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治理千萬條,依法治理第一條。
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本周,黃浦區半淞園路街道第六屆“治家論壇”分享《住戶守則》的故事。《住戶守則》備受認同,人稱社區治理“小憲法”,究竟如何以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激發自治共治新活力,創建宜居宜業新家園?
圖說:《住戶守則》。黃軒供圖
破解“三難”
《住戶守則》5歲啦
迄今,半淞園路街道《住戶守則》5歲啦!如果要為半淞園畫像,典型特征和幾個關鍵數據是:市中心典型居住型社區,轄區2.87平方公裡,107個小區,戶籍人口10.1萬,實際居住人口8.2萬。
畫像之外的家底是:半淞園路街道是黃浦區人口數量、小區數量最多的街道,既有商品房小區,也有大量老式公房和零星舊式裡弄,基層治理上面臨“三難”。
第一難,業委會“組建難、運轉難”。居民業主群體呈現出需求多樣化、素質多元化,維修基金使用、機動車停放等小區事務較難達成有效共識。
第二難,物業管理“費難收、标準難調”。不少物業收繳物業費困難,沒有積極性,物業管理上不去,小區居民更不願意繳納物業費,難免陷入惡性循環。
第三難,部分小區環境差、問題多。一些小區建造年代久遠,有的先天不足,養寵擾鄰、高空抛物、樓道堆物等不文明現象時有發生,居民之間矛盾突出。
有問題,就解決問題。2017年,《住戶守則》應運而生,半淞園街道耀江居委會率先試點。目前,街道88家成立業委會的小區中,已有60家通過《住戶守則》,對小區全體住戶具有約束力。
“那些分散在法律法規中與小區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法條、規定,由《住戶守則》一一歸納整理,經過充分醞釀、廣泛協商後形成大家願意共同遵守的規則。”市十五屆人大代表、半淞園路街道耀江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林龍全說,不同于一般的居民公約,《住戶守則》是具備法治氣質、擁有法律性質、體現法律價值的社區軟法,備受認同,居民們稱之為社區治理“小憲法”。
圖說:西淩煙火·口袋公園。黃軒供圖
“西淩煙火”
基層治理活力持續激發
如果,要為《住戶守則》的治理效力選幾個代表作,“西淩煙火”,算一個。
300米長的小街,一排騎樓,四五十家商戶,像極了金陵東路,人稱“小金陵路”,氣質很“海派”,這裡是半淞園路街道西淩家宅路。
騎樓對面,就是住着3700多戶居民的西淩新村。西淩新村,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市著名的危房改造項目。如今,精細化治理建設美麗街區,不止新村門口新建了口袋公園,新村裡還發生了一件大事——小區物業管理區域内,原有的6個業委會合并為一個。
“六合一”,為啥?原來,西淩新村,原有7個業主大會和業委會、4個物業公司,“多頭自治”讓小區公共問題頻發,生活品質大打折扣。破解“西淩難題”,物業管理區域調整勢在必行。于是,西淩新村7個業委會中的6個合并為一個,選舉産生新的業委會,“聯小建大”,目标指向共建共治共享社區生活圈。然後,街道依托零距離家園理事會,引導新的業委會依法依規運行,發動居民協商自治,形成西淩新村《住戶守則》。
兩三年來,依據《住戶守則》,西淩新村優化道路、綠化和共用設施,增加機動車停車位,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重新配置門崗和進出口;更重要的是,老樓加裝電梯全覆蓋,40台新電梯實現從家門到樓門的“一鍵直達”,全面提升小區生活品質和環境面貌。
親曆西淩新村的新變化,在西淩新村業委會主任陸煜君眼裡,《住戶守則》創造性地激發基層治理活力,讓“西淩煙火”活色生香。
共治共享
打造社區治理新模式
不止西淩新村,在商品房小區,亂停車、高空抛物、相鄰矛盾,依據《住戶守則》召集業委會、物業、民警和當事人召開調解會,議事協商,化解矛盾。
在公房和舊裡小區,飛線充電、房屋外立面老化、電梯加裝,逐個推動解決。其中,南房集團物業管理公司根據《住戶守則》條款為公房小區統一購買了房屋保險,從事前預防的角度保障了房屋使用安全。
《住戶守則》推廣過程中,各個居民區黨組織引領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以及專家、律師、居民代表,充分醞釀協商,全體業主參與投票,不斷激活各方參與小區治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到2024年底,基本實現全街道88個成立業委會的小區《住戶守則》全覆蓋,其他小區應推盡推。”半淞園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包童斌說,因地制宜,不同類型社區制定推廣個性化《住戶守則》,增強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和凝聚力;同時,遵從公序良俗,實施有序自治,讓居民區成為民主法治共同體,打造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區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模式。
新民晚報記者 姚麗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