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壹粉92428003”侯先生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反映,他去年在上宸集團交了近2萬元的裝修首付款,簽訂合同約定今年4月開始裝修,結果裝修還未開始,這家裝飾公司竟然失聯,辦公地也人去樓空。他向當地派出所報警,竟然發現和他一樣被不同名的裝飾公司騙的有數百戶居民,被騙金額從1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他們懷疑遭遇了騙子裝飾公司的套路。
交完裝修首付款,裝飾公司跑路了
“我買的期房是毛坯。去年4月,上網看到一家名為上宸幸福家裝飾公司搞活動,當時說交66000元就可以裝出8-9萬元的效果來,我就心動了。”侯先生說,他買的高新區的房子合同約定是今年4月底交付,看到廣告後,他還專門去實地看了裝飾公司,發現這家公司裝修很氣派,網上搜索發現這家“上宸幸福家”還是一家連鎖公司,在全國都有分公司,加上覺得價格很合适,他就在去年4月交了19800元裝修預付款,還簽了一份裝修合同,約定交房後施工。結果最近他找裝修公司商議施工的事時,卻發現裝飾公司已經人去樓空了。
記者看到,侯先生提供的《建築裝飾工程施工合同》顯示,承包方(乙方)是青島嘉合美潤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合同約定總價款為人民币66000元,侯先生提供的收據顯示:“定金20% 首期款10%,共計19800元。”“因為一直是跟上宸幸福家談的,當時我看到這個嘉合美潤時也覺得不對,就提出來為什麼不是和上宸公司簽合同,業務員就解釋他們是上宸公司的下屬公司,我也就沒再懷疑。”侯先生說,最近他快交房了,準備聯系裝飾公司施工時,卻發現業務員的電話已經打不通,原來在黑龍江中路上的“上宸大廈”也已經人去樓空。
被騙者大有人在,維權群裡已有超200戶
侯先生向上宸幸福家裝飾公司所在地的李滄區虎山路派出所報案,沒想到被騙的大有人在。“光在這個派出所報案的就有差不多200戶,我們成立了一個維權群,這個群裡總共有250多人。各家被騙的經曆都差不多,有些人交了錢壓根沒施工,像我一樣,也有一些人剛剛開始施工,被騙的金額從1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侯先生說。
傅女士要給老人和自家兩套房裝修,簽了兩份合同,結果被騙了兩份錢。“我們老人的房子是在東田社區,我們的房子在八大湖,當時他們就說要把我們房子裝成樣闆間,會争取到最大優惠,結果東田社區那套房子合同是6萬元,隻給簡單施工了水電後就停工了,讓我們補交95%的裝修款,我們交齊後直接停工了,再催就說公司沒給撥款,到公司去找就說公司沒收到款,各種推。”傅女士說,八大湖那套房子合同總價是12.5萬元,她交了4萬多的首期款後到現在也沒施工。公司已經聯系不上,之前聯系的施工總監微信已經将她拉黑,無奈之下,她隻能到李滄區虎山路派出所報警。“這樣我家前後被騙了十來萬吧,比我們多的也有,有一位老人交了60多萬的裝修款,甚至都沒進場。”傅女士說。
套路滿滿,涉案金額或已超千萬元
“他們就是交錢前一套,交錢後又一套。”傅女士說,這些裝飾公司全是套路,也有很多不同的公司名字,很多被騙者通過調查轉賬記錄發現,這些公司很可能是同一撥人。根據多名當事人反映,這些裝飾公司名字有“青島嘉合美潤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上宸幸福家 ”“上品觀唐設計裝飾有限公司”等五花八門,套路都差不多,忽悠交錢後要麼不施工,要麼隻開工一點後再催交尾款,交完尾款也不見施工。
據被騙市民的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21年11月10日,聯絡到104戶受害家庭全部未履行合同,以各種理由和手段誘導交款後不施工。“那時涉案合同金額1358萬元以上、實際繳款到上宸賬戶金額802萬元以上,每家交款金額從1萬元到20餘萬元不等。”傅女士告訴記者,涉及人員主要有老年人、進城務工人員等,平均每戶交款7.7萬元,部分家庭繳納的裝修款超過個人全年收入。
記者了解到,早在2021年11月,青島市李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針對某市民的投訴進行了調查處理,并通知當事人稱,經查,該問題涉及兩個市場主體,分别為上宸幸福家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宸幸福家)和青島嘉合美潤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嘉合)。上宸幸福家與青島嘉合為合作公司,上宸幸福家重在宣傳及裝修設計,青島嘉合為上宸幸福家的施工單位,負責裝修施工。消費者簽訂合同為《家庭居室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合同》,由青島嘉合與消費者簽訂,合同首頁及簽字頁均加蓋青島嘉合合同專用章。4月26日,記者聯系李滄區虎山路市場監督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如今這起裝飾公司的投訴已經交由李滄區建管局牽頭處理。
沒人管?業主懷疑騙子已經換皮繼續騙
4月27日,記者聯系到李滄區建管局房産服務中心,一名負責人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10号《住宅室内裝飾裝修管理辦法》的有關條例規定,這些業主和裝飾公司之間屬于市場上民事平等的兩個主體,因雙方都有合同約定,屬于合同糾紛,依據《住宅室内裝飾裝修管理辦法》,他們也沒有監管權限,建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以走司法途徑,如果涉嫌犯罪,可以向警方部門反映。“去年陸陸續續接到市民反映這些情況,這些公司有着不同的分工,有的是偏重設計,有的偏重施工,簽合同都在‘嘉和美潤裝飾公司’上,目前我們光電話接到的反映超過100多起了,但是我們确實也聯系不到這些裝飾公司。”該負責人說。
“104戶的數據是去年的,到今年現在不完全統計的也已經超過200戶了,被騙的總金額也超過了1000萬元。”傅女士說,他們向多家部門反映過情況,包括李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李滄區建管局,最後甚至都報警了,但是群裡沒有一戶能立案。“我們也咨詢了律師,律師說這些公司早就研究透了法律的空子,他們注冊公司的法人都是在外地,官司我們肯定是赢的,但是執行不了。我們曾經聯系了一個裝修公司的法人,這人是新疆的,但他都不知道他名下竟然被注冊了公司,說願意配合我們調查。”傅女士說。據介紹,有受騙的業主聯系新的裝修公司時,赫然發現新公司的收款人姓名很“眼熟”,都曾在群裡多次出現過。
事情有無解決辦法?後續進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也将繼續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