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位朋友遇到一件非常犯愁的事兒,那就是該不該送自己家孩子去幼兒園。她家寶寶3歲了,她認為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為此,她和她愛人近幾個月還考察了很多幼兒園。但孩子很内向、怕生,她又擔心孩子這個狀态送去幼兒園,會讓孩子心理有陰影,對成長不利。這送也不是,不送也不是,真是左右為難。那麼,今天雯文媽媽就和大家聊聊孩子入園那些事兒,看看孩子滿足哪些條件入園最合适。
01 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幼兒園裡,老師大都要求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些事情包括吃飯、穿脫衣服、穿脫鞋襪、上床睡覺、上廁所等等。如果你的孩子在進園之前沒有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這對孩子适應幼兒園的新環境是十分不利的。因為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孩子已經感到陌生了,有時甚至會感到有點害怕,如果再碰到好多事情不會做,特别是看到别人會做,同時很快也能做好,而自己卻怎麼也做不好時,他就會産生挫折感。這種挫折感強烈時,他就會産生退縮心理,表現在行為上就是不願意上幼兒園了。道理很簡單,因為上幼兒園讓他覺得自己不如别人,更沒有使他感到愉快。
02 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
孩子的基礎語言表達非常重要,畢竟在幼兒園裡,是需要與老師和、小朋友們進行語言溝通交流,交換想法的。孩子能夠自己表達餓了、困了、上廁所等情況,也能表達出自己的不适,如哪裡疼痛、尿褲子不舒服等等,自己有什麼事情會主動征求老師或者向老師訴說,老師也便于在第一時間解決孩子的事情。孩子要敢于與小朋友溝通交流,和小朋友一起玩時,要懂得和諧相處,這樣在幼兒園裡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讓他學會更多的東西。有朋友的陪伴,孩子也會很開心在幼兒園度過每一天。
03 具有基本的防範意識
孩子要有基本的防範意識。比如不能讓陌生人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讓别人接觸自己的隐私部位;不能觸摸發燙的東西;不要亂吃東西等等。這樣寶寶便會有更強的自我保護意識。最近在頭條看到了一則新聞,漳州某幼兒園的一名5歲孩子不小心坐到了剛做好的熱湯桶中,造成嚴重的燙傷。一方面幼兒園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另一方面,如果家長對孩子進行基本安全防範教育,讓孩子遠離發燙的東西,可能也會避免悲劇的發生。
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各不相同,存在個體差異,并不是所有孩子到了3歲就要上幼兒園,如果你家的孩子具備了以上這些技能,說明他在幼兒園已經能夠應對自如,是時候讓他去上幼兒園了。但是在這之前,家長們應該引導孩子不能太過以自我為中心,應該照顧到其他人的感受,學會分享。因為這樣,孩子才能在幼兒園交到更多朋友,才不會被孤立,也更受幼兒園老師的喜愛。如果沒有具備這些能力家長們應該稍加引導,不能在孩子還未具備自理能力的時候就把孩子送進幼兒園,這樣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表現,很容易導緻孩子缺乏安全感等。
關于今天的話題,你還有哪些建議和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我是雯文媽,一位80後二胎寶媽,請多多關注我,每天更新育兒及寶媽話題,期待與你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