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廣園校區的學子們上了一堂别開生面的“公共課”: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局領導、生殖健康專家為他們舉辦了有關生殖健康的專題講座。男女生落落大方地和專家交流性話題。
廣州大學廣園校區的學子們上了一堂别開生面的“公共課”: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局領導、生殖健康專家為他們舉辦了有關生殖健康的專題講座。男女生落落大方地和專家交流性話題。
市人口計生局宣教處長段建華以一個頗為溫馨的題目開講:《伴您越過花季、雨季的沼澤》,他深入淺出地和大學生們聊起了生殖健康是什麼、遇到問題怎麼辦、有了問題求助誰等話題,坦率地觸及到不少“敏感”話題。他說,成年人有性要求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大學生絕大部分是年滿18歲的成年人,發生性行為是存在已久的事實,現在的問題不是壓制或鼓勵,而是要引導大學生正确對待此事,保護自己的生殖健康。
關于大學生同居現象,段處長表示不支持。他認為,大學生應該盡量避免過早的性接觸,要對自己、對方、家庭負責,以不要傷害到對方為原則。
随後,生殖健康專家還舉行了兩場分别針對女生、男生的講座,主辦單位還為到場的同學安排了電影《美麗的大腳》。據悉,此次“生殖健康進校園行動”活動将在中山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高校陸續開展。
□相關報道
專家就性教育存在理解偏差建議
人格教育要貫穿性教育中
廣州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局和南京歐加農制藥有限公司近日在廣東工業大學進行了一項調查。
在回收的410份調查問卷中發現,大學生獲取避孕知識的渠道隻有27%來自于教科書。廣州市人口計生局宣教處長段建華據此認為,不少大學生在生殖健康知識方面存在“弱智”,而大衆對性教育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偏差,很多人把目光釘在“性”而非在“教育”上。其實,性與生殖健康教育内涵很廣泛,不僅包括生理、生殖解剖知識、生育觀念,還包括性心理發育、性倫理道德、性法律知識、性病防治知識等等,人格教育則是貫穿整個性教育始終的載體,學校和家庭要做的已不僅是簡單地知識傳授,而是要從加強價值觀、道德觀的引導上做文章。
□精彩花絮
學子語出驚人
論性提問大膽
昨天傍晚6:30,廣州大學禮堂座無虛席,前來聽講座的男生占了“大半江山”,女生則幾個相約坐在稍微靠邊的位置,有的還拿出本子作筆記,一些學生情侶十分自然地攜手前來。一名大三的女生和男朋友手握手地坐在一起,他們坦然告訴記者:“大學生談戀愛發生性關系,現在都是可以接受的現實了,希望能通過直接和專家交流學到正确有用的性知識。”當記者問到,如果講座提及如何性交等内容會不會太尴尬,結果被采訪對象無一例外地認為:“可以接受,隻要有人敢講。”
一名還未交男朋友的女生坦率地說:“我個人不贊成在校發生性行為,但我希望講座能講得深入一點,說到點子上。讓我們搞清楚性交到底是怎麼回事、避孕到底有什麼方法?”
當廣州市人口計生局的段處長說到:“根據北京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大四畢業生發生過性接觸的比例為40%~70%。”下面響起一陣略表詫異的低呼聲,記者個别采訪時,大學生則表示這個數據符合他們的實際情況。而當講座人提及“性行為情到濃時可偶爾為之”時,禮堂右邊男生集中的地方爆出掌聲,雖然不太響亮。
一名站起來的教育系女生看上去十分嬌小,卻語驚四座:“為什麼我們青春期性教育那麼保守?為什麼不能更加透明、大方?與其讓男生們去買璩美鳳,還不如有健康的錄像片讓我們學習。”現場狂熱的掌聲幾次打斷了女生的發問,段處長熱情地回應:“你的問題很尖銳,說到了我們工作的不足之處,我們現在正在對青春期教育做新的規劃。”
最讓全場尖叫的是第三名男生的問題:“如果發生了性接觸,對方懷了孕或者是得了病,我們又不敢找家長要錢,有沒有什麼機構可以讓我們貸款?”段處長不失幽默地做出回答:“你問的正是我們計生部門的工作。如果意外懷孕,可到戶口所在地的社區要求免費流産。但是得病就不能免費了,所以奉勸各位三思後行。”
一名女大學生在講座後表示,該次活動在大學校園裡掀開了“性”面紗,讓更多的人了解生殖健康知識,收獲不小。但她覺得講座還是有些遺憾:“既然把我們當作成年人,可以更加大膽一些,比如用一些模型現場演示,或者實物講解安全套的用法等等。如果隻是單純地做名詞解釋,感覺還是很空洞,不好理解。
(實習編輯:徐少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