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州Rensselaer科技學院光線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神經内分泌學通訊》雜志上報告,青少年如果每天早上缺乏适度的光照,就不能重新設定人體自然生物睡眠鐘,這可能是造成青少年睡眠失常的原因之一。
該研究報告說,青少年每天應該睡眠9個小時,但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他們經常很晚才入睡,早晨又得費很大勁才能醒來去上學。人在青春期時睡眠的模式開始改變,原因有多種,如荷爾蒙改變、課業負擔變重、交友增多等。
報告說,研究人員讓參加實驗的學生從醒來到學校放學期間,戴上橘色眼鏡,這種眼鏡可阻斷短波長的“藍光”,阻擋“藍光”5天後,這些學生的人體生物鐘便被擾亂,褪黑激素在晚間分泌的高峰時間被推遲了約半小時,褪黑激素功能是導人入眠。
該研究組說,青少年成天呆在室内,也會受到相同的幹擾,因為日光是短波長光的最佳光源。他們說:“早晨的光線對青少年有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