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這裡是新欄目:#月更書單#。
我将在未來的日子裡,每個月給大家推薦一些好書,希望大家和我們一起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當然,如果你看了我們推薦的書籍,有非常多想說的話,歡迎寫下你的讀後感投稿給我們。謝謝你的支持哦~
前幾天,我在後台做了一個#父母說過傷害你最深的一句話#征集,收到了許多個關于成長的故事——
有人從小被父母嫌棄是“廢物”,長大後遇到加薪升職的機會也不敢争取;
有的人長大後不懂如何愛人和被愛,回顧童年才發現,這是因為年少時太過父母的陪伴,根本不懂得如何帶着愛去和别人相處;
還有人表面看起來若無其事,内裡卻對自己厭惡、嫌棄到頂點,因為家裡面有一對重男輕女,始終說她是賠錢貨的父母,更讓人唏噓的是,她的媽媽,在年幼時也曾經曆過同樣的苦痛,卻還是義無反顧把自己的孩子又推向了深淵。
我們每個人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繼而成為不同性格,不同秉性的人。
有的時候,我們一邊畏懼、厭惡着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傷害,又一邊被它所影響,成為了自己曾經厭惡的人。
其實,我們長大後遇到的多數奇怪問題,無論是察覺到或是未察覺到的,很多都能從原生家庭上找到根源和解決的答案。
當我們勇敢面對過去,主動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其實不僅是給父母一個機會更了解我們,也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去重新理解父母的角色。
下面,進入本月【家庭教育】主題書單>>>
01以教育之名,完成人生救贖——《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豆友推薦——
HelloAmy艾米 :你無法想象塔拉·韋斯特弗的童年竟是在如此扭曲、極端的家庭環境中度過。教育,改變了她的人生,為她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但也使她失去了摯愛的家人。人與人之間觀念的沖突和矛盾,即使掌握了再多的思想和理論,卻也難以破除。主人公難以想象的傳奇經曆,兩個自我的内心矛盾沖突,加上還不賴的文筆,值得一看。
Calios :那些我經曆過的、有觸動的、甚至是傷害過我的,都成為了自我教育的一部分。教育,也如同麥克利蘭的冰山模型:那些在海平面之上的知識技能,是最容易獲得也最顯而易見的;海平面之下,是自我療愈的能力、自知自明、以及自我價值觀的形成,這些是成年累月才慢慢磨出來的。而後者,更決定了“我”,是一個什麼樣的“我”。
作者無疑被自己的原生家庭傷害到極緻,但是我們人生的起點絕不是終點。無論你出生在一個怎樣的原生家庭,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過去,就像每一隻鳥,都會飛離鳥巢,飛向屬于自己的山。
02父母一輩子都在等孩子說謝謝,孩子一輩子都在等父母說對不起——《原生家庭》
豆友推薦——
文淇 :大部分人從來沒有意識到或不願承認一個問題,父母到底對我們的生活有多大的影響?無緣無故的暴躁,壓抑,缺乏安全感,自卑,逆來順受,不善交際,控制心理,可能都是受過傷害的證明,也許正在焦慮卻找不到根源的你可以從這本書裡找到一些安慰。年輕人們也不要再認為童年時被父母打罵是理所應當的事了,自古以來所宣揚的“不打不成器”之類的話隻是為了給施暴的父母一個體面的借口,體罰孩子隻能說明父母本身沒有足夠正确教育孩子的能力。
弓長小初 :這是我讀得最慢也是最累的一本書,閱讀中無數次回憶童年,回憶與男朋友相處的日常。我承認我的原生家庭有問題,是書中提到的有毒父母的集合。我一直以為19歲離家,這麼多年漂泊在外,已經将原生家庭的影響剔除,但仔細回憶與前男友、男友的相處才發現,原來我性格一直有缺陷。
作者把給孩子們帶來傷害的父母們稱為“有毒父母”,又列舉了七種“有毒父母”的類型,針對每一種“有毒父母”會給我們帶來的傷害,造成的影響以及應對方法作出了詳細的說明。想要解決原生家庭帶來的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問題的根源,看一看原生家庭到底如何影響了我們的人生。
03療愈自己最好的方法,是與内在的小孩一起長大——《别永遠傷在童年》
豆友推薦——
院兒裡 :治療一段創傷時意外發現需要治療的是童年。篡改回憶與遺忘某種層面來說是一種有益的自我保護機制,但如果要解決慣性的心理模式,必定是要回憶細節面對内在小孩。書裡有很多方法,覺得倒不必一一對應,找到适合的最好。像父母疼愛小孩一樣地去愛自己的内在小孩,更能共情其他受傷的成年小孩,然後去愛護他們。愛不容易,需要學習,好好愛。
Joyce :讀了不少類似的書,但都是當時那一陣兒感覺還不錯,過後又滑回到舊的生活狀态。在恰當的時候恰當的地點讀了這本書,覺得受益匪淺。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長大了,其實隻是身體長大了,那個受傷了的内在小孩并沒有,他因為過去的種種傷害拼命壓抑自己,偶爾,會在某個關鍵時刻突然爆發,讓我們的生活變成一團亂麻。作者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回到童年,以一個大人的身份去看到過去的自己,傾聽内心真實的聲音,療愈曾經的傷痛。
04看完這本書 可以避免生活中90%的争執——《非暴力溝通》
豆友推薦——
掐出新鮮 :對像我這種,自覺有理性,有判斷力,有洞察力,有常識的人,很喜歡帶着批評的角度去看一本書,時刻準備反駁作者的觀點,發現他邏輯的漏洞(這樣才能更好地看一本書)。這本書也存在前後邏輯的問題,當然可能是因為适用範圍的不同。也存在中國化的問題。但是書上的基本邏輯和方法很能給人啟發。領會精神,努力轉化為自己的程序化知識,是十分關鍵的。發現自己有溝通問題的時候,值得細細品讀。非暴力溝通,也可以與自己進行。
谶 :要是能早點遇到這本書大概是能少走很多彎路。即使是今天我依然犯了很多書中反例的毛病。不過沒什麼好氣餒的,正因為遇到的挫折多才會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才能發現更多的問題去改善自己,一帆風順的順境隻會蒙蔽人的雙眼。我想有時候我是太自責了,做了蠢事犯了過錯就在心裡記恨自己,但是我忘記了我之所以不能忍受自己的過錯是因為我想變得更好,而我想變得更好僅僅是因為我想滿足愛我自己的需求。
語言暴力,是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略的暴力形式。不僅是與人溝通,很多時候我們與己溝通也是如此。但事實上,我們真正該做的,是在想要貶低自己時,學會察覺,并且用正确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未被滿足的需要。這也正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不僅要學會愛他人,更要學會愛自己。
05一位父親寫給兒子的關于如何在老婆、媽媽面前生存的經驗之談——《不要和你媽争辯》
豆友推薦——
張躲躲 :“永遠不要沉默,永遠不要别過臉裝作沒看到,永遠不要把刻薄當作能力。不要把善意視為軟弱。不要成為辦公室落地窗前的那種人,以為善良是個可笑的詞彙。”
綠野仙蹤 :作者這幾年出了好幾本暢銷書,在中國讀者中刮起了一股熱潮。我老早就聽說過他的作品,但這是我第1次讀他的書。語言幽默風趣,明明是最簡單的,我們最熟悉的事,卻能寫得妙趣橫生,讀着讀着不禁哈哈大笑。也能在最平常的小事中使人潸然淚下。這是我在書中最喜歡的話: 人生是一場分寸之間的遊戲,足球也是。無論生活還是足球,都是失之毫厘,謬以千裡。早一步或晚一步,結果都會截然不同。慢一秒或者快一秒,你都會和它擦肩而過,分寸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這是一本讓我們了解父親,了解母親,這兩個不同角色的差異和共同點,以及了解“家庭”的人生秘籍。作者希望我們能夠站在一個更為平等的層面上去和父母進行雙向的交流,去互相傾聽對方的真實想法然後共同解決問題。
06比教會孩子成功更重要的事情,是教會孩子面對失敗 —— 《the best you :win or lost》
這本繪本就沒有豆友可以推薦啦~因為這是新東方獨家引進的英文優質繪本。
作者從孩子的視角出發講述了很多生活中的小事,像我們反複強調一個大家都明白但卻容易遺忘的道理:和成功相比,失敗才是人生常态。能在失敗面前保持積極的心态,不斷嘗試,才有可能一步步地接近成功。
一邊教育的同時,還能夠帶領小朋友學英語,感覺還不賴哈?
07從經濟學的角度,和你說說拼爹,推娃的背後真相——《愛、金錢和孩子》
豆友推薦——
danyboy :不是育兒指南,是探究當代育兒現象背後的經濟學和社會學原因的學術著作,觀點很容易理解,論述過程卻因為較嚴謹而不太容易讀。本書研究的現象是:各國均不同程度出現了教育密集的現象。本書的觀點是梳理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根源是:經濟上的不平等,包括國與國之間的不平等,也包括一國之内不同階層的不平等,所以造就了教育方式的不同。
168 Hours :本書不需要讀者具備深厚的經濟學知識和豐富的育兒經曆,從作者本人成長和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就足以讓讀者讀得津津有味。強烈推薦給所有對家庭經濟、教育和不平等感興趣的讀者,以及所有現在和未來的父母!
新東方家庭教育中心總經理解琪老師也推薦了這本書——
“作者告訴了我們為什麼我們和父母的育兒觀總是不一樣,是因為我們的經濟地位相較于上一代人提升了很多。當家庭經濟地位偏高或者偏低時,可能會更傾向于選擇佛系養娃,而經濟地位一般的家庭,為了讓孩子突破階層,向上一步,則更傾向于嚴格控制型育兒。”
“如果仗着是家人就随意怠慢的話,那麼再堅韌的感情也會變得脆弱。”《以家人之名》中,李尖尖的這句話,說出了很多家庭曾存在或仍存在着的問題:因為太習慣彼此的存在,所以彼此怠慢,互相傷害。
其實,正因為對方是最重要的家人,我們才要更重視,更小心地去呵護對方。正如豆瓣某高贊回答中中所說:比血緣更重要的,是情感的羁絆。
一個擁抱,一句“我愛你”,一個充滿了愛意的眼神,有的時候都會給對方帶來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THE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