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母親節來臨
蓦然回首
這些年,
老媽才是頂級的段子手!
從“媽見愛”(媽媽見你很歡喜)
到“媽見打”(媽媽一見你就打)
這些讓人啼笑皆非
又無比真實的“金句”
在每個重慶崽兒的記憶中
不能說有點相像
隻能說一模一樣~
↑ 在川渝地區的方言裡,子女不論男女長幼,父母疼愛,都會喊“幺兒”。
情景再現▼
“媽,吃了飯我可以看哈電視不?”
“幺兒乖,先把作業做了來。”
↑ 在媽媽眼中,娃兒穿得再多都是“薄飛飛兒”。
情景再現▼
“勒個天哪裡冷嘛~”
“棉毛褲穿起不安逸唛?你看别個那些娃兒,兩件兩件的攏起!”
↑ 至今都沒明白鍋兒是不是鐵打的,反正隻要一犯錯,重慶娃兒絕對會聽到這麼一個說法……
情景再現▼
“媽,放了暑假我想和同學出去耍。”
“耍嘛,跳起腳腳耍,等你畢業了,才曉得鍋兒是鐵打的。”
↑ 對于自己的身份,媽媽有時候是拒絕的。她一會兒自稱保姆,一會兒又說“我認不到你”,總之,她變幻莫測。
情景再現▼
“媽,幫我舀碗飯”“媽,給我找下鑰匙”“媽,……”
“還有啥子需要我這個保姆做的沒得?”
↑ 當你向母親索要“超出預期”的東西時,她大部分回答都會伴随着“一個白眼”。
情景再現▼
“媽,我想買個iPhone4。”
“給你買個iPhone4?我還給你買個iPhone8喲!”
↑ 這邊不建議媽媽再說“數到3”。因為有一天突然發現,這個123不止對我有用,對爸爸也非常有效。
情景再現▼
不按時吃飯,“1~2——”
不起床,“1~2——你信不信我馬上數到3!”
↑ 高興到極緻的虛拟場景,常用于“如果你考了XX分”“如果你像隔壁那個娃兒恁個懂事”等句式。
情景再現▼
“上周的卷子,老師要喊家長簽個字。”
“你說坐同樣的教室,同樣的老師來教,為啥子差那麼多?你要是考了100,我睡着了都要笑醒!”
↑ 并非生理上的“耳朵生病”,耷(da)起=你說啥子我都聽不到。
情景再現▼
拖延症,“你的狗窩好久收拾?耳朵又耷起了。”
吃飯耍手機,“說了你好多回,耳朵一耷起!”
↑ 衣服上的流蘇、帶帶兒,褲兒上的破洞,還有那些blingbling的水鑽……媽媽看了甩腦殼得很。
情景再現▼
“這個夏天不買衣服了,等我減了肥再說。”
“我勸你早點把你那些花裡胡哨、巾巾吊吊的衣服褲兒一起甩了。”
↑ 這句話已演變成一個網絡梗,通常代表強烈拒絕、抗拒的意思,附帶一種滿滿的傲嬌感!
情景再現▼
“媽,我們一路去逛gai(花錢)嘛。”
“走開點,莫挨我。”
……
讀書,畢業,工作,結婚
你和媽媽分開住了
一段時間不見
你覺得自己明明還是老樣子
可媽媽卻能察覺到你的變化
瘦了
累了
有壓力了
所以,老媽說得最多的,其實都是這些話——
下班了嗎?忙不忙嘛?
吃飯了嗎?少吃點外賣。
年紀輕輕,不要熬夜。
降溫了喲,多穿點哈。
……
上遊新聞編輯 程果
本文來自【上遊新聞-重慶晨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