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畫畫對寶寶有超乎教育意義

畫畫對寶寶有超乎教育意義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12 08:35:56

  很多媽媽還停留在畫畫是給孩子一種特長教育的階段,其實畫畫是另一種語言的表達,對孩子的開拓有很多好處,還能鍛煉寶寶。在不斷繪畫創作的過程中,孩子們會不斷打破原有的思維和定式。當接受到外界的新鮮事物時,靈感一觸即發,左右大腦同時“開工”。

  使左右大腦一起“開工”

  在日常生活中,動手能力主要開發的是人的左半腦,思考畫什麼,怎麼畫,以及對手部運動的控制,這些都會促進左腦的。在繪畫的時候,孩子無意間培養了對顔色、形狀、空間位置的判斷,這些對右腦智力的開發很有益處。

  所以說,繪畫可以同時活動左右大腦。在不斷繪畫創作的過程中,孩子們會不斷打破原有的思維和定式。當接受到外界的新鮮事物時,靈感一觸即發,左右大腦同時“開工”。

  更好藝術感

  也許看到孩子毫無“藝術感”可言的繪畫,大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信手”,這無可厚非,如果小孩的繪畫完全符合大人門的審美觀點,那樣就說不上“想象”了,如蘋果,因為“”的蘋果算不上真正的再創造。但是這并不表示孩子的繪畫作品是沒意義的,隻是在我們成人思維裡缺少對孩子作品的理解成分。在他們看來,一個小圈圈就是一片雲朵、一個人物形象,幾個粗細不均的線條就是一棟房子、幾棵樹,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古人最早用的甲骨文就像是小孩的“無意識記憶”喔!

  孩子們将自己在感受外物時儲存在腦海裡的記憶翻找出來,然後以“稚嫩”“天真”的方式抽象地表達出來。甚至有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們在5歲以前的創作性是最高的,幾乎能等同于繪畫大師。他們的繪畫内容并不是虛無的,是對現實的一種記憶恢複,隻是表現方式不是我們成人慣有的接受方式而已。

  觀察力更強

  當您的孩子樂滋滋地指着自己畫中的“小古怪”說這是超級,那是無敵時,不要用滿帶不信任的眼神打擊他。雖然畫面有些混亂、形狀有些離譜,可你有沒有發現,這些日常生活中我們因常見而不屑一顧的事物,是以怎樣的角色或姿态出現在他感知的世界裡呢?

  其實這就是孩子觀察能力的表現,不受固定格局限制的他們能注意很多大人已經無法注意到的細節,他們的内心世界有時候比大人的還敏感細膩呢。

  想象力更好

  為什麼我們總是很難看懂孩子畫的是什麼呢?

  因為我們跟孩子的想象力、認識能力有差别。成人都喜歡規矩、真實的東西,而孩子的世界裡充滿了童話般的爛漫,花兒會,太陽長胡子,小兔子拿着氣球,電視機長着兩隻手……這正是想象力的最好表現。

  同時,對色彩的運用更能顯出孩子們大膽的想象力,他們按照自己的興趣、意願随意塗抹顔色,紅色的小人兒、綠色的房子、藍色的小貓……不過不要用“離譜”去理解他們看到的世界,因為在他們眼裡,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

  情緒能得到及時宣洩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韋赫指出:“畫1小時畫獲得的東西,比看9小時獲得的東西還多。”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心理學家有時候治療病人的時候要先讓病人畫幅畫的原因。在裡也有這一項,通過對孩子的繪畫分析,就能得出孩子的情緒、心理疾病根源。

  孩子有着天性的童趣和強烈的表現欲,他們的喜怒哀樂躍然紙上。在他們還不能用豐富的語言來表達内心世界時候,通過手腦結合的方式——繪畫便産生了。

  也就是說,其實每一幅畫都是孩子真實内心思想的寫照,是孩子情緒的外在表現。告訴您一個小秘密:如果孩子的塗鴉中線條生硬、混雜、重疊,顔色暗淡,這些說明此刻他或許正有不良情緒。相反,如果孩子的塗鴉線條柔和、豐富,顔色明快,則表示孩子的情緒是健康的,心情也不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