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更多精彩
東門老街文化廣場上的巨型的青銅浮雕《老東門墟市圖》,以古樸的青銅為紙,以精湛的浮雕工藝作墨,為後世之人描繪出一幅曆史上深圳墟繁華熱鬧的商貿景象圖。那麼深圳墟是如何形成的呢?
墟,從何來
“圳”即山溝或河溝,深圳顧名思義就是深深的河溝。
數百年前,有人在這深深的河溝邊搭寮建村,至明代,筍崗村、赤磡村(今蔡屋圍)、羅湖村、隔塘村(今水貝)、向西村、湖貝村、黃貝嶺村等大體都已形成。
這些村莊,基本都是一村一姓聚族而居,像筍崗村為何姓,羅湖村為袁姓,赤磡村為蔡姓,張姓族群較大,則分布在隔塘、向西、湖貝、黃貝嶺。
明正德年間,來自大江南北的或避戰亂災荒或另謀發展的外地人,在這些村莊中心地帶的水塘南面落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多姓氏聚居的南塘村。
有村莊的地方自然有往來交易,“墟”在客家方言裡即趕集的小市場,在深圳墟沒形成之前,周邊已有月崗屯墟、下步墟、沙頭墟等。
南塘村因為地理位置恰好在周邊這些村莊的中心,住在南塘村的人來自五湖四海,大家各憑本事謀生,有的做針線縫補,有的擺攤販賣糕點小吃,養了家禽的和鄰村的交換農副産品……
周邊村莊的人也開始在這裡趕集買賣,攤販們每月在周圍各個墟市流動販賣,深圳墟的雛形也逐漸顯現。
後來南塘村附近又陸續出現了向南村、葉屋村、油炸頭村、新屋村,随着鄉村人口的增加,這一帶也越來越有人氣。
清代張氏在這一帶族群壯大,财勢頗盛,便開始在此建樓,後續其他村莊有财力的家族也開始在這裡設鋪。墟市裡逐漸形成了十幾條大大小小的街道,時間一久,墟市有了固定的貿易時間,深圳墟漸成規模。
關于“深圳墟”,目前可考的最早記載是在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年)的《新安縣志•墟市》中。
作為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了解深圳墟的形成,就如鋪開一幅擁有 300 多年曆史的鄉村市井風情畫卷,必須細品這畫卷中的一筆一畫,才能感受深圳自古有之的包容四海的城市特質。
————
以上内容節選自《萬象羅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