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聲音是無時無刻不存在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需要的、使人厭煩的、持續的聲音,卻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健康:
失眠、心血管疾病、消化功能紊亂、抑郁……甚至噪音還會讓人長胖,沒想到吧?
4月16日是世界噪音日
把遠離噪音、保護健康的知識
一次給你講清楚
趕緊來看看吧!
↓↓↓
噪音:隐蔽的健康“殺手”
對這樣的“背景音”,身為打工人的你是否已經每天習以為常了——
噪聲,廣義上講,就是我們不需要的聲音。就算是美妙的音樂,在你不需要的時候,也可能變成煩人的噪聲。
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噪音污染導緻的疾病負擔》中,将噪音危害列為繼空氣污染之後的人類公共健康第二殺手:
噪音污染不僅讓人煩躁、睡眠差,更會引發或觸發心髒病、學習障礙和耳鳴等疾病,進而縮短人的壽命。
就連長胖,都是噪音的鍋?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一項針對5075人的研究發現,住在馬路邊、火車道旁或機場旁,長期暴露在噪音中的居民,比居住在安靜環境中的居民更容易發生腹型肥胖(也就是平時說的“梨形身材”):
居住環境噪音音量每上升5分貝,女性的腰圍就會增加0.16厘米
噪音音量每上升5分貝,腰圍、臀圍比就增加0.16厘米,男性更明顯
噪音為什麼會讓人長胖呢??研究人員解釋,跟幾個因素都有關:
激素
噪音會影響人體激素水平,包括皮質醇、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的分泌,從而影響脂肪的分解;
熱量攝入
噪音會導緻壓力的産生,影響人的食欲控制和能量耗損;
睡眠
噪音也會影響睡眠,新陳代謝和心血管功能就會受到影響,睡不好也會導緻長胖。
警惕低頻噪音:
更隐蔽、穿透力更強、治理更難
中高頻噪音(喇叭,鳴笛,尖叫等):頻率500Hz~16kHz,聽起來尖銳,能量随着距離越遠或遭遇障礙物,會迅速衰減;
低頻噪音(交通,生活,建築噪音等各種混雜聲):頻率20~500Hz,聲波較長,聽起來更沉悶,能量随着距離衰減少。
根據我國相關标準,居民住宅區白天的噪聲值不應高于55分貝,夜晚不應高于45分貝。但針對一些分貝并不高、卻能持續、遠距離傳播的低頻噪音,一直缺乏相應的執法标準,對噪音源難以進行約束。
低頻噪聲的危害,比高頻噪音更大!
低頻噪音不易被察覺;傳播得更遠,且穿越障礙的能力強,甚至可以通過建築物傳導。
最重要的是,低頻噪音更接近人體器官共振頻率,引起人的交感神經緊張、持續應激反應,導緻心跳過速,血壓升高。
長期處于低頻噪聲環境中,對人體是一種慢性損傷,引起多種疾病:
生活中這些低頻噪音
你注意到了嗎?
通勤
汽車發動機、排汽管、輪胎摩擦地面、鳴笛聲
地鐵軌道的振動、車廂風阻聲
交通工具上的空調聲
車輛駛過高架橋、立交橋等時造成的振動聲
大多數交通環境中的噪音頻率都在200Hz以下,屬于低頻噪音
辦公室
同事大聲打電話、交談
電話鈴聲、手機提示音
電腦機箱的蜂鳴聲,鍵盤、鼠标的敲擊聲
複印機、打印機、碎紙機、咖啡機等辦公室電器
供暖或空調系統
窗外交通噪音
家中
空調、飲水機等家用電器工作的聲音
水龍頭滴水聲、下水道排水聲、小區供水泵聲
鄰裡傳來的吵鬧聲,樓上掉彈珠、拖凳子聲
家庭成員的鼾聲
房子外傳來的交通噪聲
想“逃離”噪音,該怎麼做?
面對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噪音(尤其是低頻噪音),想靜一靜真的是奢望嗎?在無法避免的情況下,也有一些自我保護的技巧:
一、抑制噪音的振動
對于一些居家辦公室的這種環境噪音,可以養一些綠色植物,比如像綠蘿、龜背竹、常青藤啊等,也可以在屋内安放毛毯,一定程度上減少聲音的傳遞。
二、把噪音堵在耳朵之外
(×)在嘈雜環境中調大耳機音量蓋過噪音
噪音 高音量音樂,對耳朵來說是雙重暴擊,久了還會引發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
(×)戴耳機聽音樂入睡
即使将音量調整至安全分貝,整夜的刺激也會導緻内耳毛細胞損傷,開公放、電視開過夜也是一樣道理,還會影響睡眠。
(√)戴耳塞
海綿耳塞對噪音有一定效果,不過耳塞會刺激耳道深處皮膚,長時間佩戴可能會産生灼熱瘙癢等不适感,所以注意不要戴太久,更不要戴着入睡。
(√√)主動降噪耳機
主動降噪耳機的原理并不是去被動地隔開噪音,而是運用耳機内置的麥克風對外界噪音進行實時的采樣及分析,并通過内置處理器和算法,實時生成噪音的反相聲波,實現“抵消”外界噪音,從而達到降噪的效果。
科學使用主動降噪耳機
作者:巫山
編輯:王歡
制圖:雲雲
圖片來源:pixabay等公共圖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