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鄉村振興沛縣有規劃嗎

鄉村振興沛縣有規劃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20:59:54

鄉村振興沛縣有規劃嗎?落實治國理政新方略推進“兩聚一高”新實踐,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鄉村振興沛縣有規劃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鄉村振興沛縣有規劃嗎(沛縣打造全國生态修複治理和傳統産業轉型示範區)1

鄉村振興沛縣有規劃嗎

落實治國理政新方略

推進“兩聚一高”新實踐

踏青時節,沛縣安國鎮一片占地9000畝的濕地公園成為“驢友”野營的絕佳去處。這裡,擁有十裡蘆葦蕩、百果花園島、千畝荷花塘、萬鳥栖候區等多處景觀,常年生活着100多種野鳥,水下魚群密集。安國濕地,已成沛縣旅遊的一張新名片,而就在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蕪的采煤塌陷地。

沛縣素有煤城之稱,境内探明煤炭儲量15.47億噸,年産煤炭1460萬噸,占全省近七成。上世紀70年代以來,煤礦開采在當地累計造成8.27萬畝土地不同程度的塌陷。

“沉重的負擔,也可變資源。”沛縣縣委書記李淑俠說,通過在采煤塌陷區構築生态修複、生态治理、生态保護三道防線,同時推動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因地制宜将“地球傷疤”打造成耕地、魚塘、濕地、景觀和産業基地,發展起一個個綠色新城。近些年,沛縣已完成2.57萬畝塌陷地治理,決心打造全國生态修複治理和傳統産業轉型示範區。

記者來到張雙樓煤礦,礦區旁邊一片150多畝的麥地裡,青青麥苗長勢喜人。該礦征遷科科長袁新業告訴記者,這裡塌陷後,在地下回填20萬立方米煤矸石。通過表土剝離,剝出一米深的熟土,填入兩米深的煤矸石,讓廢棄物有了去處,也讓塌陷地恢複成耕地。正在田裡耕作的農戶趙鳳英說:“在這裡種糧3年,一畝地能收千把斤糧食,不孬!”

回填,隻是沛縣治理塌陷地的手段之一。當地還把整治工作與尾水導流、黃河故道開發、濕地建設相結合,加大生态環境修複力度。與此同時,塌陷地形成的水面和廢棄地上,光伏産業正在興起。

在焦劉莊村,一排排光伏電闆架設在700多畝塌陷地上,場面壯觀。這裡土壤堿性大,不宜複墾搞種植,塌陷地閑置浪費,而發展光伏發電項目缺少空地,兩者就這樣巧妙結合。目前,沛縣依托塌陷地土地資源,已引進多家光伏發電企業,光伏電站裝機總規模達100萬千瓦,正在推進國家“光伏發電前沿技術依托基地”建設。協和新能源公司區域總經理趙宇告訴記者,他們在沛縣的項目每畝地租金600元,年平均發電量1900萬千瓦時,利用小時數在1240小時以上,平均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895萬噸,相當于節約7600噸标準煤。

曾經的煤城變了模樣,生活在礦區的百姓也有了綠色新家園。楊屯鎮主任科員蔡建超說,當地塌陷了9000多畝,是村莊搬遷的重地,按照有關辦法,搬遷村民每人可以分到30平方米的房子。兩年前,西仲山村農戶杜宗川一家四口,搬進鎮上120平方米新房。“以前住的土房子塌了,瓦房上到處是裂紋,和現在住的沒法比。”64歲的老杜在村子塌陷後形成的水塘裡承包20畝魚塘,從種地農民轉型為漁民。

在沛縣,塌陷地搬遷村民已有11萬多人,涉及32個村,這項工作還在不斷推進。沛縣在塌陷地集中的北部地區進行一體化打造,推進産業發展、城鎮建設、環境保護等各類規劃的“多規融合”。在楊屯鎮,規劃建設2平方公裡新鎮區,目前已建成安置房100萬平方米,文體中心、中小學、醫院等配套一應俱全。沛縣國土局副局長劉新敦說,縣裡還聯手中國礦業大學,正在編制未來15年采煤塌陷地統籌利用規劃,全面推進綜合整治,建設新礦城、新礦區、新農村。

整治塌陷地,是沛縣生态建設的生動實踐。近年來,沛縣突出以水潤城、以文化人的生态追求,推動老城區文脈相傳、功能完善,新城區水景一色、品質高端,小城鎮特色鮮明、鄉情濃郁的發展格局,打造“一城好水、兩漢源頭”的城市品牌。當地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達228天,綠化覆蓋率45.19%,在蘇北率先通過國家級生态縣驗收。(劉宏奇 劉剛 王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