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關鍵詞】之生态道德
生态道德是指:人類的道德從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擴展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在充分認識自然的存在價值和生存權利的基礎上,增強人類對于自然的責任和義務,協調人們對于代内和代際關系的責任和義務,在道德行為上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道德原則與道德規範體系。“生态道德是一種大愛,是一種愛的循環:由人間的親情延伸向對大地的熱愛,大自然中的甯靜與定力又作為一種心靈的慰藉反饋于人間。”(程虹)
踐行生态道德必須樹立生态價值觀和生态倫理觀。工業文明價值觀倫理觀認為,世界萬物中,隻有人才有價值,自然界的存在隻是為人類服務,隻有工具的價值,自然界本身是沒有價值的,更談不上權利。而生态文明價值觀倫理觀認為,每一種生命不但對人類有用,而且對人類以外的其他生命的生存和發展也是有用的,所以生物生命也是價值主體,自然生态系統形成了人與生物生命雙主體共辄的系統。
自然生态系統雙主體共辄圖
要辯證理解人類價值與其他生态系統價值的統一。人類既要抛棄依賴自然畏懼自然,在自然面前束手無策、毫無作為的自然中心主義,又要抛棄主宰自然、征服自然、掠奪自然的人類中心主義,但是僅有這個層次的認識還隻停留在深生态學的層次。我們還必須認識到,在雙主體共辄中,人類是唯一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生命體,人類必須更好發揮主觀能動性,保護自然界其他生命的生存和發展。隻有深刻認識并且遵循這種辯證統一的規律,才能全面領會生态道德的内涵,徹底踐行生态道德。
生态道德的功能是:協調人點自然的關系。生态道德觀實際上就是人與自然的平等觀和人類社會的平等觀,它要求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讓人與自然在地球村上共生共榮、共同發展。
促進國際和代際的公正平等。因為生态道德核心是正确處理人與自然關系,這種關系是所有國家、民族、政府都要面臨的問題,不管是什麼階級,不管是什麼國家,不管是什麼民族,如果不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如果仍然一意孤行踐踏自然,都将受到自然法則的報複,所以生态道德具有全球性特征,它是人類正義和善美的道德。
與生态法規互補。為了正确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生态環境,國際社會和我國都制定了許多相關的法規、政策,它們具有相當的強制性和約束力,但是這些都屬于外律,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生态道德與之互補。生态道德是由生命愛心、環境責任心、生态良知、榮恥感、意志力等内在要素起支配作用,所以生态道德的力量屬于自律,是一種自覺的行為,必須把生态法規與生态道德相輔相成,共同起作用,才是切實有效的。
生态道德的總體原則是:科學、公正、平等。
科學原則要求遵循生态系統的科學規律:科學地利用自然資源,反對不計自然成本的、以犧牲生态環境為代價的不道德的發展,尊重自然存在的權利,使社會生産力與自然生産力和諧發展,經濟再生産與自然再生産相和諧,經濟社會系統與自然生态系統相和諧。
公正原則要求代内的公正和代際的公正。“生态倫理是一種責任倫理”(餘謀昌)。要堅持對自然、對别人和對後代負責的原則,維護人類與自然的共生關系,反對在經濟發展中以破壞生态環境為代價的損人利己,反對“吃子孫飯斷子孫路”的醜惡行為。
平等原則要求人與自然的平等和人與人的平等。人與自然再也不是相互主宰或相互征服的關系,而是平等的夥伴關系。要有與自然為友的道德良知,切實熱愛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同時,在自然法則面前,人與人也是平等的,誰遵循了自然法則,誰就會受到自然的恩澤,誰違背了自然法則,誰就會受到自然的懲罰。自然法則是不認高低貴賤的。同時“每個社會成員平等地享有生存和發展所需的資源,承擔着相同的生态責任(趙建軍)”。原則也具有層次性,在遵循總體原則下,不同領域還有不同的具體原則,如消費領域的合理(消費)原則,在建立全球共同保護生态環境的行動中要遵循合作原則等。
生态道德規範是生态道德的主體,生态道德規範是一個複雜系統,按照不同的對象,具有不同的子系統。其中,事關大衆領域的生态道德規範主要包括:
大衆消費領域的生态道德規範。消費分生産消費與生活消費,大衆消費主要是生活消費。它要求遵循生活方式中的綠色消費的生态道德準則,踐行享受适度、科學消費的生态道德消費規範。反對奢修浪費,倡導節儉消費。從個人消費看,要堅持“量入而出”的個人标準和“資源許可”的社會标準(厲以甯)。量入而出即要求在個人(家庭)财力許可下的消費,反對超前消費;資源許可即要求在某種資源的社會供給量有限的條件下,對該種資源的消費不能過度。這兩個标準的結合才是生活消費領域的生态道德規範。如水是社會稀缺資源,某人财力許可,完全交得起水費,但是也不能浪費水,因為水是人類的共有财産,誰都無權浪費,否則就是違背生态道德規範,就要受到譴責。把這個生态道德規範的要求延伸到社會消費領域(如政府、企業、團體等消費行為),就是社會消費的生态道德規範。
消費領域的生态道德規範還很多,滲透在日常生活、工作與學習的方方面面,如購物時要看清産品說明是否對環境有害,選用環保型産品;盡量延長家具及日常用品的使用壽命,提高使用率;減少垃圾以及垃圾分類;盡量節約能源;盡量少食用受污染的産品;愛護花草樹木;實現綠色低碳出行等。
企業生态道德規範。它和大衆生态道德規範一起構成生态道德規範的主體。企業生态道德規範的總體要求是正确處理企業利益與社會公衆利益、自然生命利益、後代人利益的關系,企業行為不損害後三方面的利益是企業生态道德規範的基本準則,企業行為有利于後三方面的利益是企業生态道德規範的高層境界。國際上已有許多企業把此作為創建品牌企業的重要内容和标準,他們在決策、生産、營銷方面遵循生态道德規範,還引導公衆走上綠色消費的軌道,不但增強公衆對企業的認同感,擴大了企業美譽度,使企業和公衆在綠色生産、營銷、消費方面形成良性循環,而且不斷增大企業的市場份額,增強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經濟、社會、生态效益的相統一與最大化。相反,如果企業損害了後三方面的利益,那就是違背了生态道德規範的要求,就要受到譴責和處罰,社會用輿論來譴責、政府用法規(看得見的手)來處罰、公衆用市場(看不見的手,如不購買其産品)來處罰。這樣的企業在21世紀是注定要被淘汰的。企業類型千差萬别,但是這一規律對所有企業是不變的。
企業道德規範的另一個重要内容是厲行節約。從經濟學角度看,企業“節約有兩個層次:一個是生産成本的節約,一個是交易成本的節約。交易成本最小化比生産成本最小化更重要,因為交易成本最小化的組織一般會自動選擇生産成本最小化,反之卻不然。”(周宏春)
科學教育文化領域生态道德規範。科學技術人員的生态道德規範是熱愛自然、尊重生命;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珍惜資源、保護環境;勇于創新、反對迷信。它首先要求科技人員要有生态道德的責任感,充分發揮科技對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确保人類健康的正面效應,克服負面效應,如國務院早在十六年前就專門頒布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要求科技人員及有關部門要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保障人體健康和動植物、微生物安全,保護生态環境的法規政策、道德守責和規範。在教育領域,要堅持生态道德教育,創建綠色學校,讓青少年從身邊的生态道德規範做起,如節約用糧、水、電、紙,植樹種草、垃圾分類、美化校園,從中受到陶治,提高生态文明意識;同時要把科技人員的生态道德規範教育貫穿到教育領域,并為生态文明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生态建設與環境保護中的生态道德規範。要堅持以人為本與尊重自然界各種生命相統的生态道德準則,堅持生态建設與綠色富民、綠色惠民有機結合,在各類生态建設中以科學精神規範行動,遵循現代生态科學原理,因地制宜、科學論證、長遠規劃、地盡其利,不做勞民傷财的事;要用系統思想指導,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生态三大效益相統一與最優化。
信息來源:中國林業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生态文明關鍵詞》(主編:黎祖交 本條作者:(廖福霖 編輯 呂子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