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寶寶過冬不受冷

寶寶過冬不受冷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4-29 11:27:03

  冬天即将來臨,如何讓寶寶過一個暖和的冬天是很多媽媽關注的話題。下面,我們就讓經驗媽媽傳授絕招,看看她們是怎樣讓寶寶過一個暖和的冬季吧。

  穿衣篇

  1、外出要常備小帽子

  半歲到1歲左右的寶寶,頭發長得不是太多,所以帶寶寶出去外面散步時,頭部溫度很容易被大風帶走,以至于着涼生病。所以,冬天外出,要為寶寶常備一頂小帽子,保持頭部的溫度。畢竟頭部是寶寶智慧之門,媽媽們一定要好好保護。

  2、襪子每天多換幾次

  每天多換幾次襪子對保暖挺好的。寶寶愛動,腳容易出汗,出了汗就容易生凍瘡,所以每天給寶寶多換幾次襪子或鞋子。實在不行,換鞋墊也可以。

  3、比大人多穿一件

  寶寶不要穿太多,捂得太厚反倒不好。正常寶寶穿比我們多一件就好了,習慣了就不怕冷了。

  4、穿衣服速度要快

  給寶寶換衣服的時候,可以事先把衣服一件一件全套好,内衣撲上爽身粉。這樣穿起衣服來特别快,寶寶不容易着涼。

  5、純棉夾絲内衣,寶寶好暖和

  去年,我還是一個新手媽媽,寶寶在春天出生的,出生的時候氣溫也不是太冷。所以當時沒有育兒經驗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為寶寶準備度過冬天的衣物。後來,在一次媽媽群聊天時,有媽媽說到給寶寶穿上純棉的夾絲内衣後,可以很好地保暖。我也給寶寶買了兩件試着穿了一下,保暖效果真的很不錯。

  6、在家也要穿鞋走路

  1歲的寶寶正處于學步階段,非常喜歡小腳接觸地闆的感覺,走起來特别有成就感。可是,冬季地闆溫度下降,冷得刺骨的觸感讓寶寶對下地闆走路的興趣大減,甚至有點害怕觸碰寒冷的地闆的感覺,不敢走路了。因此,媽媽們最好給正處于學步階段的寶寶準備一雙膠粒防滑鞋,在家中學走路時使用。如果是剛學會走路的寶寶,走動範圍不大,也可以在比較溫暖的房間中鋪設塑膠地闆,讓寶寶在塑膠地闆的範圍内學習走路。這樣的話,就保暖學步兩不誤了。

  7、頸上圍圍巾,潮流又保暖

  在冬天,我會為寶寶選購許多款式漂亮又保暖的小圍巾。因為圍巾圍在寶寶的脖子上,可以防止寶寶體溫向外流失,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而且,媽媽們可以按照寶寶的冬季服飾和氣候進行配搭,好看又實用。

  洗澡篇

  洗澡不僅僅可以讓寶寶清潔,而且也能預防許多種皮膚疾病,可是在冬季給寶寶洗澡一旦方式不當,寶寶就會因為挨凍生病,導緻寶寶感冒。那麼冬季怎麼給寶寶洗澡,寶寶才能不挨凍呢?下面介紹幾個冬季給寶寶洗澡不挨凍的小竅門給大家:

  1、一定要把洗澡、揩幹身體和穿衣服時的用品都準備好,放在手邊。 (将幹淨的衣服一層層的放好,棉襖在最下面,然後是毛衣、内衣,紙尿褲打開放在最上面,并且用取暖設備如熱水袋将它們焐暖。)

  2、戴上防水圍裙,防止把自己的衣服弄濕,但是還要在大腿上鋪一塊大而軟的毛巾,胸前也要鋪一塊,這樣洗完澡你摟抱嬰兒的時候也會感到溫暖而舒适。

  3、特别小的嬰兒不能很好地自己調節體溫,所以盡量減少他光着身子的時間。(可先讓寶寶穿着内衣褲給寶寶洗頭)

  4、加到水裡去的嬰兒浴液比肥皂好用。

  5、大一點的嬰兒可以把毛巾弄成帶兜帽狀的:他會覺得更安全、更舒服。如果你先把這條毛巾在電暖器上烘暖,尤其會使其他有這樣的感覺。

  6、在習慣于給嬰兒洗澡前最好每次澡盆裡隻放10厘米左右深的水。

  7、絕不要用嬰兒爽身粉。用這種粉,容易使嬰兒皮膚幹燥,還會在皮膚的褶皺裡結塊,導緻發炎和生皮疹。

  飲食篇

  (一)錯誤概念

  抗寒需多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

  許多媽媽認為:冬天,隻有讓寶寶多吃些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才能抵禦寒冷的天氣;然而事實上,現代科學研究證實:在寒冷氣候下,機體的内分泌系統也被調動起來,使人體的産熱能力增加。

  因此,冬季我們所需的能量與其他季節差距并不大。無需再額外地給寶寶增加進食量來獲取更多能量。

  (二)抗寒飲食策略

  1、提高抗寒能力,維生素不可或缺

  寶寶冬天的戶外活動相對較少,接受室外陽光照射時間也短,很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這就需要媽媽定期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每周2-3次,每次400單位。

  寒冷氣候使人體氧化功能加快了,維生素B1、B2代謝也明顯加快,飲食中要注意及時補充。維生素A能增強人體的耐寒力,維生素C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适應能力,并且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因此,在冬天寶寶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2、想不怕冷,多吃含無機鹽的飲食

  有醫學研究表明,如果體内缺少無機鹽就容易産生怕冷的感覺,要幫助寶寶抵禦寒冷,建議媽媽冬季多讓他攝取含根莖的蔬菜,如胡蘿蔔、土豆、山藥、紅薯、藕及青菜、大白菜等。這些蔬菜的根莖中所含無機鹽較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