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錯誤吃飯危害健康 遠離5種就餐陋習

錯誤吃飯危害健康 遠離5種就餐陋習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8 06:20:08

  目錄:

  第一章:警惕 這5種不良就餐習慣危害健康

  第二章:20個正确吃飯妙招 這樣吃飯更健康

  第三章:正确教導寶寶吃飯的好方法

  現在有很多人吃飯方式不對,總是習慣蹲食、暴食等,其實這些方式會嚴重危害健康。那麼如何吃飯健康呢?吃吃飯的正确方法有哪些?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盤點了5個錯誤吃飯方法,并且告訴大家20個健康吃飯妙招,快來看看學學吧。

  警惕 這5種不良就餐習慣危害健康

  生活中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容易被人忽視,如果我們能認真重視并及時糾正這些毛病,對健康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1)蹲食

  一些人有蹲食的習慣,其實經常蹲食既容易引起消化功能失調,還可能形成消化道潰瘍。一般來說,站着吃飯最科學,坐之次之,而蹲食則是最不科學的。

  (2)快食

  有的人吃飯“狼吞虎咽”,這很容易造成胃炎和潰瘍。

  (3)燙食

  這種習慣很不好,燙食會損傷食道粘膜,刺激粘膜增生,留下的瘢痕和炎症,長久下去可誘發癌變。

  (4)暴食

  暴食會引起嚴重的消化不良、腹痛和腹瀉,有的還發生急性胃擴張和胃出血,如搶救不及時,還可能危機生命。暴食還是肥胖和糖尿病的發病因素。

  (5)鹹食

  有些地區的人特别喜歡吃過鹹的食物,菜裡、湯裡總是放很多鹽。鹹食過多是誘發潰瘍病和胃癌的危險因素,最大危害是容易造成高血壓。

  20個正确吃飯妙招 這樣吃飯更健康

  1.吃飯時挺直腰背

  人們吃飯時身體處于放松狀态,很容易含胸駝背。殊不知,這會使食道和胃部受壓,影響消化。此外,在矮桌前吃飯、坐在沙發上以及蹲着吃飯,都會造成腹部受壓,影響消化道的血液循環,久而久之可引發、影響心肺功能。正确的進餐姿勢是:挺直腰背,讓胃部不受任何壓迫。

  2.特别餓時喝點粥

  人在極度饑餓時食欲特别強,看到什麼都想吃。其實,此刻胃腸消化功能已經受損,如果大吃大喝很容易造成食滞。特别餓時,應少量進一些半流食,如粥、面或米線,然後再慢慢恢複正常飲食。尤其注意,特别餓時别進食牛奶、豆漿、酸奶和白薯,可能引起消化問題。

  3.兩餐間隔4—6小時

  兩餐間隔太長或太短都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太長會引起高度饑餓感,影響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太短,消化器官得不到适當的休息,影響食欲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裡停留的時間大約是4—5小時,因此,兩餐間隔4—6小時比較合适。

  4.先吃愛吃的食物

  桌上的菜,肯定有你偏愛的和不喜歡的,此時該先吃哪個?專家提示,先吃自己喜愛的食物,這會讓你在情緒上獲得滿足。愉快的心情能較快地産生飽脹感,避免吃得太多。

  5.飯後别馬上用腦

  飯後,體内的血液會集中流向消化器官,大腦相對缺血。此時用腦會引起精神緊張、記憶力下降等問題,還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因此,一定要在飯後休息半小時以上再進入工作狀态。聽聽音樂、散散步都是不錯的選擇。

  6.吃飯時不談掃興的事

  俗話說“食不言,寝不語”。吃飯時說話會使咀嚼食物的次數減少、唾液分泌減少,從而影響消化功能。美國一項最新研究則指出,就餐時談讨論複雜或令人掃興的問題,會影響人的食欲和消化,可以談論一些簡單愉快的話題。

  7.早飯吃熱的

  清晨,人體内的神經及血管都還處于收縮狀态,此時如果吃冰冷的食品,可能使消化系統發生痙攣。中醫認為,早餐應該吃熱食,保護胃氣。建議早餐選擇熱稀飯、熱麥片、熱豆漿等,再配上包子、面包等幹主食。

  8.飯後半小時再喝茶

  飯後不宜立即飲茶,否則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消化。同時,茶中的單甯酸和食物中的蛋白質混合後會産生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給胃增加負擔。飯後半小時再喝茶,能促進消化吸收,起到殺菌消毒和護齒的作用。

  9.晚上别吃冷飲

  晚上7點後,人體體液代謝下降,此時吃涼的食物,尤其是冷飲,不易消除疲勞還會影響睡眠。

  10.飯後甜點要少吃

  正餐已獲得了足夠的糖分,如果再吃甜點,人體會吸收多餘的葡萄糖、澱粉。吃過油膩的東西後尤其不要吃甜點。

  11.多吃深色蔬菜

  深色蔬菜是指深綠色、紅色、紫紅色的蔬菜。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天應該吃一斤蔬菜,其中深色蔬菜應占到一半以上,其維生素C含量比淺色的高一倍。舉例來說,深紫色茄子與淺綠色茄子,紫色洋蔥與白色洋蔥,紫甘藍與卷心菜,紫薯與紅薯、白薯,前者的營養價值都顯着高于後者。

  12.動、植物油混着吃

  光吃植物油會促使體内過氧化物增加,加快人衰老,還會影響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增加、結腸癌發病率。而動物油含有對心血管有益的多烯酸、脂蛋白等。專家提醒,用1份動物油、2份植物油制成混合油,可以取長補短。

  13.吃飯環境要安靜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顯示,随着噪聲增大,受試者感受食物甜味和鹹味的敏感度降低。研究還表明,嘈雜的就餐環境會使人的味覺變遲鈍。專家建議吃飯時不要選擇環境嘈雜的餐館,有輕柔音樂做背景可以讓人吃得更香。

  14.别一個人吃飯

  單獨進餐容易産生不良情緒,而且飲食單調,會造成營養失衡。和同事、家人一起吃飯,心情舒暢,胃液的分泌也相對旺盛,可使食物盡快地消化和吸收。此外多人一起吃飯,食品種類也多,每種吃一點容易達到營養平衡。

  15.骨頭湯加點醋

  人體對鈣的吸收利用受到多種因素制約。含鈣豐富的食品有牛奶、雞蛋、骨湯、魚蝦、黃豆等。胃腸道的酸度不足會影響鈣的吸收。因此,烹調食物時适當放些醋,可使食物中的鈣轉化成容易被吸收的醋酸鈣。

  16.每天吃一次纖維食品

  人體攝取了多餘的脂肪和蛋白質,與大腸杆菌作用,會變成有害的腐敗物。纖維質可把它們包圍并排洩掉。因此,每天最好吃一點粗纖維食物,如燕麥、糙米、薏米、紅薯、玉米等。

  17.多嚼硬的食物

  根據年齡不同,可适當補充一些硬的食物,如水果、甘蔗、生黃瓜等。這是因為較硬的食物要費勁去嚼,當咀嚼的次數增多或頻率加快時,大腦的血流量明顯增多,活化了大腦皮層,起到防止大腦老化和預防老年癡呆症的作用。

  18.細嚼慢咽

  細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專家建議,每吃一口飯就放下筷子,集中注意力在嘴巴的咀嚼上,每一口都要細細地咀嚼30次以上。

  19.少吃鹽

  新版美國飲食指南建議,每人每日所攝入的食鹽量應減少至2300毫克(約一茶匙)以内。而那些年齡超過51歲以及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每日所攝入食鹽量應減少至1500毫克以内。

  20.調味品别濫用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研究顯示,桂皮、小茴香等天然調味品中都或多或少含有黃樟素,它可引起肝癌。多吃不僅會口幹、咽喉痛、精神不振,還容易導緻胃酸分泌過多和胃脹氣。因此,在烹制食物時不要過度使用。

  正确教導寶寶吃飯的好方法

  吃飯原本是一種享受,可對有些孩子來說,吃飯就像災難降臨。許多父母為孩子不愛吃飯而傷透腦筋。千方百計滿足孩子的欲望,以達到讓孩子吃飯的目的,卻忽視小孩子的正确教育。要使孩子安靜地吃頓好飯,得有個正常的吃飯時間,形成規律,并可通過以下方法使孩子安靜下來。

  1.一個孩子不想吃飯,總是有些原因,或是病了、或是吃多了零食、或是心裡有什麼不愉快的事情影響食欲。假使孩子一時不想吃,你就不要苦苦哀求,否則,等于給孩子機會進行要挾。對撒耍賴不吃飯的孩子,餓他一頓半餐,下次他就會體驗到餓肚子的滋味。餓一天半日,對孩子身體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事後要向孩子講清道理。

  2.對孩子說“不要再吵了”、或者“不要再磨蹭了”的話,不宜超過兩次。如果孩子不能控制自己,你就得讓孩子離開餐桌直到他願意試着好好吃飯為止。

  3.等上大約五分鐘,然後問孩子(無論孩子在他的房間或是别的地方)是否想好好吃飯。如果說:“是的,”才能允許孩子回到餐桌旁。有時,孩子可能會故伎重演,在這種情況下,你應該告訴孩子:“我想你還是管不着自己,那麼,你現在必須離開這間屋子直到我們吃完飯為止。 無論孩子在不在餐桌旁,要記住經過觀察該知道哪種方法對你的孩子更為有效。

  4.有的孩子吃飯時坐不住,滿屋子跑,主要是有别的事情吸引着他。這時,切忌強迫孩子老老實實坐下吃飯。而應用”轉移視線“法,把孩子的興趣吸引到飯桌上來。最好能給孩子講解一些科學常識,比如:人為什麼要吃飯?吃下去的東西都跑到哪裡去了?一方面使孩子增長知識,另一方面使孩子産生興趣而增強食欲。

  5.飯桌上不要用:你喜歡吃這個嗎?這樣會助長孩子挑食個性。孩子吃什麼菜式,你應該心中有數,有什麼就讓孩子吃什麼。

  6.當孩子鬧得太過分時,你要孩子好好想想,并非常肯定地對孩子說:“我确實希望你能記住我們所制定的這些規則,這樣就不會把你從餐桌旁趕走,或者你會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獎品。我相信你能學會遵守這些規則。”

  如果這些方法有效的話,你隻需努力堅持做幾次就可以完全控制孩子就餐時的行為了。

  總結:養成正确的就餐習慣是非常必要,小編以上介紹的那六種吃飯方法,大家要遠離,根據小編推薦的正确方法去吃,這樣才能保健身體哦。(作者:清華,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