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調查問卷的問題設計有什麼技巧

調查問卷的問題設計有什麼技巧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8 15:57:20

調查問卷的問題設計有什麼技巧?問卷調查的結論來自于對真實反映社會現象的資料的科學分析,而問卷設計則是在收集這種“真實反映社會現象的資料”的過程中具有重大影響的關鍵環節之一,同時,它也是整個問卷調查過程的難點之一根據調查目的、調查對象來設計科學、實用、有效的調查問卷,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調查問卷的問題設計有什麼技巧?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調查問卷的問題設計有什麼技巧(問卷設計總出錯)1

調查問卷的問題設計有什麼技巧

問卷調查的結論來自于對真實反映社會現象的資料的科學分析,而問卷設計則是在收集這種“真實反映社會現象的資料”的過程中具有重大影響的關鍵環節之一,同時,它也是整個問卷調查過程的難點之一。根據調查目的、調查對象來設計科學、實用、有效的調查問卷,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

問卷設計質量的好壞,将直接影響到調查資料的真實性、适用性,影響到問卷的回複率,進而影響到整個調查的成敗。因此,問卷設計在問卷調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筆者根據多年來的調查實踐經驗及社會調查方法與實務課程的教學體會,對問卷設計中的有關技巧進行初步的歸納總結。

問卷的結構

問卷是問卷調查中用來收集資料的一種工具,是一份精心設計的問題表格。其用途則是用來測量人們的行為、态度和社會特征,它所收集的則是有關社會現象和人們社會行為的各種資料。盡管實際調查中所用的問卷各不相同,但是它們往往都包含這樣幾個部分:封面信、指導語、問題、答案和編碼等。❶ 封面信。封面信是一封緻被調查者的短信。它要求語言簡明、中肯,篇幅宜小不宜大,短短兩三百字最好。雖然封面信的篇幅短小,但在問卷調查過程中卻有着特殊的作用。研究者能否讓被調查者接受調查并認真地填寫問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封面信的質量。因為有關調查的一切情況,都得靠封面信來說明和解釋。在封面信中,應該說明四方面内容:首先,要說明調查者的身份,即說明“我是誰”;其次,要說明調查的大緻内容,即“調查什麼”;第三,要說明調查的主要目的,即“為什麼調查”;最後,要說明調查對象的選取方法和對調查結果保密的措施。在信的結尾處,一定要真誠地感謝被調查者的合作與幫助等。❷ 指導語。指導語是用來指導被調查者填答問卷的各種解釋和說明。有些問卷的填答方法比較簡單,指導語很少,常常隻在封面信中用一兩句話說明即可。有些指導語則集中在封面信之後,并标有“填表說明”的标題,其作用是對填表的方法、要求、注意事項等作一個總的說明。❸ 問題及答案。這是問卷的主題,也是問卷設計的主要内容。問卷中的問題可分為開放式與封閉式兩大類。所謂開放式問題,就是那種隻提出問題,但不為回答者提供具體答案,由回答者根據自己的情況自由填答的問題。而封閉式問題則是在提出問題的同時,還給出若幹個答案選項,要求回答者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❹ 編碼及其他資料。為了将被調查者的回答轉換成數字,以便輸入計算機進行處理和定量分析,需要對回答結果進行編碼。所謂編碼,就是賦予每一個問題及其答案一個數字作為它的代碼。編碼既可以在問卷設計的同時就設計好,也可以等調查資料收集完成後再進行。前者稱為預編碼,後者稱為後編碼。在實際調查中,一般采用預編碼。

參與問卷設計的人員要求

參與問卷設計一般有三方面人員:統計調查人員、相關專業人員與計算機專業人員。

統計調查人員是問卷設計的主要力量,問卷結構的确定、問題的編寫與排序、答案選項及量表的選擇等都由其完成;

相關專業人員的參與有助于使問題緊緊圍繞調查的目的和主題、便用恰當的專業術語、選擇合适的調查單位等;

而計算機專業人員的參與,将給以後問卷的整理分析(包括編碼、錄入、程序的編制和選用)帶來便利。

參與問卷設計中的有關技巧

❶ 明确問卷設計的出發點

問卷作為調查者用來收集資料的工具,對其進行設計時,自然要考慮調查者的需要。即既不漏掉一些必需的資料,也不包含一些無關的資料。但是,如果光從研究者的需要來考慮,而不考慮到被調查者的實際情況,那麼所設計的問卷往往會存在一些不妥的地方。

問卷調查的過程可以簡單表示為:調查者—問卷—被調查者。其中“調查者—問卷”這一環節,指的是調查者按照研究的目的和意圖設計出問卷。如果僅從這一點考慮,問卷設計時要完全滿足調查者的需要。但是,在“問卷—被調查者”這一環節中,問卷則會對衆多被調查者産生影響。尤其應該認識到,問卷調查所調查的對象不是機器,而是具體的人,不同質量,不同形式的問卷,對被調查者提出的要求和産生的影響也各不相同。因此,要使問卷調查取得好的效果,設計問卷時不能隻把注意力放在編制什麼問題上,而是要注意問卷調查過程中人的因素。要多從回答者的角度考慮,盡量為他們填答問卷提供方便,減少困難和麻煩。

❷ 明确問卷調查中的兩種障礙

1.主觀上的障礙。即被調查者因在心理上和思想上對問卷産生的各種不良反應所形成的障礙。比如,當問卷中需要花時間思考、回憶、計算的問題太多時,回答者就容易産生畏難情緒;當問卷中的問題涉及個人隐私等敏感的内容時,回答者就容易産生種種顧慮;當問卷内容脫離被調查者的生活實際,所用的語言與被調查者的文化背景不協調,問卷形式設計得呆闆、雜亂時,被調查者就可能對問卷調查毫無興趣,置之不理,甚至将問卷表棄如廢紙。

2.客觀上的障礙。即由被調查者自身的能力、條件等方面的限制所形成的障礙。比如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記憶能力、計算能力帶來的限制等。如果設計問卷時不設身處地為被調查者考慮,那麼一些回答者就會由于上述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而放棄答卷,從而使調查問卷的回收率下降,影響到調查質量。

❸ 問題的語言及提問方式

問題措辭的基本原則是簡短、明确、通俗、易懂。在問卷設計中,對問題的語言表達和提問方式有下列幾個原則:

1.問題的語言要盡量簡單。無論是設計問題還是設計答案,要盡可能使用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的語言,而不要使用一些複雜的、抽象的概念以及專業術語。2.問題的陳述要盡可能簡短。問題的陳述越長,就越容易産生含糊不請的地方,回答者的理解就越有可能不一緻;而問題越短,産生這種含糊不清的可能性越小。可以說短的問題是最好的問題。3.問題要避免帶有雙重或多重含義。雙重或多重含義指的是在一個問題中,同時詢問了兩件(或幾件)事情。比如,問題“您的父母退休了嗎”就是一個帶有雙重含義的問題,實際上同時詢問了“您的父親退休了嗎”和“您的母親退休了嗎”這兩件事情。由于一提兩問,就使得那些父母中隻有一個退休的被調查者無法回答。4.問題不能帶有傾向性。即問題的提法不能對回答者産生某種誘導性,應保持中立的提問方式,使用中性的語言。比如,問題“您抽煙嗎”和“您不抽煙,是嗎”就有所不同。前者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習慣的問法,而後者則帶有一種希望被調查者回答“是的,我不抽煙”的傾向。5.不要用否定形式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于肯定形式的提問,而不習慣于否定形式的提問。當以否定形式提出問題時,許多人常常容易漏掉問題中的“不”字,并在這種理解的基礎上來進行回答,這樣就恰恰與他們的意願相反了。6.不要問回答者不知道的問題。即研究者所問的問題都應該是被調查者能夠回答的問題。如果向被調查者詢問一個他們一無所知的問題,那麼被調查者是無法回答的。7.不要直接詢問敏感性問題。當問及某些個人隐私或人們對頂頭上司的看法這樣一些問題時,人們往往具有一種本能的自我防衛心理。因此,如果直接提問,則将會帶來很高的拒答率。所以對這些問題最好采取某種間接詢問的形式,并且語言要特别委婉。

❹ 編寫問題采用六要素明确法

在問卷設計時所提的問題應盡量明确何人、何時、何地、做什麼、為何做、如何做等六要素。問題的含糊容易産生歧義,如“您使用哪個品牌的洗發液?”這個問題似有一個清晰的主題,但被調查者可能會有四種不同的理解和回答:(1)最喜歡用的;(2)最常用的(未必是最喜歡的);(3)最近剛用的;(4)最先想到的。另外,在使用時間上也不明确;上一次?上一周?上一月?或是更長?再如,目前的許多調查中,在了解個人基本情況時,所問的收入是稅前的還是稅後的,是個人的收入還是家庭的收入等都不是很明确。

❺ 問題的數量與順序

1.問題的數量。一份問卷應該包括多少個問題,這要依據調查的内容,樣本的性質,分析的方法,擁有的人力、财力和時間等各種因素來決定,沒有固定的标準。但一般來說,問題不宜太多,問卷不宜太長,通常以回答者在20 分鐘以内完成為宜,最多也不要超過30分鐘。問卷太長往往引起回答者心理上的厭倦情緒或畏難情緒,影響填答的質量和回收率。

2.問題的順序。問卷中問題的前後順序及相互間的聯系,既會影響到被調查者對問題的回答結果,又會影響到調查的順利進行。那麼如何安排問卷中問題的次序呢?首先,應将同一維度的問題集中在一起。在保證這一條的同時,還有下列常用的規則:(1)把簡單易答的問題放在前面,把複雜難答的問題放在後面。(2)把能引起被調查者興趣的問題放在前面,把容易引起他們緊張或産生顧慮的問題放在後面。(3)把被調查者熟悉的問題放在前面,把他們感到生疏的問題放在後面。(4)一般先問行為方面的問題,再問态度、意見和看法方面的問題。(5)個人背景資料一般放在結尾,但有時也可以放在開頭。即如果隻要調查的内容不涉及比較敏感的問題,并在封面信中作出較好的說明和解釋,這一部分問題也可以放在問卷的開頭。(6)若有開放式問題,則應放在問卷的最後。3.相倚問題。在問卷設計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問題隻适用于樣本中的一部分調查對象。比如,“你有幾個孩子”這一問題,就隻适合于那些已結婚的調查對象。因此,為了使研究者設計的問卷适合每一個調查對象,在設計問卷時必須采取相倚問題(或稱為後續性問題)的方法。所謂相倚問題指的是在前後兩個(或多個)相連的問題中,被調查者是否應當回答後一個(或後幾個)問題,要由他對前一個問題的回答結果來決定。

❻ 設計答案的原則

1.相關性原則。即設計的答案必須與詢問問題具有直接相關關系。例如,如果詢問“領導幹部應該具有哪些能力?”其答案就應該列舉與領導工作相關的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使用幹部能力、協調服務能力等。

2.完整性原則。即設計的答案應該是窮盡一切可能的答案。例如,詢問“您是什麼文化程度?”如果答案隻設計小學、中學和大學,就違背了完整性原則。但是,如果改為小學及以下、中等教育,大專及以上,就符合完整性原則了。當答案過多時,可以隻設計幾種主要答案,然後加一個“其他”,這樣就達到了完整性要求。3.互斥性原則。即設計的答案必須是互相排斥的。例如,詢問“您的專業技術職稱是什麼?”如果設計的答案是初級、中級、副高、高級,就不符合互斥性原則了,因為“副高”與“高級”不是互斥的,而是兼容的。隻有設計為初級、中級、高級才符合互斥性原則。4.可能性原則。即設計的答案必須是被調查者能夠回答、也願意回答的。如果設計的答案是“2010年您家的恩格爾系數是_____”、“去年您勞動了____天”等這樣一些一般被調查者難以理解、回憶、計算和難以表達的答案,或者是涉及被調查者不能夠、不願意回答的隐私性、敏感性答案,就違背了可能性原則。

❼ 敏感性問題的處理

敏感性問題是指所調查的内容涉及個人隐私而不願或不便于公開表态或陳述的問題。對于敏感性問題,如果直接提問,被調查者往往會拒絕回答或回答不實。因此,必須注意提問的技巧:

1.淡化陳述法。如有關使用安全套行為調查,可以這樣問:“目前社會越來越強調安全的性行為,使用安全套的觀念已相當普遍,你是否也使用安全套?”

2.影射法。将問題範圍擴大,借以影射被調查者。如有關逃漏稅的調查,不能直接問:“你是否曾經逃漏稅?”而應該問:“你認為大部分的人都逃漏稅嗎?”

3.分段答複法。就是将調查訪問分兩階段進行,設計兩張問卷。第一階段對一般性問題進行調查,第二階段則将帶有敏感性問題的問卷留下,由被調查者自行回答後再匿名郵寄給調查組織者。一般來說,使用郵寄回複的方式搜集個人隐私的資料,會比直接訪問來得有效。

4.擴大答複範圍法。對有關金額或次數的問題調查,被調查者往往會擔心有負面影響,這時可将答案數據範圍擴大,以避免被調查者不好意思而拒絕回答或回答不實。例如,您的稅前年個人收入是____,答案:A.1萬元以下,B.1萬元~2萬元(含1萬元),C.2萬元~5萬元(含2萬元),D.5萬元~10萬元(含5萬元),E.10萬元~20萬元(含10萬元),F.20萬元及以上。

5.利用卡片法。将敏感性問題分為“是”與“否”兩類回答并做成卡片,在回答問題時,調查者回避,由被調查者選擇一種答案的卡片放入投票箱中。

6.随機化回答法。如某大學在學生考試作弊行為調查中,随機抽取n個學生,準備兩個問句;“您在考試中曾經作弊過,對嗎?”或“您在考試中沒有作弊過,對嗎?”另外準備一個裝有兩種顔色(如紅與白)且大小、形狀、重量完全相同的球的密封箱子,令被調查的學生在箱中随機摸一球(不向任何人展示),若抽中紅球回答前一問題,抽中白球回答後一問題,并且要調查者回避,這樣被調查學生能放心作答,調查完畢後,調查組織者再根據其結果計算回答前一問題人數的百分比,就可得到所需結果。

❽ 注意預調查

任何問卷都不可能一次設計成功,往往需要多次修改。這就是說,在問卷初稿設計出來後,先要随機抽選少數單位進行預調查,以便發現問題進行修改。如檢驗問卷設計是否符合一般人思考的邏輯;有關概念是否清晰、問題措辭是否适當;被調查者對哪些問題容易産生誤解、對哪些問題有特殊反應(高興、反感、拒答等);調查内容能否滿足課題要求、是否要增減問題;平均完成一份問卷所需要的時間;所回答問題的信度、效度如何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