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雨萌 圖丨來源于網絡
高考剛結束,《少年派》踩着點兒開播了。
這天時地利,我服了。
跟劇名裡的“少年”相比,牢牢吸引住我目光的,卻是張嘉譯和闫妮這對中年夫妻。
因為他倆真的太有CP感了!
闫妮在劇裡叫王勝男,一聽名字就知道:是個要強的女人。
為了讓女兒全副身心備戰高考,把女兒送進了寄宿制學校。
剛送進校門,張嘉譯還在目送孩子,王勝男就開始哭唧唧了。
這倆夫妻顯然不在一個頻道,但又像極了多年的老夫老妻。
因為對彼此的脾氣性格太了解,所以要哭就哭吧,男主人嘴裡嘟囔兩句、安慰一下,意思就到了。
等上了車回過神來,闫妮變了一副面孔,大吃丈夫的醋:為什麼要給女兒同學的漂亮媽媽獻殷勤!
張嘉譯也是求生欲滿屏: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等下班回到家,一個心裡想着孩子,呆呆地看夕陽,另一個剛進門就喊着要吃飯。(簡直跟我爸一模一樣)
這才是生活的樣子,特别是人到中年後生活的樣子。
這種實打實的煙火氣息,我覺得是來源于編劇六六和九枚玉的功力,她們沒有耍什麼花招,而是把家家那本難念的經攤開來給你看,讓人有種感同身受的親切感。
劇作的紮實,也給了張嘉譯和闫妮用武之地,開創了一種獨特的中年熒幕CP感。
一起生活的時間長了,早就多年夫妻成戰友,根本不會有心思撒什麼狗糧,而是什麼損人的話張嘴就來,而且有理有據讓人無法反駁。
起床不疊被子,吃飯吧唧嘴,尿尿不掀馬桶圈……家家戶戶的主婦都是這麼嫌棄“我家那不成器的男人”。
分手和離婚一天能說八百遍,但也就是口頭上說說,并不付諸行動。
女兒貪吃貪睡還不聽話,那一定是當爹的基因不好。
損不損?損。甜不甜,不,還有點辣耳朵。
但即便這樣,張嘉譯卻說,闫妮是他遇到過的所有戲裡最嗲的媳婦。
這種“嗲”是包裝在唠叨下的撒嬌,隻有幾十年的老夫老妻才能領略。
闫妮辛苦做了一桌菜,女兒不領情,隻能把無名火撒到張嘉譯頭上。
看看張嘉譯的回答,不是“關我什麼事”,也不是“能不能少說兩句”,而是“我也就是沾沾孩子的光。”
潛台詞是,這都是你辛苦做給孩子的,孩子不懂,我還能不懂嗎?闫妮的一團怒火就像拳頭打在棉花上,化為無形了。
對于中年夫妻來說,還有一個橫在兩人面前的巨大課題:孩子教育。
為了女兒的高考争吵不斷,張嘉譯已經深谙這對母女的脾氣:第一出喜相逢,第二出兩生厭,第三出惜别離。
媽媽刀子嘴豆腐心,明明是關心,張嘴卻變成了批評。
這時候隻有當爹的及時出現,才能化解困局。
女主人的火本就是虛張聲勢,男主人剛好接得住,而且應對得剛好在點子上,倆人就像在跳交誼舞,你進我就退,你轉圈我也轉圈。
離婚什麼的,隻是随便說說。對中年夫妻來說,互怼隻是一種正常的溝通方式,就像是撓癢癢,不癢了,接着繼續過。
中年男人表達愛意的方式也非常鋼鐵直男。
陌生男人敲門,一句“勝男”就足以調動全身所有的警惕神經。
上一次在《一仆二主》裡演CP,張嘉譯就貢獻了一波中年鋼鐵直男的表白教程:
你睜眼我就活了,你一閉眼我就死了,你眼睛一眨一眨,我就死了千百回了。
請問這都是什麼神仙撩妹情話???
你說愛情讓人變成一個傻瓜?好,那我願意當一個傻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