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青年和老年夾層裡的“三明治”男人,人生正值巅峰,但健康狀況卻往往開始下滑:老年病的“專利”早被“侵權”,英年早逝的個案頻傳……讓我們借着一年一次的父親節給您提個醒兒:男人更需要關懷。
不要讓自己成為“壞心人”
在剛剛結束的國家“九五”攻關項目“我國人群心血管病發病趨勢預測及21世紀預防策略的研究”表明,今後10年我國中年人群腦卒中的發病率男性将增加42%,冠心病發病率男性将增加26%,防治心血管病已刻不容緩——
傅曉,35歲,東北人,體型偏胖,在當地體檢時懷疑有冠心病。為了進一步确診和治療,他來到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預防心髒病門診”診查,幸運的是一般查體無異常,運動心電圖正常,令他虛驚一場的“冠心病”這塊心病去除了。但阜外醫院流行病學研究室博士、預防心髒病門診負責人王增武大夫向記者介紹說,盡管傅曉的心髒目前沒有問題,但超重和肥胖是使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聚集的重要原因。在詳細詢問了傅曉的飲食習慣和工作情況後,王大夫為其建立了個人檔案,利用電腦裡的膳食軟件和運動軟件,為其開具了完全個人的膳食處方(其中包括早、中、晚餐的種類和重量)和運動處方(比如每天步行60分鐘,并且要達到110-120步/分,共消耗熱量276千卡;每天中速遊泳70分鐘,消耗熱量714千卡;騎助動自行車120分鐘消耗660千卡等)并囑咐其“約束”自己,改變以往不良的飲食習慣,少開車,讓自己動起來。一二周後醫生會進行随訪,以檢測“完全個人處方”的效果,不适處重新調整。肥胖作為一種慢性疾病,是心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另外,腰圍與冠心病危險因素聚集性的關系也很密切,我國自80年代以來,心血管病的幾大主要危險因素呈明顯增長态勢,心血管病已成為我國居民首位死因。剛剛結束的國家“九五”攻關項目“我國人群心血管病發病趨勢預測及21世紀預防策略的研究”表明,今後10年,我國中年人群腦卒中的發病率男性将增加42%,冠心病發病率男性将增加26%。可以說,我們的預防心髒病門診是“逼”出來的。
被“逼”的不隻這一個,近來各大醫院紛紛出籠的“肥胖門診”也算得上迎合時尚。北京人有一半是體重超常的胖子,有關統計資料表明,與6年前相比,北京市市民超重的人數已從過去的58%上升到了現在的66.8%,肥胖人數從過去的男性36.1%上升到現在的51.6%,這種超常現象目前在全國居第一位。記者日前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内分泌科肥胖門診了解到,今年3月份剛挂牌的肥胖門診共接診了100多例患者,其中單純性肥胖者占90%,并且80%~90%的人都患有脂肪肝。
據肥胖門診的負責人袁振芳大夫介紹,我們首先要對肥胖者的臨床資料進行評估,排除病态的原因,再由營養醫師通過一些模型、照片給予指導。正規的肥胖門診應該由内分泌科大夫、營養師、運動醫學科大夫、心理社會學家組成的,目前都還達不到。不過在營養師問診台前擺放的食物樣本50克瘦豬肉、25克早餐面包片、36克瓜子、200克蘋果、100克豆腐、80克雞蛋,基本上所含熱量都是90千卡讓人對熱量千卡、重量有了“清醒”的認識,能幫你減少吃東西的盲目。袁大夫還提醒愛吃零食一族,喜歡吃的零食不要擺在面前,尤其不能邊看電視邊吃零食,并且要挑選自己喜歡的方式動起來,以中小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
男人壓力太大視力也會變差
工作壓力大,也可能導緻眼球内血管的水滲出到視網膜上,造成視力變差。眼科醫生指出,這種醫學上稱為“中心性視網膜脈絡膜病變”的眼疾,最常發生在40歲左右的中年男性身上,尤其是開車一族和與電腦朝夕相處族,因為必須長期專注開車和電腦,是這種眼疾的高危險群。
有關統計發現,開車一族罹患中心性視網膜脈絡膜病變的比例相當高,臨床上也有不少自我感覺視力變差,甚至看東西變形而求診者,經檢查,發現是眼球内血管滲出水,積在視網膜上造成的。這種眼疾多半起因于患者壓力大,引起體内荷爾蒙分泌紊亂,脈絡膜血管通透性也變得比較大,導緻血管内的水滲出來,沉積在視網膜上。積水會讓視網膜色素上皮層剝離,使得視力模糊、景物影像變小、扭曲,因位置通常在黃斑部位,有的人甚至覺得視野中間那一段變得較暗淡。所幸的是,此種眼疾在多休息、吃藥、點藥水等保守治療下,約1~6個月積水會自行吸收,恢複正常,不過也有一少部分需要激光治療。
由于初期症狀以視力模糊為主,不少人剛開始會以為是近視度數增加,醫生提醒,雖然這種眼疾多半會自然好,若拖太久沒有盡快治療,也會造成永久性視力傷害。曾有患者拖了一年才看醫生,結果視網膜細胞已死掉結疤,一隻眼隻剩周邊視力,中間都是暗的,連激光都無法治療了。
由于此眼疾與壓力有關,并且複發率相當高,中年男性最好控制情緒,放松心情,放慢腳步,才能有效預防。
痛風族變年輕喝啤酒别貪多
痛風偏愛男性,痛風族越來越年輕,40歲以下患者占29%,與遺傳、飲食、運動有關。
啤酒清涼好喝,但喝多了,易招惹痛風上身。研究發現,市場上的啤酒大多含有嘌呤,每天喝6罐以上,罹患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幾率增加,以動物内髒和海鮮下酒,危險性更高。
有關研究發現,一些啤酒的嘌呤平均含量7.05毫克。雖然屬低嘌呤食品,仍不宜猛喝,尤其每天雖6罐以上時,等于攝取150毫克的嘌呤,增加了罹患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機會。痛風是體内嘌呤物質代謝異常,導緻高尿酸血症,而使尿酸鈉鹽沉積在關節腔内,造成關節腫脹和變形的疾病。在誘發急性痛風關節炎因素中,即以啤酒、内髒食物及海鮮最常見。看來,除了飲酒需要節制外,也要慎選下酒菜,例如牡蛎、肉類及内髒等食物,也含有高嘌呤,若與酒類一同食用,尿酸的生成将更多。應該引起貪杯者注意,以免啤酒下肝後,痛風跟著着來,可就得不償А?
近期一份以數千例痛風病人分四組進行總結的報告顯示,痛風的初次發病年齡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在不足20年的時間裡痛風的初發平均年齡下降了6.3歲,不足40歲初次發病者增加了26.3%,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男性患者。尿酸過高加上急性關節炎發作,就是痛風。
據估計,國内大約有10萬名痛風患者,發病年齡一般還是集中在四五十歲以上,但四十歲以下的年輕患者逐年增多,男性痛風患者占了八九成。據了解,痛風發生與遺傳有密切關系,上一代有痛風,下一代罹患痛風的幾率是一般人的10倍以上。除了遺傳是痛風的重要因素外,協和醫院内分科董怡教授介紹,經常吃高卡路裡、高蛋白食物,或經常暴飲暴食的人也很容易發生。有關調查資料顯示,20~40歲的痛風病人發病前90%以上有經常大量飲酒和嗜好吃肉、動物内髒、海鮮等富含嘌呤類成分食物的習慣,并且約85%的人體重超重。
此外,國外統計發現,經常蒸桑拿,讓自己出一身大汗的人,以及經常運動過度的人,也是痛風高危險群。這是因為多數尿酸透過腎髒排洩出來,如果排尿量減少,尿酸就容易沉積在體内,導緻尿酸過高。因此,蒸完桑拿或劇烈運動後,應适時補充水分。
專家認為,防治痛風有“六七八原則”,也就是尿酸數值要盡量控制在6以下,如果數值達到7,就表示尿酸過高,到達8就表示要治療了。董怡教授強調,痛風不是等到并節痛了才治療,如果體檢已經有高尿酸血症,就要及時服藥控制。事實上,痛風本身不會緻死,但高尿酸血症不控制的話,會引發心髒及腦血管硬化及尿毒症,不可輕視。
清洗了卻男人的“病”
每天“清洗”似乎是女性的專利,而男性若能勤洗下身也是好處多多——
男子勤洗下身除了可以避免和減少夫妻雙方因不清潔性交而感染多種生殖器疾患外,還有更多益處:
患痔瘡的人通過來回擦洗,既能清除細菌污染,又可改善肛門内外的血液循環,防止局部靜脈淤血,緩解和減少痔瘡的症狀和複發。
便秘者經常進行擦洗或坐浴,可有效地消除肛門肌肉的痙攣和疲勞,有助于排便通暢。
預防前列腺炎,通過熱水的物理作用,能促進生殖器的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以避免尿道逆行感染以及前列腺炎的發生。
性機能衰退者,熱水清洗後,再以熱毛巾在生殖器兩側(腹股溝)至肛門兩側來回揉擦數十次,經常如此,會使陰莖勃起功能得到改善。
清洗下身需要注意的是:無論用熱水還是用藥液,均應溫度适當;擦洗應先上後下,由前到後,即先洗陰莖、陰囊部,後洗肛門部位,以免肛門周圍的糞菌會污染生殖器而發炎。最好養成每天或隔一天洗一次的好習慣;要備專用毛巾,并注意毛巾的清潔,若能經常太陽紫外線照射消毒更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