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疾:生活在圈内
“今天在地鐵上見到一個帥哥,帥!有型!很喜歡!”單身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豔遇”,但可惜的是,這種緣分也隻有地鐵上的幾分鐘而已,下了地鐵,兩個人混入茫茫人海,各奔東西,從此不再相見。
“看到一個網友說,可以随身準備點小紙條,無論是路上、車上還是地鐵上,見到心儀的男性,就把自己的聯系方式遞上去,我也這麼試過一次。”26歲的小劉告訴筆者,在無數次的鼓足勇氣後,她終于送出了第一張紙條,但當時就發現對方把自己當成了很随便的女人。
“他開始愣了一下,然後拿着紙條就在下一站倉皇下去了,這之後也沒跟我聯系過。”
有科學家分析說,男女身上各有400種化學元素,而要400種元素完全契合的男女才會相愛。而人類具有的技能是,用0.4秒的時間,就能完成一系列複雜的元素鑒别———因此我們經常說的“一見鐘情”,并不缺乏人體科學依據。
但在大都市裡,這種擇友方式卻遭遇了太多的尴尬。很多單身女性都在抱怨,早起上班,沖出家門進入地鐵公交,擡頭遍是陌生的面龐,即使這當中可能有你心儀的對象,但你們沒有辦法相識。在辦公室裡呢,男同事太過熟悉,缺少發展感情的強大動力。而這兩個場所,其實是目前都市女性出沒最多的地方。
[藥方]:廣撒網巧抓魚
“治愈這種頑疾的方式之一,就是讓自己的生活豐富多采,培養一些除工作以外的個人愛好,從而擴大交友圈子。”胡紅說。畢竟,擁有共同愛好的兩個人,擦出愛情火花的幾率較高,相處過程中也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這種默契可以直接延伸到婚姻中去。另外,中國女性一向引以為榮的含蓄内斂,也應當随着生活方式的變化而改變,快節奏的生活更需要敞開心扉,而不是坐等一份浪漫姻緣降臨到自己頭上。
前不久,在上海流行一時的“單身腕帶”,就是一種可愛的嘗試。單身男女通過佩戴特别的單身标志物,以表明自己的身份,從而給更多異性注意自己的機會。這種腕帶采用純手工制作,黑色的底子,上面織有醒目的紅色大寫字母M,這是男性(man)、女性(woman)和結婚(marry)三個英語單詞中都帶有的字母,寓意深刻。
頑疾2:女大難擇偶
“我都這把年紀了,怎麼也得找個比我大點、功成名就的男人吧 ”就職于上海一家外資企業的趙小姐如是說。她今年34歲,單身且無男友。“我現在是公司的項目主管,奮鬥到現在才發現,隻有工作,沒有家庭,我在這個城市顯得落了單。
”她已經在市中心買了房子,200多平米的新居現在已經成了她選擇對象的累贅———她受不了找一個沒有房子或者房子比自己現有住房小的男性。同樣的,以她的月薪,已經屬于高收入者,但她也接受不了月薪低于自己的男性。
“朋友也介紹過有我要求的經濟基礎的,但他們給我的印象實在不敢恭維。我這樣的學曆,對長相也還有自信,總之不能找個差太多的吧 ”看出來了嗎 趙小姐的要求,又加碼了。
在我們身邊,當然不乏事業心強的女人,她們把青春獻給了事業,到了大齡卻發現自己還沒有歸宿。這些女人通常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經濟實力和社會閱曆,她們把主要尋覓目标,放在和自己處于同一水平線上的男人身上。但她們不得不痛苦地面對這樣的現實:她們想要的男人,通常已經成了有婦之夫;還有一些未結婚的同齡男士,人家更傾向于尋找年輕點的女孩子。
[藥方]:姐弟戀有何不可
姐弟戀,這個名詞于上世紀末從香港傳入内地,曾一度被人嘲笑,但至今已成為一個見多不怪的普遍現象。原因很簡單,在現今情況下,随着女性社會地位的逐漸上升,她們有獨立的經濟能力,能夠負擔起自己的生活所需而不用像過去那樣依附男人,在工作能力上,她們甚至會超過自己的男性同事。因此,她們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選擇戀愛和婚姻的對象。
小齡男性的活力和陽光可以給女性帶來快樂,成熟女性也可以照顧到小齡男性。尤其是既然有如此多成功的姐弟戀案例,為什麼不能讓這個新事物發展到你自己身上呢 其實,唯一的阻礙,不過是外來的輿論壓力。有來自雙方父母的,畢竟這個新事物對長輩來說,還需要時間去适應;有來自好友的,他們可能不願意看到自己的朋友找一個小齡男性,并把這種想法強加到大齡女身上。種種顧慮,讓大齡女止步不前。
“大齡女性需要改變自己的心态,努力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讓事實證明你是對的。畢竟,鞋子穿在你的腳上,任何外人都無取代你的感受。”這才是合情又合理的建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