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中的飲食文化?詩海漫步 【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中華文化中的飲食文化?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詩海漫步
【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
出處:晉·陶淵明《有會而作》
釋義:大豆小麥最讓人喜愛,誰還追求美好的食物?菽(shū):大豆,引申為豆類的總稱。菽麥:指最普通的食品。孰:誰。甘肥:美好的食物。比喻喜愛清淡的食物而不追求豐盛的美味。
【美食須熟嚼,生食不粗吞】
出處:唐·孫思邈《每日自詠歌》
釋義:吃東西要嚼爛才吞下,不可草草了事。
【鮮肥屬時禁,蔬果幸見嘗】
出處:唐·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釋義:鮮魚肥肉是夏令禁食的葷腥,蔬菜水果希望大家盡管品嘗。
【徑須父子早歸田,粗茶淡飯終殘年】
出處:宋·楊萬裡《得小兒壽俊家書》
釋義:父子倆應當早些退職還鄉,晚年中堅持清淡的飲食。徑須:應當。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出處:宋·蘇轼《月餅》
釋義:月餅很小吃起來像咀嚼月亮,其中有酥糖和饴糖。
名句拾遺
【食不厭精,脍不厭細】
出處:《論語·鄉黨》
釋義:糧食搗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厭:滿足。脍:細切的肉。
【食不語】
出處:《論語·鄉黨》
釋義:吃飯時不宜交談。
【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
出處:《韓非子》
釋義:濃酒肥肉,雖然味道很美,但對身體有害。
【食能以時,身必無災】
出處:《呂氏春秋·盡數》
釋義:飲食能夠有節制,身體必然不會有疾病。時:節制。
【所食愈少,心愈關,年愈益】
出處:《博物志》
釋義:吃得越少,心胃的負擔越輕,人的壽命也就越長。
【民以食為天】
出處:漢·班固《漢書·郦食其傳》
釋義:人民把糧食看做生命的根本。天: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
【谷肉果萊,食養盡之】
出處:《素問·五常政大論》
釋義:谷、肉、果、菜,飲食一定要全面。比喻不能偏食。
【穢飯餒肉臭魚,食之皆傷人】
出處:漢·張仲景《金匮要略》
釋義:肮髒的飯、腐爛的肉、腥臭的魚,食用時皆對人體有害。穢(huì):肮髒。餒(něi):腐爛。
【食畢當漱口數過,令牙齒不敗口香】
出處:漢·張仲景《金匮要略》
釋義:飯後漱口數次,可使口氣清香。
【寒,然後為之衣;饑,然後為之食】
出處:唐·韓愈《原道》
釋義:冷了就要添加衣服,餓了就要進食。
【衣不求華,食不厭蔬】
出處:宋·王安石《長安縣太君墓表》
釋義:着衣不要求華麗,飲食不厭惡清淡。華:華麗。蔬:蔬菜,草本植物的總稱。
【少飲為佳,多飲傷形損壽】
出處:元·忽思慧《飲膳正要》
釋義:(飲酒)少飲為佳,多飲則傷害身體,減少人的壽命。
【大渴不大飲,大饑不大食】
出處: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釋義:太渴時不要飲太多,極餓時不要食太多。
【不欲過饑,饑則敗氣】
出處:《彭祖攝生養性論》
釋義:餓過頭了會傷血和氣。
【飲食約而精,園蔬逾珍馐】
出處:清·朱柏廬《治家格言》
釋義:飲食要少而精當,即使是粗茶淡飯也勝過美味佳肴。
諺語集錦
【饑時過飽,必殒命】
釋義:饑餓過度時暴飲暴食,對身體極為不利。殒命:喪命。
【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
釋義:吃得少就感到有滋有味,吃得多會傷害腸胃。
【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釋義:晚餐少吃點,可以長壽。比喻晚飯不要吃得過飽,對身體有好處。
【珍馐百味,一飽便休】
釋義:即便是山珍海味、美食佳肴,隻要吃飽就行了。馐(xiū):精美的食品。
【荒旱三年,餓不死廚子】
釋義:發生災荒時間再長,也餓不死廚師。三:表示概數。
【沒錢買肚肺,睡覺養精神】
釋義:沒有錢買東西吃,隻好用睡覺蓄養精力。肚、肺,指家畜的胃和肺。
【日食三餐,夜眠一覺,無量壽佛】
釋義:舊謂能吃上飯、睡好覺,就是神仙般的生活。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
【暴飲暴食易生病,定時定量保康甯】
釋義:說明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怒後勿食,食後勿怒】
釋義:剛發過怒不要進食,剛吃完不要發怒。
【不幹不淨,吃了沒病】
釋義:舊時一種不講衛生的說法,認為常吃不幹淨的東西,增強了對細菌的抵抗力,反而不易生病。
【吃藥不如自調理】
釋義:吃藥有副作用,不如自己注意調養身體。比喻自我調理比吃藥治病更重要。
【會吃就是補】
釋義:善于飲食就是滋補身體。比喻科學飲食才健康。
【藥補勿如食補】
釋義:用藥物補養身體不如靠飲食滋補身體。補:滋補身體。比喻有營養的食物是最好的滋補品。
【人資飲食以養生,去其甚至自安逸】
釋義:保養身體要靠飲食,注意不要過度,身體就自然會安适。資:依靠。甚:過頭。
【飯吃八成飽,到老腸胃好】
釋義:吃飯隻吃到八分飽,年紀大了腸胃也沒有毛病。
【常飲菊花茶,老來眼不花】
釋義:常飲用菊花茶,歲數大時視力仍然很好。
歇後語荟萃
【裁縫師傅掉了剪刀——光剩尺(吃)】
釋義:尺與吃諧音。比喻吃對于人們來講是很重要的,吃是人生命維持的基礎。
【冷水泡茶——沒味兒】
釋義:冷水泡不開茶葉,所以茶味兒不濃,比喻吃東西吃不出口味來。
【老鼠留不得隔夜糧——好吃】
釋義:比喻嘴饞手懶。
【哀梨蒸食——可惜了好東西】
釋義:把哀家梨蒸熟吃。比喻把好東西浪費或糟蹋了。哀梨:哀家梨,相傳漢朝秣陵(古縣名,今江蘇江甯縣南秣陵鎮)人哀仲家梨樹上結的梨,個頭大,味道好,被稱為“哀家梨”。
【賣了生姜買蒜吃——換個口味】
釋義:指變換飲食的口味。
【鐵絲網裹腳——沒有這麼饞(纏)的】
釋義:原指沒有用鐵絲纏腳的。裹腳:舊時的陋習,用長布條把女孩子的腳裹緊,使腳保持纖小。“纏”與“饞”同音,轉指人嘴很饞。
【隔夜的飯菜——不新鮮】
釋義:隔夜的飯菜易變質。說明不要吃隔夜飯。
【濟公過日子——隻講吃不講穿】
釋義:比喻甯願穿得不好也不能虧待自己的嘴。
【豬八戒的嘴巴——就知道吃喝】
釋義:形容某人很好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