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本草,中國唐代的本草專著,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食療專著,集古代食療之大成,為中國和世界醫學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作者孟诜(621-713),河南汝州人;被譽為世界食療學的鼻祖。
該書名稱來源,有争議。範行準認為,該書原本是孟诜《補養方》,經張鼎增補後,并重新命名;也有觀點認為,該書在《千金要方》食治篇的基礎上,增訂而成,書目見《舊唐書·藝文志》。
此書是唐代食物藥治病專書。原書早佚,僅有殘卷及佚文散見于《醫心方》、《證類本草》等書中,各本所存佚文出入很大。1907年敦煌出土該書殘卷,存藥26味。全書共3卷。原書有條目138條,據《嘉佑本草》記載:“張鼎(唐開元間人)又補其不足者八十九種,并歸為二百二十七條。皆說食藥治病之效。”書中除收有許多卓有療效的藥物和單方外,還記載了某些藥物禁忌。所載食療方下均注明藥性,其次分記功效、禁忌,其間或夾有形态、産地等。另有動物髒器的食療方法和藻菌類食品的醫療應用,産婦、小兒等飲食宜忌等記述。該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食療專著,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食療專著,後世多有引用,是一部研究食療和營養學的重要文獻。
從現有殘存佚文看,有不少條為《唐本草》失載的藥物。如荞麥、綠豆、菠菜、白苣、胡荽、鲈魚、鳜魚、石首魚等,都是本書首次記載。所錄波斯石蜜、高昌榆白皮等,能反映亞洲中部地區使用食療藥的情況。
《食療本草》對研究本草文獻及飲食療法發展史,有重要參考價值。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在敦煌莫高窟中發現該書古抄本殘卷,收有從石榴至芋共26種藥物的條文,現存英國倫敦博物館。1930年日本中尾萬三考察、校定了該書,以《食療本草考察》為名。全書分兩編,載藥241種,是近代最早的一種輯本。1980年秋,人民衛生出版社約請謝海州、翁維健、馬繼興、鄭金聲等專家學者,根據中國學者羅振玉主編的《敦煌石室碎金》中轉抄的《食療本草殘卷》及所收的其它資料,重新進行校輯,1984年書成,7月第一次印刷終使世界上現存最早,在本草史上占有較高地位的食療專著,以嶄新的面貌,重新與世人見面。
内容摘錄
鹽
(一)蠼尿瘡:鹽三升,水一鬥,煮取六升。以綿浸湯,淹瘡上。〔證〕
(二)又,治一切氣及香港腳:取鹽三升,蒸,候熱分裹,近壁,腳踏之,令腳心熱。〔證〕
(三)又,和槐白皮蒸用,亦治香港腳。夜夜與之良。〔證〕
(四)又,以皂莢兩梃,鹽半兩,同燒令通赤,細研。夜夜用揩齒。一月後,有動者齒及血齒,并瘥,其齒牢固。〔證〕
石燕
(一)在乳穴石洞中者,冬月采之,堪食。餘月采者隻堪治病,不堪食也。食如常法。〔嘉·證〕
(二)又,治法:取石燕二十枚,和五味炒令熟,以酒一鬥,浸三日,即每夜卧時飲一兩盞,随性(多少)也。甚能補益,能吃食,令人健力也。〔嘉·證〕
黃精
(一)餌黃精,能老不饑。其法:可取甕子去底,釜上安置令得,所盛黃精令滿。密蓋,蒸之。令氣溜,即曝之。第二遍蒸之亦如此。九蒸九曝。凡生時有一碩,熟有三、四鬥。蒸之若生,則刺人咽喉。曝使幹,不爾朽壞。〔證〕
(二)其生者,若初服,隻可一寸半,漸漸增之。十日不食,能長服之,止三尺五寸。
服三百日後,盡見鬼神。餌必升天。〔證〕
(三)根、葉、花、實,皆可食之。但相對者是,不對者名偏精。〔證〕
甘菊〈平〉
其葉,正月采,可作羹;莖,五月五日采;花,九月九日采。并主頭風目眩、淚出,去煩熱,利五髒。野生苦菊不堪用。〔證〕
自制食療茶可治多種疾病
杏茶飲料
杏幹、茶葉同泡即成杏茶飲料。常飲可止咳、平喘、祛痰、潤腸、通便。
棗茶飲料
紅棗與茶同泡成棗茶飲料。常飲有明顯的抗癌、防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加甘草同泡,對貧血、婦女更年期盜汗等有一定改善作用。
梨茶飲料
梨去皮切塊與茶葉同泡成梨茶飲料。有保肝助消化作用。
山楂茶飲料
山楂與茶葉一起泡成山楂茶飲料。有明顯的降膽固醇、降血壓、利尿、鎮靜等功效。還可清淤血、消積食、止腹瀉、解毒化痰、輔助治療小兒疝氣。
香蕉茶飲料
将香蕉剝皮研碎加入茶葉,再加适量蜜糖飲用,對治療高血壓、動脈硬化、消化性胃潰瘍、冠心病等效果特佳。
柿霜茶飲料
柿霜與茶葉同泡成柿霜茶飲料,對肺熱、喉痛咽幹、口舌生瘡等有療效;柿蒂與茶葉制成柿蒂茶,可治呃逆、百日咳、夜尿症;柿樹葉制成柿葉茶,可利小便、通大便、穩定血壓。
荸荠茶飲料
荸荠和海蜇皮各50克,茶葉5克,水煎服。可防治陰虛火旺、大便結燥、肺熱咳嗽、高血壓等;用新鮮的荸荠榨汁,加上茶葉飲用,可防治麻疹,并對肺熱患者有清火解熱的作用。如用新鮮荸荠與适量石膏、茶葉煮湯飲用,可預防流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