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裡的醫生在給遊客看病。京華時報實習生 李琳琳 攝
義診後開出高價藥單
一輛輛旅遊團客車絡繹不絕開來,停到北京市海澱區坡上村的12号門前,遊客們被帶進一扇門,門上沒有任何标識。而旁邊一米處是同仁堂西苑店,店門門梁上挂着“同仁堂”字樣的匾。“傍着”一米遠外的同仁堂招牌,這家沒有任何标識的診所,每天接待着外地來京遊客,并向遊客推銷高價藥。
診所傍着同仁堂藥店開
從今年3月份開始,同仁堂西苑店店門東側一米處,開了一個所謂的診所,診所裡的醫生,專門接待各地來京的遊客,并為這些遊客免費講解醫學知識和進行義診。但義診後開出的藥單卻高得吓人。
6月1日上午,記者來到該店門前,已經停放了4輛拉遊客大巴,30多位中老年人站在門前,兩名身穿白大褂女子和一名手持對講機男子站在門口,正在維持秩序,并不時專注地打量着進出的遊客。
随後導遊一聲招呼,30多位遊客簇擁着走進門口,記者跟随這些遊客一起,被安排到了第九診室内,這個診室内擺放着50多張椅子,和四張鋪着金黃綢布的桌子。室内最前方,放着一張講桌和黑闆。遊客進去後,一名身穿白大褂女子進來點完人數後,與導遊進行了核實。随後,她向大家宣布,将由該診所主任同仁堂孫醫生為大家免費講解醫學知識,随後一名中年男子走進屋内,開始坐在講桌處侃侃而談,這期間一直有一名女護士守在門口,禁止其他非診所成員進入。
他先談了幾種老年的常見病,并介紹說不能亂吃藥,不然對身體不好。其間他向大家介紹了安宮牛黃丸等幾種藥品,說這些藥品的價格很高,但如果吃了這些藥,便可完全避免腦血栓等疾病發生。
這位孫醫生談完後,迅速離開診室,緊接着進來4名穿白大褂男子,這幾個人自稱是同仁堂專家,為大家免費義診。
診斷後幾乎人人有病
“你得了腦萎縮。”一名醫生在給一名老者号完脈後果斷地說。而這名老者提供的惟一症狀就是不識數。“我給你介紹一種藥吧,非常有效,有260塊錢嗎?”專家問這名老者,老者搖搖頭。“下一位”,醫生未等老者正搖的頭停下,便又喊了起來。“你有些老年癡呆的症狀。”專家号完下一位老者脈後說。
無一例外,在4位自稱同仁堂的專家診斷後,在場的30多人幾乎人人身上都有了毛病,而唯一治愈的方法就是吃藥,吃他們給開的藥。
記者跟随一位拿着藥方的老太太,一路來到櫃台,但老太太看了看高價的藥品,搖搖頭離開了。同時,記者在櫃台處看到,剛才孫醫生介紹的幾種藥品,價格都非常高,僅安宮牛黃丸一項,一盒就賣到了700多元,而這些藥品中,大多數并不是同仁堂所産藥品。
随後,記者詢問了櫃台賣藥的醫生,專家所開的藥方是否能到旁邊的同仁堂藥店去拿藥,得到的回答卻是不能,專家開的藥方隻能在診所内拿藥。
同是在診所内,記者看到,不大的空間内,總共安排了七八間和剛才同樣規模的診室,每一間診室内的布局和大小基本相同,恰巧在其中的一間内,記者又見到了剛才演講的孫醫生,他演講過後,又匆匆離開,轉身進入了第十診室内,開門的瞬間,遊客們的掌聲又熱烈地響了起來。而随着孫醫生的離開,幾個“專家”進入了孫醫生剛剛離開的屋子。
遊客大多被導遊介紹來
這些遊客大都是包團來北京旅遊,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有湖南的,有陝西等地的,而無一例外,他們都是沖着“同仁堂”這塊牌子來的。
來自陝西的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已經來京4天了,在大巴上,他們聽導遊介紹說,上午會帶他們到同仁堂去看看,在那裡将有同仁堂的專家和醫生為他們免費體檢。“同仁堂是北京的老字号,我們聽說後,都非常高興。”
另一位來自湖南長沙的遊客張奶奶說,上了年紀後身體就有些不舒服,有這麼一次機會當然不會放過,而且還是同仁堂的專家給義診,那更要來了。
其他來到此處的遊客,也都是在導遊的安排下,才來到這裡參加義診的。但當記者詢問導遊時,這些導遊卻表示并不知情,是應遊客要求才安排的。
直到這些遊客離開,他們依然認為給他們義診的是同仁堂的專家,所呆的地方是同仁堂診所。
診所與同仁堂一門相通
記者同時在診所内發現一扇玻璃門,門已經打開,這扇門與隔壁的同仁堂藥店是相通的。在這扇門上一米的牆頂處,記者看到幾張營業執照,上面的注冊信息顯示,這家診所的名字是“北京萬泉禦永堂中醫門診部”。這是該診所内惟一标明診所名稱的地方,但不擡頭仔細看,根本看不到。記者随後詢問了多名接受過義診的遊客,他們表示均未看到過記者提到的營業執照。
記者詢問該診所多名醫生,他們均說是同仁堂的醫護人員,與隔壁的同仁堂藥店是一體的,但記者指出診所名稱并不是同仁堂時,一名女醫生上前解釋稱,因為按照規定,同仁堂不允許開診所看病,隻能賣藥品,所以便成立了這麼一個機構,他們是同仁堂的一個下屬機關,和同仁堂是一體的。
同仁堂藥店否認是一體
記者穿過那扇連通的玻璃門,以遊客身份征詢同仁堂藥店工作人員馬女士。“我們和他們并不是一起的。”馬女士稱他們隻是賣藥品,而隔壁是診所,并且名稱不一樣,“怎麼能是一體的呢。”
随後,記者詢問是否有一位同仁堂孫醫生和多位同仁堂專家,在隔壁診所進行義診活動,馬女士說,這些人也跟同仁堂藥店沒有關系。
對于隔壁的診所以同仁堂名義行診,馬女士說這是他們的個人行為,與同仁堂沒有關系。為什麼診所與藥店一門相通?馬女士說:“這有什麼關系,那邊行診,我們這邊賣藥,沒有沖突。”“那邊診所以同仁堂名義行診不會影響同仁堂嗎?”馬女士沒有回答。(記者:肖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