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蜜是四大冬蜜之一,蜜呈淺水白色,結晶細膩乳白,略帶花香,味道甜潤微酸,深受廣大蜂友和消費者的喜愛,最近正值枇杷花期,對于蜂群的一些管理是需要注意的。
一、不宜過早入場
枇杷作為冬季四大蜜粉源植物中種植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的一種,已經被許多轉地放蜂的蜂友放入周年采集計劃之中,且蜂友轉地路線的規劃多由相熟的蜂友介紹,這也導緻在采集枇杷蜜時,容易出現一地多個蜂場的現象,若是相互之間沒有規劃好場地,更容易導緻單位面積内蜂群數過多。
由于枇杷多是成片種植,周邊難有其他可以輔助繁蜂的蜜粉源,若是在枇杷還未開花或僅有少數開花時入場,蜂群繁殖隻能依靠巢内原有儲蜜或是人為補助飼喂。
缺蜜時期總是容易引發蜂群盜蜂現象,此時若補助飼喂出現操作失誤,更引發蜂場間的大規模盜蜂,糾紛不斷。
二、适當緊脾,采蜜時須兼顧繁蜂
枇杷蜜采集期,外界晝夜溫差較大,應保持箱内蜂多于脾,便于蜂群結團保溫,為了避免早晚蜜蜂出巢采集損失過大,在采集枇杷蜜時不可對蜂群采取保溫措施,且可以在早晚通過适當開大巢門,打開通風口的形式進行"凍蜂",使蜜蜂僅有在午間氣溫高時才外出采集。
枇杷泌蜜猛,采集蜂勞動強,壽命短,為保證蜂群能平安度過一整個冬季,并快速春繁,在采集過程中應兼顧繁蜂。可用隔王闆将蜂群内分隔成有王育子區和産蜜區,避免出現蜜壓子脾,确保既能産蜜,也能正常繁殖。
三、規範管理,嚴防盜蜂
采集過程中難免出現天氣驟降,緻使采集蜂凍僵在外,如此大量的采集蜂棄置實為可惜,不妨将其收集起來。
切記!不可将收集到的蜜蜂随意倒入某一蜂群中,蜜蜂蘇醒後有可能因為原有記憶回巢,但也記住了這一蜂群的情況,易引起後期盜蜂!此時應将收集到的蜂放置某一溫暖處,如帳篷内,待其全部複蘇後帶回至蜂場附近,它們便可自行回巢。
四、及時退場越冬
枇杷花開後期,隻有少量尾花,蜜粉均少,此時再進行采集,無疑會加重蜂群損耗和食物消耗,不如及時退場準備越冬,為春繁打好基礎。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枇杷蜜雖好,但花開冬季,采集期間外界溫度不穩定,既影響枇杷泌蜜情況,也會凍傷外出采集蜂,盲目前往采蜜風險較大。極易造成既無蜂蜜收獲,還使蜂群數驟減的情況出現。
采集前一定要先了解采集枇杷蜜期間的溫度,預測當年枇杷的泌蜜情況,還可以根據經驗将其泌蜜的大小年作為參考,綜合多方面考慮決定是否前往采集。
文章來源:蜂博士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