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指由于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時間延長,或雖有便意,而排便艱澀不暢的一種病症。本病多見于各種急慢性疾病中。便秘雖屬大腸傳導功能失常,但與脾胃及腎髒的關系甚為密切。該病可見于現代醫學的功能性便秘、腸道激惹綜合征、腸炎恢複期、直腸及肛門疾病所緻便秘、藥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謝性疾病所緻便秘,以及肌力減退所緻的排便困難等。
【病因病機】
1.胃腸燥熱素體陽盛,或飲酒過度,過食辛熱厚味,或熱病之後,餘熱留戀,津液耗傷,以緻胃腸積熱,津液失于輸布而不能下潤,大便燥結,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難于排出而緻。
2.氣機郁滞憂愁思慮,情志不舒,或久坐少動而緻肝氣郁結,脾氣不舒,胃失通降;肺氣不足或壅滞,則肅降無力,肺與大腸相表裡,緻使大腸傳導失司。氣機郁滞,通降失常,傳導失職,糟粕内停,不得下行而成便秘。
3.氣血虧虛勞倦内傷,病後、産後或年老體虛之人,氣血兩虧,氣虛則大腸傳送無力,若緻陽虛,則腸道失于溫煦,陰寒内結,導緻便下無力,大便艱澀;血虛則津液不能滋潤大腸,甚至損及下焦精血,以緻陰虛,陰虧則大腸幹澀,導緻大便幹結,便下困難,甚至秘結不通。
4.陰寒凝結凡陽虛體弱,或年老體衰,陽氣不足,溫煦無權,則陰寒内生,留于腸胃,緻陽氣不通,津液不行,而緻便秘。
【診斷】
1.胃腸燥熱證大便幹結,小便短赤,面紅身熱,兼有腹脹腹痛,口幹口臭,心煩不安,舌紅苔黃或黃燥,脈滑數。
2.氣機郁滞證大便秘結,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腸鳴矢氣,暖氣頻作,胸脅痞滿,或腹中脹痛,食少納呆,舌苔薄膩,脈弦。
3.氣血虧虛證氣虛便秘則大便不暢,臨便努掙乏力,汗出短氣,便下并不幹結,面白無華,神疲氣怯,舌淡苔薄,脈弱。血虛便秘則大便秘結,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氣短,失眠多夢,健忘,舌質淡,脈細澀。
4.陰寒凝結證大便艱澀,排出困難,小便清長,四肢不溫,喜熱惡寒,腹中冷痛,腰背酸痛,舌淡,苔白,脈沉遲。
【治療】
治則:行氣導滞,潤腸通便。胃腸燥熱證者,治以清熱降濁;氣機郁滞證者,治以疏肝理氣;氣血虧虛證者,治以健脾和胃,調和氣血;陰寒凝結證者,治以溫陽散寒。
部位及取穴:腹部、腰部、骶部、背部、背部督脈;中脘、天樞、大橫、關元、肝俞、腎俞、脾俞、胃俞、大腸俞、八s、長強、足三裡、上巨虛、支溝、曲池、合谷、下巨虛、中府、雲門、膻中、章門、期門、肺俞、膈俞、内關、心俞、命門。
手法:一指禅推法、摩法、按揉法、擦法。
(1)基本操作
1)腹部:用一指禅推法推中脘、天樞、大橫、關元,每穴約1分鐘;用掌摩法順時針方向摩腹,約6分鐘;用指按揉中脘、天樞、大橫、關元,每穴約1分鐘。
2)背部:用一指禅推法推肝俞、脾俞、胃俞、腎俞、大腸俞、八s,每穴約1分鐘;用滾法施于背部脊柱兩側膀胱經,從肝俞水平開始向下至八s為止,反複操作約5分鐘;用拇指按揉腎俞、大腸俞、八s、長強,每穴約1分鐘,以酸脹為度;用擦法橫擦骶部八s,以透熱為度。
(2)辨證治療
1)胃腸燥熱證
①用拇指按揉足三裡、上巨虛、支溝、曲池、合谷,每穴約1分鐘,以酸脹為度。
②用推法從足三裡向下推至下巨虛,約3分鐘。
2)氣機郁滞證
①用拇指按揉中府、雲門、膻中、章門、期門、肺俞、膈俞,每穴約1分鐘,以酸脹為度。
②用掌摩法摩氣海2分鐘。
③斜擦兩脅,以透熱為度。
3)氣血虧虛證
①用拇指按揉法輕手法按揉足三裡、内關、心俞、肺俞,每穴約1分鐘,以酸脹為度。
②用擦法橫擦腰骶部,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以透熱為度。
③捏脊3~5遍。
4)陰寒凝結證
①用擦法橫擦肩背部及腰骶部腎俞、命門,以透熱為度。
②用擦法直擦背部督脈,以透熱為度。
【自我推拿保健】用掌摩法順時針方向摩小腹5分鐘;拇指按揉天樞、關元、足三裡約3分鐘。胃腸燥熱證者,用拇指推法從足三裡推至下巨虛,約3分鐘。氣機郁滞證者,斜擦兩脅,以透熱為度;按揉膻中、章門、期門各約1分鐘。氣血虧虛證者,按揉足三裡、内關各約1分鐘;橫擦腰骶部,以透熱為度。陰寒凝結證者,橫擦肩背、腰骶部,以透熱為度。
【調護】
1.保持精神舒暢,養成定期排便習慣,大便時不宜久坐,适當進行戶外活動。
2.平時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或堅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按語】便秘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治療時必須審證求因。推拿對習慣性便秘具有明顯的療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