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是心髒病患者會發生的一種症狀,對于患有心髒疾病的朋友們來說,日常的調理是必不可少的,從飲食的角度上來講,我們希望大家能夠遵守一些基本的飲食禁忌,這對預防心絞痛很重要。
什麼是心絞痛?
心絞痛是指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導緻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暫時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以心前區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組綜合征。
本病多見于男性,多數病人在40歲以上,勞累、情緒激動,飽食、受寒、陰雨天氣,急性循環衰竭等為常見的誘因。其特點為陣發性的前胸壓榨性疼痛感覺,可伴有其他症狀,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後部,可放射至心前區與左上肢,常發生于勞動或情緒激動時,持續數分鐘,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劑後消失。
心絞痛的症狀有哪些?
多表現為悶痛、壓榨性疼痛或胸骨後、咽喉部緊縮感,有些患者僅有胸悶,同時可分為典型性心絞痛和不典型性心絞痛:
1、典型心絞痛症狀
突然發生的位于胸骨體上段或中段之後的壓榨性、悶脹性或窒息性疼痛,亦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區,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側,達無名指和小指,偶可伴有瀕死感,往往迫使病人立即停止活動,重者還出汗。疼痛曆時1~5分鐘,很少超過15分鐘;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疼痛在1~2分鐘内(很少超過5分鐘)消失。常在勞累、情緒激動(發怒、焦急、過度興奮)、受寒、飽食、吸煙時發生,貧血、心動過速或休克亦可誘發。
2、不典型的心絞痛症狀
疼痛可位于胸骨下段、左心前區或上腹部,放射至頸、下颌、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疼痛可很快消失或僅有左前胸不适、發悶感。
心絞痛在飲食上有什麼禁忌?
1、控制鹽的攝入
少吃鹽,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長期大量食用氯化鈉,會使血壓升高、血管内皮受損。心絞痛的患者每天的鹽攝入量應控制在6克以下。
2、控制脂肪的攝入
少吃脂肪、減少熱量的攝取。高脂飲食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血脂,高脂血症是心絞痛的誘因。應盡量減少食用油的量,油類也是形成脂肪的重要物質。但可以選擇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代替動物油,每日的總用油量應限制在5~8茶匙。
3、避免食用動物内髒
動物内髒含有豐富的脂肪醇,例如肝、心、腎等。
4、戒煙戒酒
衆所周知,煙酒對人體有害,它不僅誘發心絞痛,也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5、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食物
如新鮮蔬菜、水果、粗糧等,多吃海魚和大豆有益于冠心病的防治。
6、多吃利于改善血管的食物
如大蒜、洋蔥、山楂、黑木耳、大棗、豆芽、鯉魚等。
7、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脹氣食物
如濃茶、咖啡、辣椒、咖喱等。
8、注意少食多餐,切忌暴飲暴食
晚餐不宜吃得過飽,以免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就算我們的身體各個器官都是健康的,也需要遵守一些必要的飲食禁忌,如果患病在身,那麼對于相關的飲食禁忌就更應該格外的遵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