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的嬰兒分不清自身與客體,慢慢地,就有了這種區分能力,活動的東西已經能引起他們的注意。這個年齡段的嬰兒尤其喜歡顔色鮮豔的、能發出響聲的物品,媽媽可以在生活中對嬰兒多“灌輸”一些數字。媽媽還可以把數字唱給寶寶聽,培養寶寶的數感。
數字謠,唱一唱(培養數感)
媽媽可以将1-9用自己熟悉的曲調唱給寶寶聽,并且邊唱邊拍手,這樣既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又能培養寶寶的節奏感。
寶寶稍大些,大人可以唱一些有内容的數字兒歌,這裡推薦一首好聽易學的數字歌謠(曲調任意,隻要表現出歡快的節奏就可以):
1像鉛筆細又長,2像小鴨水上漂,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搖,5像衣鈎挂衣帽,6像豆芽咧嘴笑,7像鐮刀割青草,8像麻花擰一道,9像勺子能盛飯,0像雞蛋做蛋糕。
唱的時候大人可以利用一些圖片、實物、手勢或動作,讓孩子感受到歌謠對應的内容。雖然不滿1歲的寶寶還不能跟着你唱,但他(她)對這些數字歌謠可感興趣了。等他(她)大些,你再唱這首歌,你會發現他(她)很快就學會了,或許還會做出幾個可愛的動作呢!
提示:在唱數字的時候,語速盡量緩慢,吐字要清晰。
摸一摸,抓一抓(感知物體屬性)
大人可準備1支香蕉、1個蘋果,拿着香蕉和蘋果先後在小孩眼前晃動,并說出物品的名稱:“香蕉。”“蘋果。”反複幾次後,讓孩子接觸這些物品,感知物體的個别性,并給他(她)描述:“香蕉,長長的,黃黃的。”“蘋果,圓圓的,紅紅的。”反複多次。然後,把香蕉、蘋果放在桌子上,逗引孩子去抓握,不管抓到哪個,都要加以鼓勵,并告訴他(她)抓到的是什麼:“呀,寶貝抓到了1個蘋果!”“哇,寶貝好聰明,抓到了1支香蕉!”
提示:勿讓孩子抓握一些過大過重或尖銳的物品,一般選擇沒有尖角的較輕物品,顔色亮麗的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玩積木
和孩子一起搭積木,然後讓孩子将其推倒,促進孩子理解因果關系;在收拾積木的時候教孩子數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