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所期望的具有男性和女性特有行為模式的人。
社會所期望的具有男性和女性特有行為模式的人。其形成在原始人類主要與種屬和兩性的生理特性有關。随着社會的發展,性别角色的行為模式則随社會文化和男女兩性社地分工的變化而演變。從種系發生的觀點看來,動物界已可見到性别角色分化的雛型。例如,雄鳥覓食或在巢旁守護。在原始社會,男性從事狩獵和戰鬥,女性進行采集和養育子女。在農業社會,則過着男耕女織的生活,在封建社會,婦女受到禮教的約束,活動大多限制在家庭内,男性則有更多的社會交往自由,人們廣為稱道的是“賢妻良母”和“男兒志在四方”的行為模式。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之後,婦女從封建家庭桎梏中解脫出來,參與較多的社會活動。但性别角色的傳統觀念仍然是男性應有事業心、進取心和獨立性,行為粗犷豪爽、敢于競争,即具有“男性氣質”;女性則應富同情心和敏感性,善于理家和哺育子女、對人溫柔體貼、舉止文雅娴靜,即具有“女性氣質”。凡其行為模式與所期望的性别角色一緻,便會受到社會的接納和贊許;否則,會遭到周圍人群的冷諷熱嘲或排斥。近二三十年來,随着現代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勞動方式的變化,社會進一步開放,更多的成年婦女參與社會活動,從事過去男性傳統的職業,而男性則分擔常年由婦女包攬的一些家務勞動。不僅如此,在發式、服裝和行為習慣等方面,也起了顯著變化。例如,一些男性蓄長發、着鮮豔服裝,女性留短發、着男性服裝、吸煙、飲酒等,使性别角色的行為規範有了急劇改變。這種改變又進一步融入當代社會,為人們所接受,成為當代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就個體演化而言,性别角色經曆了社會化的過程,甚至在孩子出生前,父母對不同性别子女的态度,便已顯露出來。懷孕期間,父母常常推測胎兒的性别,對不同性别的孩子,賦予不同的期望。嬰兒出生以後,父母通過衣着、環境布置、取名等活動,把男女嬰兒區分開來。兩三歲的幼兒,觀察父母不同的服裝和行為,對男性和女性的外表和性别角色開始有所認識。學齡前兒童的父母給不同性别的子女購買不同的服裝和玩具,對男孩的頑皮和淘氣采取容忍的态度,而對女孩的安靜文雅則予以稱贊。兒童通過玩具和遊戲增強了性别角色的意識,使其行為向相應的性别角色轉化。入學以後,圖書和電視對兒童性别角色的意識将進一步發揮影響。在兒童的動畫世界裡,英雄幾乎都是男性,是強者;女性往往等待英雄從惡魔身邊解救出來,是弱者。青春期男女區别更明顯,恰當的性别角色表現比兒童期更為重要。然而,所謂恰當的性别角色,人們的觀念随着社會在變化;但傳統的觀念仍然有相當重要的影響。新舊觀念的沖突反映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最常見到的是家庭矛盾的增加。一種新的社會現象是:“兩性合一”(androgyny)行為模式的出現。本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行為是男女兩性共有的,隻有少數行為對不同性别角色具有特征性。即使如此,純粹隻表現男性或女性行為特征的人也隻是很少數,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異性特征。所謂“兩性合一”即融男性和女性行為特征于一體。androgyny一詞來自兩個希臘詞根andro(男性)gyny(女性)。這種行為模式的傳播,将有利于性别角色傳統觀念沖突的消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