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孩子的病到底“生”在哪裡

孩子的病到底“生”在哪裡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15 11:47:09

  目錄:

  第一章:孩子的病“生”在哪裡

  第二章:小鼻子堵了怎麼辦

  第三章:清淡飲食要從幼兒開始

  孩子生病是家長最煩惱的事情,因為孩子太小,并不知道自己哪裡生病了,讓家長們總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怎麼樣才能知道孩子是哪裡生病了呢?

  孩子的病“生”在哪裡

  雖然檢查疾病是雖旃是醫生的職責,但在就診時醫很難有充分的時間對每一個生病孩子進行詳細的檢查 。如果你在帶孩子就醫前對孩子的狀況有存受兄有個基本了曬,就可以與醫生更好地交流效果肯定會好一些。

  反複出現的小毛病 孩子經常出現的問題大多都是呼吸道問題,如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這種呼吸道感染的部位。往往比較固定,反複在一個部位。那麼,就需要注意一下:孩子經常得的是咽炎、喉炎,還是扁桃體炎……

  比如孩子經常得的是咽炎,醫生會特别注意到這次咽炎有沒有發作。還有喉炎,如果孩子有喉炎的病史,那麼每次感冒一定要醫生說。醫生就會特别關注,他會根據這個來處理。

  尤其是扁桃體炎,每次發作,扁桃體都會增大,再縮回去也不會至原來的水平。發作一次增大一次,到一定程度上就會出現慢性病變,使呼吸道通氣阻力加大孩子就會睡覺打呼噜,時間長還會慢性缺氧,可能就要摘除扁桃體。醫生就可能會詢問家長 扁桃體腫了多長時間,如果你清楚地知道,就很有利于醫生做出診斷。

  中耳炎 如果孩子以前得過,一定要提示醫生,這樣醫生會重點去查。因為一般的兒科醫生裡沒有耳鏡,而孩子即便是感覺不太舒服也不太會說出來。如果你特别提示一下,會提醒醫生敲些特别的檢查。

  發燒 孩子發燒了,家長往往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體溫上。如果燒不退,就會千方地 計地讓溫度降下來,而一旦燒退了,就一下子放松了。可是,你是否關心過孩子為什麼發燒?其實發燒永遠是個結果,不是原因。而背後的原因,比如咽炎、喉炎、扁桃體炎,甚至中耳炎等,才是反反複複引起發燒的禍首。如果找不到原因,退燒的治療往往不能持久。反複發燒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痛苦。

  肚子疼 如果是飯前疼,吃過飯後緩解,有可能是幽門螺旋杆菌感染甚至是胃潰瘍;而如果是吃過飯後疼,尤其是小孩,也許隻是他的胃腸蠕動不規律,一大便就好了,這算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孩子肚子疼,你能告訴醫生孩子是在飯前疼還是飯後疼嗎?

  過敏 如果是食物過敏,醫生會問出疹前吃了什麼?除了你給孩子吃的,别人是不是也給孩子吃過什麼了?如果是接觸性皮炎,醫生會問你接觸過什麼特别的東西嗎?孩子病了,你一定會很緊張,希望他快點好。但别忘了仔細地想一想: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在生活中更加細緻地了解孩子的身體,這樣你不僅在孩子生病時能與醫生進行更好的交流,幫助孩子盡快痊愈。而且,你還會知道如何更好地保護他的身體。

  小鼻子堵了怎麼辦

  從鼻子的生理、解剖角度來看,寶寶比成人更容易出現鼻塞。這是因為,寶寶的鼻黏膜内血管相對于成人更豐富,寒冷空氣刺或病原體侵犯後易引起炎症,鼻黏膜充血腫脹,鼻腔内分泌物明顯增加而出現鼻塞。加之寶寶的鼻腔小,自己又不會清理,鼻涕或鼻痂容易堵塞鼻腔,影響呼吸,寶寶常常會哭鬧、煩躁不安,嚴重時張口呼吸,并影響吃奶及睡眠質量。

  媽媽必知的招數

  當寶寶出現鼻塞系列症狀時,媽媽可先采取一些方法,不必急于去醫院。

  l.輕拭鼻涕

  用柔軟的紙巾輕輕擦除寶寶流出的鼻涕。擦拭次數多了,寶寶皮膚會發紅甚至破損,可用溫熱的濕毛巾将鼻子及周圍輕拭幹淨,然後塗上潤膚品加以保護。

  2.清理鼻孔

  寶寶鼻孔内有鼻痂時,可用嬰兒棉棒清除。具體做法是:寶寶平卧或由媽媽懷抱,媽媽左手固定住寶寶頭部,右手取幹棉棒壓住鼻痂,稍快速旋轉棉棒後退出,此時可将鼻癡連同鼻腔内的幹鼻涕條帶出。由于寶寶的鼻孔(醫學上稱鼻前庭)很短,所以鼻孔内超過0.5厘米深的鼻痂就不要用棉棒去取,因有可能将鼻痂越捅越深,還容易損傷鼻黏膜。此時可先往鼻腔内滴1-3滴溫水或魚肝油軟化鼻痂,待其往外排出些後再用棉棒取出。

  3.緩懈鼻塞

  蒸汽吸人:可使用媽媽美容用的蒸臉器,讓寶寶面對蒸臉器距蒸汽出口10厘米左右,每次吸入5-10分鐘,這樣可使鼻腔濕潤,降低鼻涕黏稠度而利于排出但要小心蒸汽溫度,避免燙傷。

  按摩及熱敷:可用手指輕揉寶寶鼻翼兩側,或使用溫熱的毛巾敷寶寶鼻部,使鼻腔内的血液循環改善,以減少鼻黏膜充血腫脹。

  4.增加寶寶舒适度

  因為鼻塞,寶寶會張口呼吸使大量水分丢失,導緻喉幹舌燥,故應讓寶寶多休息、多喝水,還可使用加濕器增加房間濕度。

  是時候向醫生求援了

  如果寶寶鼻塞嚴重,可由兒科醫師選用含有輕微血管收縮成分的滴鼻劑治療,在喂食或睡前15~20分鐘滴鼻,但使用時間不宜超過5天。由于這類滴鼻劑内含有麻黃堿,有收縮血管、興奮心目等作用,故1個月内的寶寶不宜使用,可選用高滲鹽水(5%氯化鉀滴鼻,因高滲鹽水可将鼻黏膜内水分吸出,從而減輕腫脹。

  此外,若寶寶鼻塞伴有發熟并嚴重影響到呼吸及睡眠質量,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了。

  清淡飲食要從幼兒開始

  對于孩子而言,我們所說的清淡飲食指的是少油、少糖、少鹽、不辛辣的飲食,也就是說口味較為清淡的食物。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這種飲食最能體現食物的原汁原味,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營養成分,有利于營養素的消化吸收,有利于健康。

  嬰幼兒時期是味蕾和口味偏好形成的關鍵時期,讓孩子能品嘗到各種食物的原味,對孩子來說受益終生。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家長往往按照自己的想法為孩子設計美味食譜,在食品制作時,自然就會在食品中添加一些調味品,以引起孩子對食物的興趣。久而久之,孩子就不願意接受原味食品,誤認為原味食品淡而無味,逐漸喜愛味重的食品。

  嬰幼兒由于各器官尚未發育成熟,消化器官發育不健全,腎髒發育也不完善,如果膳食制作不當,就會影響孩子健康,甚至對其一生都會産生深遠的影響,比如:

  ★過多的鹽會加重孩子腎髒的負擔,損害其腎功能,甚至誘發高血壓等兒童成人病。

  ★過多的糖會使孩子的牙齒脫鈣、軟化,容易發生齲齒;引起反酸、高滲性腹瀉;也會傷及脾胃消化功能,影響食欲。

  ★過于油膩、黏滞的食物等對于嬰幼兒來說難以消化,容易引起脂肪痢;可影響鈣質的吸收;可導緻孩子超重、肥胖等。

  ★辛辣食物,如辣椒等香辛調味品,過于刺激腸道蠕動,容易導緻孩子消化功能失調,表現為腹瀉、上火、情緒急躁等。

  ★油炸食品雖然香味誘人,但經過油炸後不僅其營養價值降低,而且會産生一些有害物質,危害健康。孩子食用後,可能導緻咽喉不适或發炎、口氣重、睡眠不安甯、指甲根部倒刺、嘴唇殷紅或幹裂等。

  從小培養孩子均衡清淡的飲食口味和習慣對孩子一生都是有益的。所以,孩子的飲食應該是這樣的:

  1.食物多樣化、以谷類為主。多吃新鮮的綠色食品,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2.每天應保證适量的奶及奶制品、豆類、魚、禽、瘦肉、蛋等食物的攝入量,以保證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熱能及各種營養素的需要。

  3.在兒童膳食的制作方面,特别是在口味上宜淡不宜鹹、提倡清淡飲食,防止因食品的粗制濫造,損害孩子的消化功能和髒器功能。講究用天然食物調色、調味及造型,引起孩子的食欲與興趣。

  4.盡量少給孩子吃零食。因為大多數零食屬于高脂肪、高鹽、高糖、味濃的食品,這些食品會增加孩子胃、腸、肝、腎的負擔,對健康不利。

  結語:你的孩子健康嗎?孩子從來都是那麼的脆弱,需要家長們的細心呵護,你夠細心嗎?(文章原載于《健康文摘》,刊号:2012.05,作者:周立/李群豔/黃連珍,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