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救死扶傷的精神要世代發揚

救死扶傷的精神要世代發揚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6 09:36:27

救死扶傷的精神要世代發揚?人民日報據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12月抵達加納首都阿克拉以來,中國援加納第八批醫療隊已救治門診急診病人逾1000人次,手術149人次,搶救危重患者25人次,外出義診9次,服務2000多人次,他們以敬業和奉獻精神為改善當地人民的基本醫療狀況作出貢獻,用最真摯的方式讓中非友誼代代相傳,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救死扶傷的精神要世代發揚?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救死扶傷的精神要世代發揚(讓人道主義精神熠熠生輝)1

救死扶傷的精神要世代發揚

人民日報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12月抵達加納首都阿克拉以來,中國援加納第八批醫療隊已救治門診急診病人逾1000人次,手術149人次,搶救危重患者25人次,外出義診9次,服務2000多人次,他們以敬業和奉獻精神為改善當地人民的基本醫療狀況作出貢獻,用最真摯的方式讓中非友誼代代相傳。

一支技術過硬的年輕專家型隊伍

加納首都阿克拉東郊的泰謝鎮,衆多低矮的平房中,一棟紅屋頂的樓房建築格外醒目。大門門柱上,刻有中國和非洲地圖的“中國—加納友好醫院”的銘牌一塵不染。大樓前,中國和加納兩國國旗迎風飄揚。

伴随着一聲啼哭,一個9斤多重的巨大兒在手術室裡降生。中國和加納兩國的婦産科醫生與麻醉師精準配合,順利完成一次剖宮産手術。經曆難産的普林西斯醒來後看到孩子十分感激,要求和中國醫生合影留念。

眼科門診,醫療隊隊長劉求紅正在為加納學生檢查眼底;内科住院病房,楊德福和羅川晉兩位醫生正帶着當地實習醫生查房;手術室外,剛結束剖宮産手術的婦産科醫生宗利麗和麻醉科醫生張勇正準備下一台婦科手術;裝飾着紫色氣球的新生兒科病房氣氛溫馨,不久前降生的三胞胎正在暖箱裡熟睡,範偉堂醫生正輕柔地檢查他們的心肺情況;中醫門診,陳廣賢醫生在為中風後遺症患者行針;外科門診,吳健瑜醫生和影像科梁藝醫生為加納醫生耐心講解演示……

近一年時間裡,由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派出的11名醫療隊成員都是這樣在各自崗位工作着。這群來自中國的白衣天使平均年齡40.5歲,都有碩士以上學位和長期臨床經驗,是一支技術過硬的年輕專家型隊伍。

對非醫療衛生援助進入“快車道”

中國—加納友好醫院屬加納衛生部,是科室完備的普通市級醫院,擁有病床141張、醫生29人、護士近200人、助産士約50人、藥師4人,解決了阿克拉郊區超過26萬居民的看病難問題。

這所醫院被譽為中加兩國合作的結晶,其硬件設施為加納人所稱道。記者在醫院看到,這裡綠樹成蔭,通風良好,雖然當地氣候炎熱,但室内并不憋悶。醫院内步道隔斷牆上,裝飾着代表加納文化的獨特符号,顯示出建設者的用心。住在醫院附近的居民托尼·懷特說:“這所醫院守護着附近社區民衆的健康,我們喜歡這所中國醫院。”

中國—加納友好醫院是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國承諾為非洲援建的30所友好醫院之一,由中國政府援助修建,2010年12月建成啟用,是30所醫院中最先竣工的一所。加納時任總統馬哈馬高度評價這所醫院的作用:“由中國政府援建的這所現代化綜合醫院有助于加納早日實現提高醫療條件和服務質量的目标,這也是加納政府的優先考慮事項。”

在中非合作論壇的推動下,對非醫療衛生援助進入“快車道”。通過經驗分享、技術合作和各種形式的援助項目,中國緻力于支持非洲國家提升衛生事業自主發展能力。近年來,中國在加納開展“愛心行”“光明行”和“中加婦幼健康工程”等項目,讓“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中國援外醫療模式在加納開花結果,中國—加納友好醫院許多醫生都曾赴華學習。不少曾在華學習的加納醫學生學有所成後回到自己的祖國實習執業。

曾自費在中國沈陽學醫的斯蒂夫·奧蓬正在内科病房查看檢驗報告。他說,“我現在負責診治内科住院病人。在中國學到的知識非常實用。”艾福阿·湯普森在中國學成歸來後,今年開始實習,她希望畢業後能回到中國—加納友好醫院工作。

中國—加納友好醫院裡,記者見到幾位來自歐洲的志願者。德國小夥子本傑明學習急救護理,來非洲服務半年。“在和中國醫生朝夕相處中,他們的禮貌和善、敬業負責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們就是天使。”

喬伊斯·卡諾爾是中國—加納友好醫院的高級麻醉師,曾赴中國廣州接受培訓。“去中國前,我曾在美國和歐洲工作過。相比之下,中國的醫術可操作性更強。”最令她感慨的是,“我們從中國同行身上學到了許多。在非洲,醫生和護士這樣的專業人才很容易被吸引到歐美國家,但我願意在祖國堅守,因為中國醫生不遠萬裡來幫助我們,我們加納人更應該留下來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美好。”

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的生動體現

中國援加納醫療隊和中國—加納友好醫院,是中非醫療合作的縮影。今年是中國醫療援外的第五十六個年頭,截至目前,中國累計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71個國家派出醫療隊員2.6萬人次,診治患者2.8億人次,其中為非洲培訓醫務人員8萬人次。曾先後有51位中國醫務人員為援外醫療事業獻出寶貴的生命。

從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内斯堡峰會的“十大合作計劃”将中非公共衛生合作計劃涵蓋其中,到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八大行動”提出實施健康衛生行動,中國對非醫療衛生援助順應非洲發展需求,為共築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增添力量。

今年11月上旬,由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持的“援外醫療隊工作座談會”在阿克拉召開。17支中國援非醫療隊代表參加此次座談會。援加納、阿爾及利亞、坦桑尼亞、贊比亞、剛果(布)等國醫療隊隊長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代表介紹在當地開展工作情況。

在幾内亞,中幾友好醫院雖然規模不是最大,但被公認為幾内亞最好的醫院之一,當地病患來到醫院,第一句話就是“找中國大夫”。在坦桑尼亞桑給巴爾島,有祖輩父輩都參與援非醫療事業的第三代醫療隊員。在剛果(布)的“中剛眼科中心”,許多白内障患者重見光明。在埃博拉疫情持續的剛果(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疫情暴發初期便派出專家組協助疫情防控……

毛裡塔尼亞總理葉海亞·烏爾德·哈達明感謝50年來中國醫療隊為推動兩國衛生合作、提高毛裡塔尼亞醫療衛生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作出突出貢獻,“毛裡塔尼亞政府和人民對此深表感謝、永志不忘”。

贊比亞衛生部長齊塔盧·奇盧菲亞說,自1978年第一支中國援贊醫療隊進入贊比亞以來,500多名中國醫療隊員挽救了成千上萬贊比亞人的生命。贊比亞非常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對贊比亞衛生事業的大力支持。

馬拉維婦女、兒童、殘疾人與社會福利部長塞西莉亞·查紮馬說:“中國朋友把馬拉維民衆的疾苦放在心上,中國醫療隊的義診是兩國友好和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的生動體現。”

一代代中國援非醫療隊隊員,在廣袤的非洲大地上用心血乃至生命,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讓人道主義精神熠熠生輝。

(本報阿克拉電)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27日 16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