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的常識

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的常識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10 12:07:12

  現在的生活條件跟幾十年前相比是好了不少,但是人的身體健康卻不是比以前好了,很多人都不幸得了一些疾病,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就是其中的一種,其中以上班族居多。專家表示上班族比較容易得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的主要原因是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下面先去了解一下這個疾病的相關常識吧!

  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是指體表可視靜脈發生的血栓性炎症,好發于上肢的頭靜脈、貴要靜脈,及下肢的大隐靜脈、小隐靜脈,及其細小的屬支。臨床表現為沿淺靜脈走行部位紅、腫、熱、痛,有條索狀物或硬結節,觸痛明顯,是臨床上常見疾病。

  病因

  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可以由不同的原因引起。臨床上可分為3類:

  1、化學藥物刺激引起的淺靜脈炎

  靜脈内注射各種刺激性溶液,如高滲性葡萄糖溶液,各種抗生素,烴化劑,有機碘溶液等,均能在受注射的淺靜脈内膜上,釀成化學性刺激,繼而出現明顯的炎性反應。

  2、導管長期留置于靜脈内

  常可使靜脈壁遭受直接損傷,緻血栓形成,并迅速出現炎症反應,常見于大面積燒傷,嚴重創傷及大手術等危重病人。

  3、下肢靜脈曲張

  無論是屬于大隐靜脈或小隐靜脈的屬支,由于靜脈血淤滞,足靴區皮膚常因營養性變化,承受慢性感染,可使曲張的靜脈受缺氧和炎症性損害,導緻血栓性淺靜脈炎。

  臨床表現

  1、有反複靜脈穿刺、靜脈内注射藥物、高滲溶液或下肢靜脈曲張病史。

  2、病變靜脈區呈紅腫索條狀,明顯疼痛和壓痛,局部皮溫升高。急性炎症消散後,索條狀物硬度增加,皮膚留有色素沉着,一般無全身症狀。

  3、若病情反複發作、此起彼伏者,稱遊走性血栓性靜脈炎,以小腿和足部淺靜脈炎為多見。

  由于受病變累及的都是中小淺靜脈,管腔内雖有血栓形成和堵塞,但也不會引起靜脈血液障礙,整個肢體腫脹較少見。

  臨床上表現往往是在肢體或軀幹淺靜脈附近的一個區域内,驟然出現多數散在紅色結節,有疼痛和觸痛并與周圍有炎症的皮膚粘在一起,病變外形呈線狀,病變靜脈觸之是一條堅硬索狀物,可分批出現,本病的特征是:結節很快消退,大多數僅持續7~18天後,索狀物逐漸不明顯,最終消失。全身可出現低熱,白細胞總數增高,血沉加快等反應。

  希望大家看完上面文章後能夠記住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的這些常識,上班族們一定不能經常呆在電腦前,工作一段時間要休息一下,這樣患上靜脈炎這樣的疾病的概率就比較低了,自己也會舒服很多。不過萬一知道自己得了靜脈炎這樣的疾病的話,也不要過于擔心,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就可以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