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擁有汽車的人是越來越多,安全問題也越發受到關注。每一個司機都知道要想避免事故,應該保證良好的車況、選擇合适的天氣,但沒有多少人意識到健康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自己的反應速度和判斷能力。其實良好的身體狀況是安全行駛的最大保障。
心情好壞是關鍵
美國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如果路上車輛太多,需要不斷地停車、減速和等候的話,會造成司機血壓升高和心情煩躁,司機如果長期承受這種壓力,不但會影響自己的脾氣性格,還會使他們染上心跳、精神緊張、肌肉疼痛、忍耐力減弱等症狀,容易發生車禍。糾正不良的駕駛心理,是防止交通事故最重要的前提。消除緊張、急躁、僥幸、稱雄的情緒,積極坦然地對待周圍的人和事。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強烈的責任心、注意力及控制力,才能夠冷靜果斷地處理突發事件。尤其是現在天熱氣悶,容易造成人們心情煩躁、疲勞、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熱天行車在避免疲勞駕駛的前提下,還應調節好車内溫度、定時通風、使用車内遮陽闆、多喝水、随身帶祛暑藥等。
開車前的飲食有講究
司機們都知道,酒後駕車是要被嚴懲的。因為飲酒後人容易興奮、情緒不穩、易激怒,行為具有攻擊性,進一步發展将出現視力模糊、運動不協調,所以酒後駕車是絕對禁止的。有的人在感覺疲勞或困倦的情況下靠吸煙或喝咖啡來提神也不可取。雖然煙草和咖啡能夠提高人的覺醒程度,但對人的判斷能力、分析能力具有負面的影響,而且提神的作用是暫時的,不久就會出現抑制現象,動作緩慢、視力減退、應變能力差。
保證合理、營養充足的飲食。在駕駛途中,司機的神經系統處于高度興奮、緊張的狀态,機體的正常運轉需要足夠的營養。如果進食不足、食物種類不合理或進食的間隔過長,容易造成低血糖。由于血糖是腦細胞能量的主要來源,低血糖将導緻腦功能不足,司機精神不集中、反應遲鈍,行車安全必然受影響。
開車前盡量避免服用解熱鎮痛藥和某些抗過敏藥。這些藥物中含有使人昏睡的成分。服用這些藥物,難免注意力分散、困倦乏力、昏昏欲睡。一些止咳藥物中含有可待因,這種成分有輕度麻醉作用。如果身體不适,又需要服用上述藥物,就應當避免駕車。
駕車不能一心二用
許多司機喜歡在駕駛途中收聽廣播或使用車内音響。這樣有助于提高大腦的興奮性,使單調的駕駛過程充滿情趣。
但需要注意選擇收聽的曲目,既不要聽節奏強勁的搖滾樂、迪斯科音樂,也不要聽有催眠作用的小夜曲。音樂的強度不要過大,否則就成為噪音,一方面有損于聽力,另一方面可能分散注意力、使聽覺器官出現疲勞、妨礙司機作出正确的判斷。機動車駕駛員的聽覺在一定條件下也會出現下降。機動車駕駛員的聽覺能力下降,就會覺察不出有可能造成後果的危險聲響。
許多交通事故都與司機駕駛時過度疲勞和瞬時打盹兒有關。德國就為司機們建立了專門的睡眠學校。消除影響因素、心理調整、良好的生活習慣、慎服安眠藥、舒适的環境都有助于司機獲得充分的睡眠。
保護好眼睛為基本
有一雙健康、明亮、銳利的眼睛,開起車來就更加得心應手,确保行車安全。如何才能養護好自己的眼睛呢?主要的方法:經常以熱水、熱毛巾或蒸氣等熏浴雙眼,促進眼部的血液循環。多吃對眼睛有利的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食物,營養眼睛。不要在連續觀看顯示屏(如電腦、電視等)幾個小時後再去開車。因為連續觀看顯示屏後,眼肌疲勞、視力下降、機體作出應急反應的速度下降,顯然不利于行車安全。(小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