發病原因有密切關聯。
子宮内膜癌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認為有兩種發病類型:雌激素依賴型(Ⅰ型)和非雌激素依賴型(Ⅱ型)。其中,Ⅰ型約占80%,發病被認為與體内高水平雌激素有關。該類患者較年輕,常伴有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絕經延遲。這些都是子宮内膜癌的高危因素。
其中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曾被稱為子宮内膜癌的三聯征。因此,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肥胖、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增加,子宮内膜癌也出現了發病率升高和發病年輕化的趨勢,且城市高于農村,此情況也越來越引起廣大醫護人員以及患者的關注。
對于子宮内膜癌的預防,除了改變生活方式、調整健康的飲食結構的一級預防外,可進行二級預防,即在高危人群中進行篩查,以期早期發現癌前病變和早期疾病并及時的治療,避免患者初診時已達病變晚期。
為此建議:長期居住地為城市、年齡50歲的婦女每年應定期接受子宮内膜癌的篩查;年齡在50歲以下,但具有子宮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排卵障礙、惡性腫瘤病史或家族史(尤其是乳腺癌、結直腸癌)的女性,也推薦常規篩查子宮内膜癌,篩查間隔為1年,每年也建議進行陽性篩查或高度可疑的患者行宮腔鏡檢查并組織病理學确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