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小洛偶然與自己的初中同學聊起了天
談起初中裡和自己關系最好的老師的情況
談起了某個同學現在就讀哪個大學
談到時光匆匆
大家都已經各奔遠處
小洛開始漸漸好奇他現在的生活
他還像曾經那樣嘛?
他的朋友圈裡有現在的照片嘛?
于是,點開朋友圈......
或許大家會有這樣類似的經曆
甚至自己也正這樣做着
在朋友圈
我們可以相互了解對方的
隻有三日
一兩條轉發的推送
結束在“朋友僅展示......”之上
如果你是這種做法的其中一人
和你同一類人群的基數
是一億
有一億的人有這種想法
三日可見成為了微信裡用的人最多的功能
甚至網上戲稱
現在還保持朋友圈全部可見的人
要麼是不知道怎麼設置三天可見
要麼就是微商
......
微博上有個很火的話題:
#超一億人朋友圈僅三天可見#
大家對該不該設三日有着不一樣的看法
▼▼▼
我三天前為什麼要發這條pyq
“三天”前的我,那真是憨憨
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受:三天以前發過的東西,三天以後的自己看到卻覺得怪傻。
「我當時怎麼想起來要轉這條呢」「當時還覺得怪有意思的」「啊,還沒有人理我」「我之前怎麼也這麼傻的」「要删的東西也太多了吧」
三天可見=自動隐藏黑曆史
「三天可見」實質上是介于「屏蔽」和「删光朋友圈」之間的一種選擇。當你不想展示你所有的朋友圈,然而又不想删光它們,同時又不想讓朋友誤解你把他拉黑了,隻有選擇三天可見并忍耐三天等它自己隐藏。
我不想讓其他人了解我的所有
不同的人面前,我總有不同的樣子
剛開始,我們開通微信,微信裡的好友都是自己熟悉的朋友、同學、家人。漸漸地,因為工作需要和其他方面原因,經常會加上一些一面之交的微信好友,随着這種情況越來越多,好友不在如剛開始那樣簡單,朋友圈開始變得不再純粹,也不再具有私密性。發朋友圈也會顧慮很多,我們不再敢随意發表感想。
不想把自己的事情讓不相幹的微信好友看到
受從衆效應的影響
原來微信還有這個功能
在不經意翻看曾經好友的朋友圈,發現朋友卻設置了三天可見。你這樣做,我也要這樣做,于是就跟着效仿了。
功能?享受就完事了。
想想别人也不會關注我,用起來感覺還怪酷
每一種想法都可以被理解
朋友圈是個人的一種社交空間
每個人
有權對自己的朋友圈使用不同的經營方式
三天可見、半年可見、全部可見
不管好友的朋友圈設置的是什麼
都不會真正的幹涉到聯系我們的好友
不需要通過虛拟的朋友圈來刷存在感
三天可見的朋友圈拉不遠我們與朋友之間的距離
人和人之間真正需要的是交流和溝通
是實實在在面對面的真切表達
哪怕隻是短短幾句話
也能在以後的日子裡不經意的想起
隔着手機屏幕
一切都是遙遠......
曾經覺得朋友圈很幹淨
或者喜歡都删掉的人很酷
後來才想通
朋友圈堆成山的人才是真的酷
沒用的鍊接、過時的段子
讨厭的煩惱
他們根本不在乎過去發生了什麼
活在現實,看向未來
真正的放下不是絕口不提
而是在回憶湧上心頭的某一天
自己笑着跟朋友講講
那些好吃的是真的
你看到的漂亮風景讓人歡欣
和朋友的合照也确實美膩
電影也足夠精彩
來,讓我們發條朋友圈!
不用去管是三天可見還是全部可見
因為下一秒,就是我們新的生活
■指導老師 | 袁博
■監制 | 李潔 陳嘉燕
■編輯 | 方曉婷
■來源 | 藝術設計學院
■大學生新媒體中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