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江南旅情創作背景

江南旅情創作背景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8 19:10:55

江南旅情創作背景?作者:許金晶(梅園經典共讀小組創始人),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江南旅情創作背景?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江南旅情創作背景(以文繪史的江南之歌)1

江南旅情創作背景

作者:許金晶(梅園經典共讀小組創始人)

作為中國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江南區域的研究,改革開放以來的成果,用“豐盛”來形容絕不為過。老一輩諸如王家範,中生代諸如楊念群、唐力行等學者,都有非常重要的江南區域研究的論著問世。跟這些研究論著多為史學取向相對應的是,文學界的江南書寫,也是值得關注的一股重要力量。格非的“江南三部曲”,葉兆言的南京主題和王安憶的上海主題文學創作,都擁有一大批的忠實讀者。

《江南繁荒錄》徐風著譯林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近期推出的徐風的《江南繁荒錄》一書,以文學式的随筆筆法,叙寫江南曆史文化的演化變遷。這種“以文繪史”的寫作方式,将上述史學場域裡的江南書寫跟文學場域裡的江南書寫,有機融合在一起,讓人印象深刻。

叙寫江南曆史文化的演化變遷

《江南繁荒錄》的作者徐風,是長期在江南區域的代表性小城——宜興定居的本地作家、文化學者,在寫作本書之前,已經出版過長篇小說、散文随筆、文學傳記等著作十多部,對于宜興和整個大江南區域的曆史文化變遷非常熟悉。這樣的積累與寫作經驗,為他創作《江南繁荒錄》,提供了必要的基礎。本書的寫作,雖然主要圍繞宜興一城中古往今來發生的諸多故事展開,但作者一直把宜興的曆史,放置在整個江南區域變遷的大曆史背景之下加以考量,時刻關照宜興曆史演進與江南區域曆史進程之間的互動關系。這種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在确保深度展現宜興曆史文化魅力的同時,又讓讀者以由點及面的方式,管窺江南曆史文化的特點與價值。

而具體到寫作框架來說,本書由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有機組成,這些故事既獨立成篇,彼此之間,又構成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讀者可以單獨閱讀某個故事,心領神會;而等到所有故事一一讀完之後,一幅關于江南曆史文化的全景圖,又能清晰出現在讀者腦海之中。這樣的寫作框架,也為不同需求和特點的讀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閱讀選擇。

感知有溫度的古典人文江南

本書是由一個個獨立成篇,而又有機聯系的故事組成,而這些故事無一例外,都是以那些在宜興和江南曆史長河中留下印記的人物事迹組成。這種以人物故事為中心,串接起江南區域曆史變遷的寫法,自然會讓人想到開創了“紀傳體”史學傳統的太史公司馬遷。

在《江南繁荒錄》當中,作者聚焦的人物,涉及宜興和江南曆史上的三教九流、各行各業。這當中,有李白、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這樣的大文人,也有親曆共和國曆史變遷的茶館老闆;有史孟麟、顧憲成這樣正直的士人官員,也有小裴與小畢這樣的小鎮戲劇藝人;有沙祖康這樣憑借教育走出山村的知名外交官,也有丁俊晖這樣放棄學校教育、依靠台球天賦跻身世界舞台的體育明星;有吳盤法這樣一生在基層醫院打拼的奉獻者,也有潘根大這樣執着跟命運抗争的農民企業家……粗略算下來,在《江南繁荒錄》當中提及的宜興和江南曆史上的人物,足足有好幾十位之多。通過這些或精英、或草根,或正統、或叛逆,或文化、或市井的諸多人物故事,讀者能感知到的,正是作者所謂“一個有生命溫度的古典人文江南”,以及“最真實的江南人民的生活”。

李白、白居易和史孟麟、顧憲成這樣的人物故事,構成的是政治史和文化史意味上的江南;而茶館老闆、吳盤法、潘根大、小裴與小畢這樣的人物故事,構成的則是社會史和生活史意味上的江南。作者在人物的選擇、設置與具體表達上,不經意間,就将司馬遷的“紀傳體”傳統,跟20世紀下半葉以來的社會史和新文化史的史學最新潮流融合在一起。這樣以人物為中心的文學化江南史傳,自然能擁有不一樣的生命力。

如果說在精英人物之外,選擇平民化的人物立傳,是作者不經意間的學術自覺的話,那麼在本書寫作的具體素材選擇上,就能夠更加清晰地看出社會文化史的史學觀念對作者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傳統意義上的史料典籍之外,作者廣泛征引了包括民間傳說、日記、節目單、廣告牌、自我檢查,以及個人親身訪談與田野調查資料在内的各種類型的史料,而這些史料,恰恰屬于當代社會文化史、社會生活史和曆史人類學研究所常用的史料範疇。

理清江南文脈的曆史密碼

本書作者盡管沒有受過學院化的史學訓練,但在長期的采訪與寫作實踐中,自覺建立起來的史料觀念與史學素養,足以讓人肅然起敬。就上述史料的運用而言,比如借助伍子胥與史貞女的傳說,講述宜興和江南曆史文化源起之時的生态;比如借助宜興城内兩家茶館裡的節目單分析,講述兩家茶館所面向的不同階層人群及其各自的審美文化偏好,進而以此映照時代風貌的大背景;比如借助作者的親身調查和訪談,感同身受地還原農民企業家潘根大複墾農田的故事;比如借助普通戲迷老邰的日記,還原宜興小鎮裡的地方戲曲演化曆史……基于這樣的史料搜集與寫作呈現,這部以文學筆法寫成的著作,就史學意義而言,也絕對不容小視。

而在人物選擇和史料搜集的社會史取向之外,作者在書中的具體講述,同樣體現出一種濃厚的曆史感的自覺意識,即注重還原文化的傳承與演化脈絡,在古今延續演進的思路上,系統理清江南文脈的面貌。比如在講述宜興當今盛行的書畫文化的時候,作者就一直追溯到明代江南文人在宜興的文化聚會,以此呈現這種書畫文化的發源脈絡。從名畫《富春山居圖》的流轉故事,延續到當今平民收藏家老儲的風雲故事,作者以這樣的寫作線索,仿佛告訴讀者:無論名流抑或普通百姓,無論明代抑或當今,生活在宜興和江南這片土地上的生靈,共享的都是這一整套重視文化與藝術、有文脈傳承和保護意識的傳統。

這樣的傳統,我們就可以稱之為“文脈”,這也是江南文化繁盛不息的曆史密碼。而在《女人何必江南》這一節當中,作者從古代江南聞名的貞女、烈女和義女的故事,一直講述到近代“逆女”蔣棠珍跟藝術家徐悲鴻私奔的故事,從貞女、烈女、義女,一直到千百年之後的“逆女”,不同時代的女性在對待情感和婚姻上的不同态度,本身就是江南區域的社會價值觀念,在現代化浪潮這樣的“兩千年未有之變局”的洗禮之下,不斷演化、革新的寫照。作者自身的曆史感與價值判斷,在這一節的字裡行間不言自明。

綜上所述,這樣一本以江南曆史文化演進為主題的新書,從可讀性上而言,可能比純粹的史學研究論著更有吸引力,也更能打動人,從學術性角度來說,又比一般意義上的文學作品,多了幾分厚重的曆史感與自覺的史家意識。如果是對江南曆史文化感興趣的愛好者和研究者,那麼本書自然值得大力推薦。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08日09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