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程亞惠):“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28日,“文脈頌中華 書院@家國”記者團來到江西廬山五老峰,這裡古木參天,茂林修竹,環境幽靜,是古人求學論道的好地方,著名的千年學府——白鹿洞書院就坐落在此。
白鹿洞書院。攝影 程亞惠
廬山白鹿洞書院管理委員會原主任闵正國告訴記者,曆史上全國書院有7000多所,至今仍存遺址400多所,其中江西除了白鹿洞書院外,鵝湖書院、白鹭洲書院、象山書院、豫章書院都非常出名,這是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産,值得傳承與弘揚。
白鹿洞書院。 攝影 程亞惠
據介紹,白鹿洞書院肇基于唐、辦國學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辦學不辍,為古代社會造就了大批傑出人才。書院本沒有洞,因其榜山而建,四面環山,中間低凹,俯視似洞,才被稱作“白鹿洞書院”。經重修後的白鹿洞書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集文物管理、教學、學術研究、旅遊、林園建設五位一體的綜合體。
白鹿洞書院。 攝影 程亞惠
“書院不應該被僅僅當做文物供人看,而應該‘活起來’!應該發揮它該有的作用。”九江學院教授李甯甯說,國學、傳統文化是中國走向明天的起點與基石,是文化自信的根本。要發展國學教育,就不能簡單地去模仿西方體制上的學堂教育,而應該積極探索國學進入教育體制的路徑和方法。
據白鹿洞書院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白鹿洞書院開展了大量文化研究、學術交流和教學活動。書院管委會與白鹿學社聯合打造的兩期“白鹿講壇”,吸引百餘人社會各界國學愛好者前來現場聽講,網絡參與人數突破100萬人。九江學院和鄭州大學兩所高校還以彼此臨近的千年書院為媒介,創辦“白鹿-嵩陽書院文化之旅”活動,旨在引發年輕人對于書院文化的關注和向往,從曆史文化底蘊中涵養精神。
“以文化帶動旅遊,以旅遊促進文化,讓白鹿書院這千年文脈活起來,是我們不懈的追求。”白鹿洞書院管委會負責人如是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