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120急救醫生不出借除顫器有錯嗎?AED和醫用除顫器的區别了解一下”引起熱議。
有讀者問,心跳停了之後心電圖是直線怎麼辦?還要不要除顫?
然後有讀者說,心髒停搏了就是一動不動了,心電圖就是一條直線了。
這裡,第一位讀者問得有道理,第二位讀者認識上有誤區。
心髒停搏、不跳動的時候,心電圖并不都是一條直線。心電圖,是心肌細胞生物電活動的記錄。而心跳,心髒的搏動,是心肌細胞在收到心電指令後統一有序地收縮産生的。
有生物電,心電圖就可以有表現;而心肌細胞不能統一有序地收縮舒張,心髒就不會搏(跳)動。所以,心髒不跳動的時候,也是可以有心電活動的,心電圖是可以有圖形的。
我們就來說說心髒停搏的時候,心電圖會有哪些表現,以及什麼情況下需要電除顫。
心髒停搏、也就是停跳的時候,反映心肌電活動的心電圖會有三種表現。正常情況下,心髒的心室是負責往大動脈輸送血液的。心室的心肌,應該是在心電的統一指揮下,一起同步收縮的。這樣才形成一緻的力量,把心髒裡的血液泵出來,輸送到大動脈、再到全身。
室顫呢?就是心室肌的心電活動和收縮亂了。心肌細胞的電活動各自為政,心肌細胞的收縮也就各自為政了。你收縮一下,我收縮一下,不同步,整個心室的心肌就成了蠕動,自然也形不成合力,心髒的射血也就停止了。這樣的心髒,有電活動,但是亂了;心肌還有收縮,也是亂了,不能泵血,停跳了。
所以,室顫的時候,心髒不跳,但是有心電活動和心肌收縮的。
這時候的心電圖表現,是大大小小、彎彎曲曲的波形,心電圖的術語叫做“f”波,也就是室顫波。
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心髒停搏的早期,尤其是心跳驟停。有突發的疾病或者心髒受到突然的打擊,比如急性心肌梗死、窒息、外傷、或者是電擊、淹溺等造成的心跳驟停。所以在心跳驟停的早期,特别強調電除顫。
電,就是心電,機械,就是心肌收縮的能力。電-機械分離,就是有心電,沒有心肌收縮,一樣是心髒停跳。
這時候的心電圖上,可以看到一個一個不正常的心電波,心室的QRS波群,寬大畸形,緩慢,但是病人的心髒是不跳的,沒有心音,沒有循環。這種情況一般是慢性衰竭的臨終患者,或者心跳驟停時間長了的患者。
這時候的心電圖上就是一條直線,或者可以有心房波。這種情況,一般就是到了最後結束的時候了。
現在就很明确了,除顫,除的就是“室顫”,上面說的第一種情況。對心跳驟停時心室顫動的患者,用電擊除顫來消除室顫,恢複心跳。而心電-機械分離、心室停頓的情況,都不适合除顫。
除顫的時候,儀器通過兩個緊貼着病人皮膚的電極闆或者是電極片放電,是直流電,使電流通過病人的心髒。這樣,統一的電擊放電,就把室顫時心肌細胞亂七八糟的電活動叫停了。然後,心肌細胞的電活動重新啟動,就可以走出統一的步伐,同步收縮了,心髒也就複跳了。
心電除顫也不一定一次就能奏效,有時候需要多次的,還要輔以持續的心髒按壓、通氣給氧以及藥物的支持等。
關于“心電圖一條直線時要不要除顫”?
大家都做過心電圖。做心電圖的時候,四肢會連上電線,胸壁上也會吸上小球、連上電線,這就是不同的電極,負責引出各個部位、方向的心電信号。不同方向的心電是不一樣的,所以心電圖上有好多條圖形,寬窄、高低、形狀等都不一樣,但實際上是有一定規律的。
可是在除顫儀的監護屏上,往往隻能看到一個或者三個導聯的圖形,這樣反映的心電情況就不全面。所以,心跳驟停初期,單一導聯看到的心電是直線允許盲目除顫,就是因為單一導聯可能有疏漏。
而且心跳驟停時,最多的情形是心室顫動,90%以上。對于室顫,電擊除顫最有效,而且要盡早。每延遲1分鐘電擊除顫,除顫成功率下降7~10%。而如果室顫不能及時去除,很快就會轉為心電靜止、心室停頓了。
所以,真要是心髒停跳時間長了,那心電圖的直線就是直線了。
(版權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心血管内科侯曉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