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寶寶太過聽話并非好事

寶寶太過聽話并非好事

母嬰 更新时间:2024-10-08 22:36:00

  寶寶太過聽話并非好事

  強制寶寶聽話,實際上是通過頭腦、雙手、嘴巴的限制剝奪他成長的機會。要培養出智能優秀、個性健康的寶寶,就要舍得讓他犯錯誤,允許他不聽話,把探索和創造的權力歸還給寶寶。爸爸媽媽總是教育寶寶要“乖”,要“聽話”,聽話就一定好嗎?

  太聽話有4個弊端

  1、獨立性差

  寶寶在2歲左右會經曆感知運動階段,即通過感覺和動作技能探索周圍的世界。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寶寶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但這種探索是有益的,是寶寶心智發展的基礎。太聽話的寶寶,規規矩矩、百依百順,不會冒險去犯各類錯誤,缺少探索的經驗,寶寶對新事物就會心存畏懼,遇到困難傾向于依賴他人幫助,表現出獨立性較差的特點。

  2、缺乏主見

  太聽話的寶寶容易缺乏主見和創造力。因為從小被訓練得十分溫順,你不讓碰的東西堅決不碰,使得寶寶接觸事物的範圍變窄,大腦受的刺激變少,提不出問題,更不會與你争論。偶爾有自己的想法,也因為習慣于聽從、依賴父母而缺少堅持。西方人認為應該允許寶寶“固執”,因為那裡面可能有執著;應該允許寶寶“不聽話”,因為那裡面可能有創造。

  3、膽小怕事

  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太聽話的寶寶總是接受父母的指導,雖然少犯錯誤,但也喪失了從挫折中重新站起來的信心。因為懼怕犯錯,所以對什麼事都比較回避,不敢說、不敢想、不敢做,表現得膽小怕事。長大後,往往難以适應競争環境,影響個性發展。

  TIP

  寶寶小時候聽話可以幫助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但等大一點了,寶寶還是唯唯諾諾,你就應當注意了。

  4、容易患心理問題

  “你家寶貝真聽話,真乖。”聽到這樣的贊揚,很多媽媽都很自豪。但實踐發現,過于聽話的寶寶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過于聽話的寶寶往往産生于管制較嚴的家庭。父母要求寶寶“聽話”,而且常常是命令式的,甚至剝奪寶寶思考與選擇的權利。寶寶失去思考和辨别力,無論什麼事情都依賴于父母,缺乏與環境的互動,容易造成個性上的缺陷。由于不懂得反抗,習慣逆來順受,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寶寶的消極情緒往往得不到适時發洩和疏導,容易出現抑郁、焦慮或者頭痛等身心疾病。

  家庭教育應避免寶寶太聽話

  寶寶的社會經驗有限,需要得到你的指導和建議,但這并不意味着寶寶什麼事情都應該聽你的。在談到解除傳統思想禁锢問題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六大主張”,十分精辟,他鼓勵爸爸媽媽讓寶寶放開手去做,開開心心去生活。

  1、解放兒童的頭腦,使其從道德、成見、幻想中解放出來;

  2、解放兒童的雙手,使其從“這也不許動,那也不許動”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3、解放兒童的嘴巴,使其有提問的自由,從“不許多說話”中解放出來;

  4、解放兒童的空間,使其接觸大自然、大社會,從鳥籠似的學校解放出來;

  5、解放兒童的時間,不過緊安排,使其從過分的考試制度下解放出來;

  6、給予民主生活和自覺紀律,因材施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