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長高抓住3個關鍵期
根據最新的體格發育觀念,嬰兒、兒童、青春期三個不同的時期,對成年後的身高影響不同。兩歲以前,尤其是1歲時,營養的供給對身高影響顯着;兩歲以後,尤其3歲之後進入兒童期,此時生長激素在身高方面的作用就凸現出來;到了青春期,性激素對身高相當重要,因為青春期的身高突增是緣于性激素和生長激素的共同作用。在每個階段,家長都應該注重孩子的生長發育的特點,并給予正确、科學的養育。
嬰兒期---飲食技能、習慣的培養
嬰兒期的生長通常不受遺傳影響,營養卻是影響孩子生長的關鍵因素,專家非常肯定地指出了營養在嬰兒時期的重要性。嬰兒在8個月後逐漸向兒童期過渡,此時營養跟不上就會影響成年身高。此類過渡延遲将使其成年身高減損。所以,嬰兒期的營養非常重要。
對策:
1、合理喂養 及時添加輔食
嬰兒滿4個月後應及時添加輔食,因為4-8個月時是嬰兒形成吞咽固體物所需的條件反射形成的關鍵時期。要學會吃東西,這種吃的技能是後天才學會的,如果6個月之後還沒有添加輔食,嬰兒就很難學會從進食液體食物到一半固體食物到全部固體食物的過渡,不能及時完成這種過渡,吃固體食物就不能下咽,容易嘔吐,從而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
2、什麼都要吃,食物盡量多樣化
人們習慣給食物定性,熱、寒、溫、滞等,結果很多食物似乎都不太适合嬰兒。從營養心理學上講,如果嬰兒時期食物品種過于單調,到了兒童期,出現偏食、挑食的機會将會大大增加。所以,食物要盡量多樣化,尤其在嬰幼兒期,盡量接觸豐富多樣的食物,不但能保證營養供應全面,而且能防止以後挑食的不良飲食行為。
兒童期---每年增高5-7厘米,性早熟應看兒科内分泌醫生
在兒童期,3歲以後孩子每年能長高5-7厘米,到底是5厘米還是7厘米則取決于遺傳、環境、營養等綜合因素。所以,在這個"平穩"增長期,家長要關注孩子每年的身高并加以測量。
對策:
1、3-6個月測量一次身高
人的生長速度是不均衡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太頻繁地測量也不是科學的态度,有些家長給孩子測身高,這個月長了0、5厘米,下個月隻有0、3厘米,就着急找醫生了。其實,隻要3-6個月測量一次,每年增高5-7厘米就"達标"了。
2、性早熟應看兒科内分泌醫生
個人的性早熟與群體的發育提前不能混為一談。所以,家長不要以為現在孩子生長發育提前了,就以為自己的孩子早些發育沒有關系。如果女孩子在8歲之前出現乳房增大、陰毛、腋毛生長等任何一項或多項第二性征,或月經初潮于10歲以前;男孩在9歲之前出現陰莖及睾丸增大、陰毛生長,10歲前變聲等性發育表現,則為性早熟,此時要及時找兒科内分泌醫生就診。
青春期---發育之後身高突增
在青春期由于生長激素和性激素的催化作用,女孩平均可長25厘米,男孩30厘米。家長應注意,如果女孩初潮後和男孩變聲後兩年之後,身高不理想,此時再進行幹預已經不太可能有效果了。
對策:
1、關注發育之後的身高突增
女孩乳房發育後一年左右,男孩則在變聲前,身高生長加速。最快時女孩每年可長8厘米,男孩每年長11厘米。女孩初潮後平均可再長5厘米,男孩變聲後可再長5-10厘米。所以在整個青春期,女孩平均可長25厘米,男孩長30厘米。這種生長規律,家長應該有所了解。
2、睡眠、運動能幫助長高
在青春期,充足的睡眠有助青春期高速生長;運動,尤其是跳繩可顯着增加孩子的生長速度(即使在初潮出現後也是這樣),同時還能增加身高突增的持續時間。所以,青春期尤其要注意睡眠和運動,這将對成年期的身高有重要意義。
孩子長個有規律
人體的高矮是由骨骼的生長發育決定的。在長骨的兩端,有一種專管骨骼生長的骺軟骨。未成年時骺軟骨不斷增生,骨骼就不斷增長;成年後增生停止,個子也就不再長了。
◆ 骨齡
骨齡是發育的指标,它決定孩子的最終身高。如果年齡大于骨齡,提示孩子生長遲緩;如果年齡小于骨齡,提示孩子性早熟。所以想要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應該到正規醫院拍攝骨齡片。醫生會根據骨齡片上顯示出的骨骺閉合情況來判斷孩子的生長潛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