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漳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

漳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5:20:46

漳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漳州高新産業提升的)1

科華公司投建的福建省規模最大的電波暗室EMC檢測實驗室

台海網3月18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日前,記者從漳州市科技局獲悉,省科技廳、省财政廳和省稅務局公布福建省2018年第一批和第二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單,漳州市共有86家企業位列其中。至此,漳州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202家,創曆史新高。近年來,漳州市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的熱情,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引導企業調整産業結構。

創新享受改革紅利

十年前,林永宗留學歸來,開始了公司的革新之路;十年後,林永宗完成了公司轉型的目标,使得該公司入選新一批高新技術企業。

“上世紀90年代,公司為附近的電子企業代加工機箱,整套設備的售價可觀,自筆記本電腦和平闆電腦問世起,這項業務就開始萎縮,加上其間鋼材價格高漲,機箱的利潤所剩無幾。”漳州市長峰電腦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永宗介紹,自己接任父親的公司已有十年,公司的轉型也在這十年裡發生。

“科技不會永遠停留在機械生産,但可以利用原廠的優勢,讓産品軟硬件結合,為機械輸入智能。”剛回到廠裡時,林永宗在廠裡看到工人們在組裝鐵件或是噴漆,就有所感知——未來此類附加值較低的産品多半會面臨淘汰,這也是他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動因。其實,早在大學時,林永宗和父親就有過“軟硬搭配”的探索。其父提供機械所需的原材料配件,林永宗編寫程序驅動機器,父子聯手做出了茶葉分裝機,并申請專利,在茶葉市場推廣。

2010年,林永宗在公司成立研發中心,并高價購入一台單頭3D打印機。很快,仿制的第一台樣機成功問世,陸續有了第二台、第三台。林永宗拿到電商平台售賣,竟被搶購一空。見此,他知道自己轉型的路子走對了,開始把科技成果量産。林永宗把公司生産的第一代3D打印機帶到香港參展,一單就簽下700台。如今,公司的主打産品3D打印機,遠銷歐美市場。

企業通過技術創新享受改革發展的紅利,這不僅讓漳州諸多企業找到“金鑰匙”,也看到了更廣闊的前景。

營造氣氛引導申報

“公司一直以鋼鐵生産、銷售為主,同時,我們很注重研發高端産品,促進産品結構調整。”三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光文告訴記者,近年來,該公司投入研發經費達3億多元,現成立院士工作站和精品鋼技術研發中心,擁有軋鋼加熱爐煙氣脫硫、HR500E抗震鋼筋等18項發明專利和20項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王光文表示,三寶集團進入最近一批次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單,這是技術創新帶來的成果,更離不開政府的引導。

為提高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積極性,漳州市提前謀劃,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召開全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專題推進會,邀請專家來漳輔導培訓,深入各縣(市、區)開展政策宣講,實地走訪指導企業申報,多舉措引導高新技術企業進行認定申報,培育出了一批技術創新能力較強、發展勢頭較好的高新技術企業。

“許多傳統企業的生産工藝在改變,自己并未注意到,更未與高新技術聯系在一起。”漳州市科學技術局工業科科長蔡志強說,漳州在縣(市、區)開展專項指導培訓,聯合各縣(市、區)科技主管部門深入企業摸底調查宣傳發動,把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條件、優惠政策宣傳到位,引導企業重視創新,加大科研投入。

芗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趙藝清介紹,每次培訓都有上百家企業的負責人參加。“現在的宣傳,是為幾個月以後的申報營造氣氛。”她說,負責對接企業的人員,會将新修改發布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等有關文件及相關高新技術企業優惠科技政策彙編成冊,廣泛開展宣傳,努力讓更多的企業了解政策,擴大知情面,同時發揮高新技術企業協會的平台作用。

持續創新永無止境

開春以來,漳州科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生産線全面開工,奮力沖刺首季“開門紅”。公司2月份發貨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預計一季度發貨量達4億元,同比增長約50%。公司總經理賴永春認為,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是發展的根本動力。作為首批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科華公司穩健走過二十三載,靠的就是持續創新。“高新技術企業政策目的是引導企業調整産業結構,走自主創新、持續創新的發展道路。”

那麼漳州市委市政府又将如何鼓勵企業創新,企業又是如何實現不斷創新?

2018年,漳州市兌現科技創新發展七條措施,獎勵符合條件的83家企業,共計97個申報項目,兌現獎勵資金1600多萬元;追加出台關于進一步支持和促進創新驅動發展八條措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單單生産UPS的量是有限的,但UPS的技術可以無限擴展。”賴永春介紹,圍繞“電”做文章,科華從UPS的用電保護到供電系統,到新能源,再到數據中心,每一個環節的開發都是對這個産業的提升。若技術革新是縱軸,那麼行業細分則是橫軸。從UPS在銀行的應用,到工業領域、軍用領域,再到核電站領域,也都屬于技術的創新。

高新技術企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就離不開市場需求。賴永春形容市場和技術是“你追我趕”的狀态,機械制造更精密了,對工業環境的要求更高了,沒有穩定的電源,機器也容易“生病”。恰恰是這種認知,讓他看到未來公司創新的前進方向。

譬如,科華最近的碳化矽器件,較之傳統器件體積大、能耗高的特點,該器件設備體積大幅縮小,且能耗較低。“包括電力電子技術、智能化技術、遠程監控、全數字化控制技術,每種技術都有提升創新的空間。簡單來說,從産品功率的提升到技術改變,到産品應用範圍的擴展,都可以創新。”賴永春認為,高效可靠的供電保障,就是新型的戰役。需要更多新技術的投入,做行業中的“責任擔當”,讓新技術促進行業相關技術的進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