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陝西洋縣金礦所在地

陝西洋縣金礦所在地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7 20:20:19

陝西洋縣金礦所在地?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馬鞍橋大型金礦床馬鞍橋大型金礦床在周至縣城的西南部208度方向,與周至縣城直距38.5公裡礦區在周至縣的厚畛子鎮的東部,國道108從礦區穿過礦床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發現的,馬鞍橋金礦始建于1993年6月,選礦廠及礦部位于周至縣渭河工業開發區礦床已經累計探得黃金20噸,預測遠景儲量會達到70噸,現在年産黃金近3萬兩,是一座集采、選、冶及金銀深加工為一體的大型黃金礦山企業,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陝西洋縣金礦所在地?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陝西洋縣金礦所在地(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馬鞍橋大型金礦床)1

陝西洋縣金礦所在地

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馬鞍橋大型金礦床。馬鞍橋大型金礦床在周至縣城的西南部208度方向,與周至縣城直距38.5公裡。礦區在周至縣的厚畛子鎮的東部,國道108從礦區穿過。礦床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發現的,馬鞍橋金礦始建于1993年6月,選礦廠及礦部位于周至縣渭河工業開發區。礦床已經累計探得黃金20噸,預測遠景儲量會達到70噸,現在年産黃金近3萬兩,是一座集采、選、冶及金銀深加工為一體的大型黃金礦山企業。

區域出露地層主要為上泥盆統和中石炭統,二者為平行不整合接觸關系,其次為前震旦系秦嶺群,中—新生代地層僅零星分布。馬鞍橋金礦床位于上泥盆統桐tong峪寺組中,該組自上而下分為三個岩性段:上段主要為變質粉砂岩、絹雲石英千枚岩、炭質片岩,夾大理岩;中段主要由變質粉砂岩和砂質千枚岩組成,下段以變質長石石英砂岩為主,夾凝灰質粉砂岩。

礦區整體為一向南中等傾斜的單斜構造,礦區主要有近東西向的脆—韌性剪切帶,該剪切帶位于上泥盆統和中石炭統平行不整合面附件的桐峪寺組地層上部,呈東西向延伸,帶寬120—240m,長約4—5km,該剪切帶與地層産狀大體一緻,呈整合接觸,僅局部有切層現象。剪切帶内岩石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變質,形成各種糜棱岩及構造片岩。馬鞍橋全部礦體都賦存在脆—韌性剪切帶内。

岩漿岩主要有香溝花崗岩體,侵入于脆—韌性剪切帶附近石炭系地層中,與金礦化關系密切,該岩體平面上呈東西延長的橢圓狀,面積1.2平方公裡,形成于脆—韌性剪切帶形成之後。金礦化在靠近岩體部位礦化最好。

馬鞍橋金礦分南部和北部兩個金礦帶,探明的馬鞍橋金礦床就産在南部金礦帶内,分東礦段、中礦段和西礦段,工業礦體主要位于東礦段和中礦段。礦床内已經發現20多條礦體,這些礦體都産在脆—韌性剪切帶,礦體的形态、規模和産狀嚴格受脆—韌性剪切帶的控制。礦體在平面上平行,并有左列式排列,剖面上礦體呈疊瓦式分布的格局。礦體呈舒緩波狀,局部有分枝複合現象,礦體總體傾向170—190度,礦體傾角東段緩,西段陡,礦體平均傾角55度。

在勘查區76線以西,發現多個金礦化體,多為盲礦體,其中在76—116号勘探線間發現具有工業價值礦體7個,其編号為K18、K19、K20、K21、K21—1、K25—1、K25—2,礦體形态均為透鏡狀或者扁豆狀,礦體局部呈蓮藕狀—豆莢狀,礦體賦存标高1515—1275m,礦體長150—383m,礦體厚度0.86—6.88m,平均厚度3.4m,平均品位3.4g/t。礦體有用組份分布較均勻。

礦石自然類型分為氧化礦石和原生礦石,氧化礦石很少,隻有5%左右。

金屬礦物主要有自然金、磁黃鐵礦、黃鐵礦、閃鋅礦、毒砂、褐鐵礦、黃銅礦等。

脈石礦物主要有石英、絹雲母、黑雲母、斜長石、白雲石、方解石、綠泥石。

主要載金礦物為黃鐵礦、磁黃鐵礦、石英、絹雲母、黑雲母。

金的獨立礦物僅見自然金,呈粒間金、包體金、裂隙金三種形式産出。自然金90%分布在脈石礦物粒間、裂隙或包裹于脈石礦物中。

礦石結構主要有自形半自形晶結構、它形晶結構、斑狀結構、包含結構、填隙結構、交代殘晶結構等

礦石構造主要有千枚狀構造、星散浸染狀構造、浸染條帶狀構造、細脈浸染狀構造等。

礦床成因為韌性剪切帶蝕變岩型金礦床。

圍岩蝕變主要有矽化、絹雲母化、黃鐵礦化、磁黃鐵礦化、黑雲母化、碳酸鹽化、綠泥石等。

截至2009年12月31日,累計查明礦石量421.8.2萬噸,金金屬量19.07噸,Au平均品位4.52g/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