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中風偏癱怎麼辦 5種中醫對症療法驅走“邪風”

中風偏癱怎麼辦 5種中醫對症療法驅走“邪風”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9-10 18:31:21

  中風,是一種讓人無法言語,手腳不受自己控制的病症,這種病經常找上中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有高血壓、心髒病的患者,這種病發病率非常的高,所以我們要尋找方法來對抗它,那麼有什麼方法呢?下面小編推薦4中中醫對症療法驅走“邪風”。

  中風偏癱怎麼辦 中醫方法治療

  1.風痰入絡證

  肌膚不仁,手足麻木,突然發生口眼?斜,語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強語謇,甚則半身不遂,或兼見手足拘攣,關節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脈浮數。

  證機概要:脈絡空虛,風痰乘虛人中,氣血閉阻。

  治法:祛風化痰通絡。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減。本方化痰通絡,用于治療風痰入客經絡,症見口眼歪斜,舌強不語,手足不遂等症。

  常用藥:半夏、南星,白附子祛風化痰;天麻、全蠍熄風通絡;當歸,白芍,雞血藤、豨莶草養血祛風。語言不清者,再加菖蒲、遠志祛痰宣竅;痰瘀交阻,舌紫有瘀斑,脈細澀者,可酌加丹參,桃仁,紅花,赤芍等活血化瘀。

  2.風陽上擾證

  平素頭暈頭痛,耳鳴目眩,突然發生口眼?斜,舌強語謇,或手足重滞,甚則牛身不遂等症,舌質紅苔黃,脈弦。

  證機概要:肝火偏旺,陽亢化風,橫竄絡脈。

  治法:平肝潛陽,活血通絡。

  代表方:天麻鈎藤飲加減。本方平肝熄風鎮潛,用于陽亢風動,暈眩,肢麻等症。

  常用藥:天麻、鈎藤平肝熄風;珍珠母、石決明鎮肝潛陽;桑葉、菊花清肝洩熱;黃苓.山栀清肝瀉火;牛膝活血化瘀,引氣血下行。夾有痰濁,胸悶,惡心,苔膩,加陳膽星、郁金;頭痛較重,加羚羊角、夏枯草以清肝熄風;腿足重滞,加杜仲,寄生補益肝腎。

  3.陰虛風動證

  平素頭暈耳鳴,腰酸,突然發生口眼歪斜,言語不利,手指瞤動,甚或半身不遂,舌質紅,苔膩,脈弦細數。

  證機慨要:肝腎陰虛,風陽内動,風痰瘀阻經絡。

  治法:滋陰潛陽,熄風通絡。

  代表方:鎮肝熄風湯加減。本方既補肝腎之陰,又能熄風潛陽,用于陰虛風動之眩暈,頭痛,舌強,肢顫等。

  常用藥:白芍,天冬,玄參,枸杞子滋陰柔肝熄風;龍骨,牡蛎、龜闆、代赭石鎮肝潛陽;牛膝.當歸活血化瘀,且引血下行;天麻,鈎藤乎肝熄風。痰熱較重,苔黃膩,泛惡,加膽星、竹瀝、川貝母清熱化痰;陰虛陽亢,肝火偏旺,心中煩熱,加栀子、黃芩清熱除煩。

  4.閉證

  閉證的主要症狀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大小便閉,肢體強痙。

  (1)痰熱腑實證

  素有頭痛眩暈,心煩易怒,突然發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語謇或不語,神識欠清或昏糊,肢體強急,痰多而黏,伴腹脹,便秘,舌質暗紅,或有瘀點瘀斑,苔黃膩,脈弦滑或弦澀。

  證機概要:痰熱阻滞,風痰上擾,腑氣不通。治法:通腑洩熱,熄風化痰。

  代表方:桃仁承氣湯加減。本方功能通腑洩熱,順降氣血,治療腑熱内結,腹脹便秘等症,可用于中風急性期痰熱腑實之證。

  常用藥:桃仁、大黃、芒硝、枳實通腑洩熱,涼血化瘀;陳膽星、黃芩、全瓜蒌清熱化痰,桃仁、赤芍、丹皮涼血化瘀;牛膝引氣血下行。頭痛,眩暈嚴重者,加鈎藤,菊花、珍珠母平肝降逆。煩躁不安,徹夜不眠加生地、沙參、夜交藤養陰安神。

  (2)痰火瘀閉證

  除上述閉證的症狀外,還有面赤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甯,苔黃膩,脈弦滑而數。

  證機概要:肝陽暴張,陽亢風動,痰火壅盛,氣血上逆,神竅閉阻。

  治法:熄風清火,豁痰開竅。

  代表方:羚羊鈎藤湯加減。本方功能涼肝熄風,清熱化痰,養陰舒筋,用于風陽上擾,蒙蔽清竅而見眩暈,痙厥和抽搐等症者,另可服至寶丹或安宮牛黃丸以清心開竅。亦可用醒腦靜或清開靈注射液靜脈滴注。

  常用藥:羚羊角(或山羊角),鈎藤,珍珠母、石決明平肝熄風;膽星,竹瀝,半夏,天竺黃、黃連清熱化痰;菖蒲、郁金化痰開竅。若痰熱阻于氣道,喉間痰鳴辘辘,可服竹瀝水、猴棗散以豁痰鎮驚;肝火旺盛:面紅目赤,脈弦勁有力,宜酌加龍膽草、山栀、夏枯草、代赭石、磁石等清肝鎮攝之品;腑實熱結,腹脹便秘,苔黃厚,宜加生大黃、元明粉、枳實;痰熱傷津,舌質幹紅,苔黃糙者,宜加沙參,麥冬、石斛、生地。

  5.脫證(陰竭陽亡)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撒肢冷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白遺,肢體軟癱,舌痿,脈細弱或脈微欲絕。

  證機慨要:正不勝邪,元氣衰微,陰陽欲絕。

  代表方:參附湯合生脈散加味。參附湯補氣回陽,用于陽氣衰微,汗出肢冷欲脫;生脈散益氣養陰,用于津氣耗竭。兩方同用功能益氣回陽,救陰固脫,主治陰竭陽亡之證。亦可用參麥注射液或生脈注射液靜脈滴注。

  常用藥:人參、附子補氣回陽;麥冬,五味子、山萸肉滋陰斂陽。陰不戀陽,陽浮于外,津液不能内守,汗洩過多者,可加龍骨,牡蛎斂汗回陽;陰精耗傷,舌幹,脈微者,加玉竹、黃精以救陰護津。

  中風吃什麼好

  (1)三味粟米粥:取荊芥穗、薄荷葉各50克,豆豉150克,水煎取汁,去渣後入粟米(色白者 佳)150克,酌加清水共煨粥。每日1次,空腹服。适用于中風後言語蹇澀、精神昏愦者。

  (2)羊脂蔥白粥:取蔥白、姜汁、花椒、豆豉、粳米各10克,羊脂油适量,加水共煨粥。每 日1次,連服10日。用于預防偏癱。

  (3)五汁童便飲:取姜汁、藕汁、梨汁、蘿蔔汁、白糖水、童便各等量,入瓶混勻,用炭火煎煮片刻即成。每日1次,空腹服12毫升,溫開水送下。适用于本病之筋骨軟弱、氣血不足者。

  (4) 大棗粳米粥:以黃芪、生姜各15克,桂枝、白芍各10克,加水濃煎取汁,去渣。取粳米1 00克,紅棗4枚加水煨粥。粥成後倒入藥汁,調勻即可。每日1次。可益氣通脈、溫經和血, 用治中風後遺症。

  (5)豆淋酒:取小黑豆适量炒焦,沖入熱黃酒50毫升。趁熱服。服後溫覆取微汗。用治中風 後遺症以及産後中風、四肢麻木等。

  (6)蚯蚓散:取活蚯蚓60克置新瓦上,文火焙幹研末後裝入膠囊。日服2次,每服2粒。适用 于腦血栓形成,腦梗塞,偏癱者。

  (7)羊肚山藥湯:取羊肚1具,去筋膜後洗淨切片,加水煮爛後下入鮮山藥200克,煮至湯汁 濃稠,代粥服。适用于中風後體質虛弱者。

  (8)烏雞湯:取烏骨母雞1隻,去毛及腸雜,洗淨切塊後加入清水、黃酒等量,文火煨炖至 骨酥肉爛時即成。食肉飲湯,數日食畢。适用于中風後言語蹇澀、行走不便者。高血壓患者需同服降壓藥,密切觀察血壓變化。

  (9)黑豆湯:取大粒黑豆500克,加水入砂鍋中煮至湯汁濃稠即成。每日3次,每服15毫升, 含服、緩咽。适用于言語蹇澀者。

  (10)蓖麻油飲:取蓖麻油500毫升,加入黃酒100毫升,混勻後靜置1日。每日1次。用沸水燙 溫後慢慢飲服,每服15毫升。用治偏癱。

  (11)四味粳米粥:取天麻9克(以布包好),枸杞15克,紅棗7枚,人參3克,加水燒沸後用文火煎煮約20分鐘。去天麻、棗核,下入粳米50~100克共煨粥。每日2次。用治中風後偏癱伴 高血壓者。

  結語:中風是中來年人的天敵,對中老年人的健康産生嚴重的損害,讓他們生活無法治理,如果你不幸得了中風,記住千萬不能夠着急,要及時的去醫院治療,也可以用一用小編推薦的中醫方法,但記住一定要了解自己的中風原因,才好對症下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